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荣林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纳入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3周治疗方案,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静脉注射3 h;替吉奥依据体表面积(<1.25 m2,40 mg;1.25~1.5 m2,50 mg;>1.5 m2,60 mg)连服第1至14天,1天2次,早晚口服.结果 共25例纳入分析,年龄35~75岁,平均(60.2±10.51)岁.其中部分缓解14例,无完全缓解病例,总有效率达56.00%.中位生存期15.5个月,1年生存率为76.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常见的Ⅲ/Ⅳ度毒性为贫血(24.00%),粒细胞减少(16.00%)和白细胞减少(16.00%).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3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毒性可以耐受,疗效良好.
作者:王婷;马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传统循证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术后应用头孢噻肟预防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外科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原则和方法优化后的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77.333,23.127,94.467,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理时间和平均护理成本均低于对照组,(t=6.31,8.469,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传统循证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来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四味消扶散中总三萜酸含量的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方法 选用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显色,考察了显色条件、供试品制备条件、精密度、线性关系、重现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结果 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4 mL,高氯酸1.0 mL,60℃水浴加热10 min,冰浴冷却,加冰醋酸5.0 mL摇匀,在544 nm波长20 min内测定,重现性好、吸光度值稳定、回收率高.结论 该方法为测定四味消扶散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作者:章红燕;周俐斐;林能明;芦柏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以及治疗过程中胃肠道的反应.结果 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PA及Hb比较稍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全力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脑梗死,既加强营养供给的均衡性,又明显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翁迎弟;周桂媛;潘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神经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昏迷患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自制均浆膳支持治疗,分别测定两组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1个月的营养指标,分别于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肠内营养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与肠内营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3,1.618,0.42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3.056,4.707,2.750,P<0.05),且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5,3.565,2.135,P<0.05).肠内营养后,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上升,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894,1.788,1.672,P<0.05);对照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下降,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14,2.652,1.804,P<0.05);且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346,4.164,3.399,P<0.05).结论 使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神经科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作者:吴珍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HSK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每日4次,每次2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隔天1次,共8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χ2=10.48,P<0.01);治疗3周后的视力提高(不小于1行)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χ2=7.04,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疗效确切,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视力,且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治疗HSK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建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艮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16~28周的孕妇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每12 h 1次,共3次;对照组患者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为(11.50±5.15)h、总产程为(8.35±4.20)h,对照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为(27.05±8.40)h、总产程为(18.20±6.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86%,而软产道裂伤发生率(0)及清宫率(35.29%)分别低于对照组(10.00%和65.71%)(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与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相比,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能加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清宫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王小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5月医院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痰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5).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对婴儿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小燕;卢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45.83%,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38.76%,69.39%(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作者: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凝酶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奥美拉唑钠针静脉注射,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IU血凝酶加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照组为(46.3±10.2)h.治疗组为(31.7±9.8)h,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宏;吴君;陆其民;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单纯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均每日2次,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0,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雅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在早晚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10~30 U/d,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治疗组在餐后口服0.5 g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按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巨大儿、尿路感染、妊高征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尉江平;陈利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2周开始分别予以吡柔比星40mg和阿霉素40mg定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 随访12~7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6,P<0.05),初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明显优于阿霉素,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而做好膀胱灌注期间护理是确保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关键.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4.962,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达英-35、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不孕科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使用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达英-35连服21 d为1个疗程,在3个疗程内复查雄激素恢复正常后,停用达英-35,下一月经周期第5天服用克罗米芬片,连服5 d,连续用3个疗程后仍无排卵为无效,多5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至治疗结束.结果 A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改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达英-35、盐酸二甲双胍、克罗米芬三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促进促卵泡生成素的分泌,保证了排卵率与妊娠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笑蓉;何文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和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清IL-6和hs-CRP水平,辅助治疗UAP安全、有效.
作者:桑士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甲醛甲酚用于根管内消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满根管,对照组常规封入甲醛甲酚棉捻,两组均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封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情况.结果 封药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3,P<0.01),且观察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9.89,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应用于慢性根尖炎根管封药的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的疼痛,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毕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或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对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组Ⅰ~Ⅱ级全身麻醉下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曲马多组(T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每组30例.缝合腹直肌筋膜后,L组、T组、N组分别由手术医生沿切口皮下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20 mL、曲马多1.5 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产妇完全苏醒且能正确对答后即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隔3 min分次静脉注射曲马多20 mg/kg作为负荷剂量,直至疼痛VAS不超过3 cm;PCIA参数设定为1%曲马多单次剂量2 mL(20 mg)、锁定时间15 min、背景剂量0.5mL/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40mg作为曲马多镇痛效果欠佳的补救措施.比较3组产妇苏醒后即刻、术后2,4,8,12,24 h5个时间点产妇静息或运动状态疼痛VAS、24 h内曲马多用量、帕瑞昔布用量、术后瘙痒、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 L组、T组产妇苏醒后即刻疼痛VAS分别为(4.6±1.3)cm,(4.5±1.3)cm,均低于N组的(7.7±1.8)cm(P<0.05),术后2,4,8,12,24 h疼痛VAS3组相似(P>0.05);与N组相比,L组、T组24 h内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01),与L组相比,T组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7);3组产妇术后24 h内帕瑞昔布用量,以及瘙瘁、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及1.5 mg/kg曲马多切口浸润能有效降低全射麻醉剖宫产产妇苏醒期疼痛VAS、减少术后24 h内静脉曲马多用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与0.25%左旋布比卡因相比,曲马多切口浸润产妇术后曲马多用量更少.
作者:马青山;吴继勇;袁力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对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输液患者76例不艮反应的临床资料.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76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的输液不艮反应,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措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100%.结论 对门诊输液产生的不艮反应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立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