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林寒冰;杨立

关键词:替吉奥, 草酸铂, 晚期胃癌, 安全性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替吉奥(S-1)联合草酸铂(L-OH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各1次,连服14 d;草酸铂1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对照组27例采用L-OHP联合多西他赛(DOC)治疗,L-OHP 1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DOC 35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4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评定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2.96%和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63%和59.26%,差异有显著性(x2=6.033,6.17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性别、饮食习惯呈负相关,与年龄、酗酒、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观察组年龄55岁及以上、女性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糜烂病变、多发病变、胃部病变的例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有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女性、规律饮食是疾病的保护因素,高龄、酗酒、焦虑抑郁情绪是危险因素,且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糜烂、多发的胃部病变.

    作者:刘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注册法规角度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

    从注册法规角度全面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涵盖各个注册分类的药品及其注册过程的各个阶段,以供药品生产、研发单位选择佳时机和方式进行药品技术转让.

    作者:赵灿培;王金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玉屏风胶囊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50例

    目的 观察玉屏风胶囊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常规抗炎对症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咽痛、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咽痛、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复发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胶囊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方法简易,复发率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的佳工艺.方法 以蛇床子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制备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6倍量65%乙醇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 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靠.

    作者:汤迎爽;刘龙友;陈青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30例

    目的观察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西泮,起始剂量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2片,每天2次.治疗组服用百合宁神汤加减治疗联合复方地西泮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减量或停服,均观察治疗8周.8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袁(SCL-90)测试.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孙建民;刘东义;杨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化学药品

    目的 建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离子源为ESI源,正离子检测,对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氯硝西泮、氯氮(卓)、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硝西泮、三唑仑、奥沙西泮和马来酸咪达唑仑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9种化学药品测定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6.55 ~1 062,27.5 ~1 100,24.7 ~988,26.325~1 053,26.075 ~ 1043,27.35 ~1 094,28.075 ~1 123,25.3 ~1 012,23.826 15~ 953.046 ng/mL,9种化学药品平均回收率在97.6% ~ 111.1%之间.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处理方法简单,测定快速,可用于镇静安神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测定.

    作者:田兰;张继春;陈睿;储忠英;包综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4例

    目的 观察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24例,应用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各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Cis)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预注麻黄碱70 μg/kg后4min内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给子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和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条件也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后3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复合预注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

    作者:缪荣华;章宦飞;陈如品;蔡万雷;高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250 mm×4.6mm,4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04 ~ 2.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1.09% (n =6);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4 ~ 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1.60% (n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叶建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加用安宫牛黄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45,P=0.023);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触觉反应和抓握力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寿良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14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16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70.65%),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35%,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35%.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阳性菌41株(24.55%),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素,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为100%.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仍然是革兰阴性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较敏感的药物.革兰阳性菌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然是目前有效药物.临床治疗时,应尽早进行腹腔积液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中药制剂的释放系统除湿研究

    目的 集多年的研究总结,解决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旨在搭建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方法 利用多学科、各发展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在中药提取物研究中增加中药制剂的提取、制备系统、鉴别检测、体外动力学、体内药代动力学、体内外生物相关性以及制备放置过程中黏性大等问题的研究.结果 其研究的理论观点、技术方法手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独创性,且性能稳定.结论 该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郭建平;王淯;王一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常见问题探讨

    目的 探讨薄层色谱鉴别的常见问题.方法 列举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为保证结果准确需要采取的验证方法,分析采取验证方法时较难把握的问题.结果 在标准及验证方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点样量多少、主斑点确定、仪器验证结果的使用等3个方面.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可比性、灵敏度好,在结果判定时应规范点样量、主斑点、仪器验证等环节.

    作者:赵希贤;尤立华;杨秉呼;叶萌;侯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非布司他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7 nm.结果 非布司他质量浓度在32.4 ~ 4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1.1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非布司他片中非布司他的含量,可作为非布司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冷柏榕;严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黄炭微粒胃镜下喷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3例

    目的 观察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3例,中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西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黑便、呕血的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结果 中药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西药组(P<0.01),止血成功率为96.15%,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02% (P<0.01),治疗后黑便、呕血次数显著少于西药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速度快、成功率高,是紧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作者:俞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