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8例

陈克义

关键词: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和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各49例,治疗8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碘化油与碘海醇注射液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碘化油与碘海醇注射液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妇科就诊的260例不孕女性,按照时段分组,对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检查.结果 与碘海醇注射液显影比较,碘化油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整体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通透性及造影质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造影剂用于在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各具特点,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造影的佳效果.

    作者:方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

    目的 观察血凝酶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奥美拉唑钠针静脉注射,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IU血凝酶加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照组为(46.3±10.2)h.治疗组为(31.7±9.8)h,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宏;吴君;陆其民;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厄贝沙坦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厄贝沙坦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的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深入评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厄贝沙坦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改善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意义.

    作者:胡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70例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剂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4.29%)高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表现出明显放射增敏反应,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祖国;周强;杨辉;袁光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东省中医院门诊第3代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

    介绍山东省中医院第3代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在门诊的应用,包括架构及硬件的选择、软件主要功能介绍以及对中医院特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就医院目前的系统应用情况和将要应用的系统进行概述.

    作者:姜瑞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哈力多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哈力多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使用哈力多治疗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2例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 对哈力多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患者应早识别、对症处理,可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李华平;王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45例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在早晚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10~30 U/d,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治疗组在餐后口服0.5 g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按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巨大儿、尿路感染、妊高征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尉江平;陈利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壳聚糖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225例

    目的 探讨壳聚糖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45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严格无菌手术操作,彻底止血,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控制腹腔炎:试验组在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将壳聚糖注射液3~6 mL涂布于腹腔肠管、脏器表面和壁层腹膜后关腹.结果 试验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为(1.65±0.34)d,短于对照组的(2.04±0.27)d(P<0.05);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78%,与对照组的96.8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试验组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P<0.05).结论 壳聚糖在腹部手术中应用不影响切口愈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可减少粘连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1年200例肿瘤患者观察多西他赛在化学治疗中所起到的疗效,并记录患者在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优良效果有146例,较差效果有54例.有部分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出现了如血压下降、白细胞下降和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疗效显著,对于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解决不良反应可能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作者:郦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和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清IL-6和hs-CRP水平,辅助治疗UAP安全、有效.

    作者:桑士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54例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105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氨蝶呤治疗51例(对照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54例(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艮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是74.51%和81.48%,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1.76%和1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英;曾凡清;吴南顺;殷娟;康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45.83%,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38.76%,69.39%(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作者: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用小檗碱对轻、中度高血压合并痛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用小檗碱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16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2次,同时给予急性痛风患者口服秋水仙碱1 mg、每日3次,慢性痛风患者口服别嘌呤醇50mg、每日2次.治疗组8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0.3 g,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BUA)、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UA,DBP,SBP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HDL-C,LDL-C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用小檗碱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控.

    作者:黄甘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3例

    目的 观察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20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2粒/次,每日2次,均7 d为1个疗程,均使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值、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艮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76.19%,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孕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轻度头痛3例,轻度恶心5例,治疗组出现轻度头痛2例,轻度恶心2例,均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孕妇用药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压均未发生异常.结论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有效提高血清孕酮值,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化学治疗致神经毒性反应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化学治疗后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对27例奥沙利铂化学治疗后产生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有效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痊愈.结果 27例患者中,神经毒性1级为19例,2级为5例,3级为3例,均通过治疗护理后恢复,化学治疗方案完成后均顺利出院.结论 良好的治疗加上积极、全面、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化学治疗致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16~28周的孕妇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每12 h 1次,共3次;对照组患者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为(11.50±5.15)h、总产程为(8.35±4.20)h,对照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为(27.05±8.40)h、总产程为(18.20±6.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86%,而软产道裂伤发生率(0)及清宫率(35.29%)分别低于对照组(10.00%和65.71%)(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与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相比,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能加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清宫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王小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吴茱萸不同炮制方法对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观察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 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能明显提高热板和扭体试验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砂烫盐炙组作用较强;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砂烫组作用较强.结论 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均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中以砂烫组和砂烫盐炙组作用较强.

    作者:杨磊;黄开颜;陈兴;杨晖;李康;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6 mg生长抑素微量泵持续24 h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成功率对照组为56.25%,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手术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辉萍;朱子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84例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1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咪替丁6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40 mg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后改为每天1次,再连续使用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治疗前后胃液pH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9.6±5.7)h,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0.3±1.8)h,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可迅速提高胃液pH,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棣;陈剑云;金凯;曾大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净化中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透析相关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5~10 mg口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160 mg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15次透析前血压及透析中高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且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氨氯地平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南建军;汤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