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杨永刚;王震红

关键词: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 药品检验, 应用
摘要:目的 提高对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阐述药品快速检测车的特点,探讨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的应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应用于药品检验,可有效解决日常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能力.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及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卡氏行为状态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作者:俞纪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Cis)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预注麻黄碱70 μg/kg后4min内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给子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和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条件也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后3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复合预注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

    作者:缪荣华;章宦飞;陈如品;蔡万雷;高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2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退热、对症、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大剂量不超过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 20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60滴,1次/天,7~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62%和96.15%,均高于对照组的40.38%和88.46%(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早期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因果关系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共59例,占47.58%.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9例,占23.39%;消化系统27例,占21.77%;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10例,占8.0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共111例,占89.52%.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妊娠小鼠的影响及叶酸干预的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妊娠小鼠的影响及致畸作用,探讨叶酸对其诱发小鼠致畸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比例为2∶1,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卡马西平组(66.7 mg/kg),卡马西平与叶酸联合用药组(66.7 mg/kg +0.07 mg/kg),奥卡西平组(150 mg/kg),奥卡西平与叶酸联合用药组(150mg/kg +0.07 mg/kg).以阴栓出现日为妊娠零天,观察小鼠妊娠期增重,有否流产、死胎、畸形及活胎数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可使小鼠孕晚期体重增量降低、致畸率增高,奥卡西平可使小鼠受孕率降低、死胎和吸收胎数目增加,两药均可使小鼠每窝仔鼠数量减少;叶酸对两药在小鼠生殖能力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卡马西平的致畸效应有拮抗作用.结论 传统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及新型抗癫痫药奥卡西平均会引起妊娠意外的发生,卡马西平更易导致畸形.叶酸可减少妊娠意外的发生并降低卡马西平的致畸效应.

    作者:李云霞;郑丽娜;阚淑娟;杨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调经胶囊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调经胶囊中的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处方所含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4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且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

    作者:陆苑;黄勇;郑林;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0.045%冰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4.0)-乙腈(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2681 ~8.93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6%,RSD为1.56%(n=9).结论 该方法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为全鹿丸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杨智慧;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和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连用3d.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3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佐治重症MPP患儿的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丰;梁全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加用安宫牛黄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45,P=0.023);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触觉反应和抓握力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寿良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性别、饮食习惯呈负相关,与年龄、酗酒、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观察组年龄55岁及以上、女性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糜烂病变、多发病变、胃部病变的例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有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女性、规律饮食是疾病的保护因素,高龄、酗酒、焦虑抑郁情绪是危险因素,且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糜烂、多发的胃部病变.

    作者:刘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硫酸镁或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ET)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评价硫酸镁抑制ET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外科或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硫酸镁(M)组、布托啡诺(B)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S)组,每组30例.M组、B组、S组分别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酒石酸布托啡诺40 μ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5 mg/kg,完成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给药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l min(T4)、3 min(T5)、5 min(T6)、10 min(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与B组或S组相比,M组MAP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的MAP相似(P =0.438).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4,T5,T7时间点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07,0.018,0.047,0.041).与B组或S组相比,M组HR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相比HR也明显较低(P<0.01).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HR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3,T5时间点S组患者HR较高(P<0.01).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能有效抑制喉镜置入及ET心血管反应,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0μg/kg相比,患者气管插管前后MAP及HR更稳定,效果更佳.

    作者:施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得的葡萄糖酸锌分散片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服用方便.葡萄糖酸锌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0.17% (n =9);3 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的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薇;周时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思路.方法 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及法国的高等药学教育状况,探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与结论 国外高等药学教育的模式及特点给我国很大的启示.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作者:蔡丽娟;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0)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降颅内压、稳定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连用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注射粉剂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及MDA含量的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血浆NO、MD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7,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损害,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分析和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观察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两方的组方剂量与药味配比,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100例,分为小承气汤组和厚朴三物汤组,各50例,比较治疗后排便改善情况.结果 小承气汤组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厚朴三物汤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方虽组方相同,但药理作用却不同,小承气汤的泻下功能更佳.

    作者:沈亚红;童树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明胶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6例

    普外科患者A,男,55岁,因胃癌行根治手术,为维持血容量用聚明胶肽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9)500 mL静脉滴注,滴注约200 mL后,患者突然出现手脚发冷、寒战高热、气促,但神智清醒,撤除输液.当时测体温41℃,血压140/64 mmHg,呼吸36次/min,心率82次/min.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口服安定5 mg,心电监测,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持输液,15 min后患者手脚抖动减弱,呼吸平缓,体温降到38.2℃,继续观察20 min,患者能自主坐起,自诉好转,复测体温37.6℃,心率79次/min,血压133/90 mmHg.

    作者:李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对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阐述药品快速检测车的特点,探讨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的应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应用于药品检验,可有效解决日常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能力.

    作者:杨永刚;王震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