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与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对比研究

施炜

关键词:硫酸镁, 布托啡诺,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摘要: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硫酸镁或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ET)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评价硫酸镁抑制ET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外科或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硫酸镁(M)组、布托啡诺(B)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S)组,每组30例.M组、B组、S组分别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酒石酸布托啡诺40 μ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5 mg/kg,完成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给药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l min(T4)、3 min(T5)、5 min(T6)、10 min(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与B组或S组相比,M组MAP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的MAP相似(P =0.438).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4,T5,T7时间点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07,0.018,0.047,0.041).与B组或S组相比,M组HR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相比HR也明显较低(P<0.01).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HR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3,T5时间点S组患者HR较高(P<0.01).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能有效抑制喉镜置入及ET心血管反应,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0μg/kg相比,患者气管插管前后MAP及HR更稳定,效果更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使用的100份西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按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两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药物过量、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标准不够规范.结论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房中药饮片鉴别之我见

    针对医院中药药房中药饮片品种多、饮片性状变化较大、容易出现抓错药的现象,对常见的中药饮片鉴定提出一些鉴别经验.

    作者:李庆;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光谱法研究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恩曲他滨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结果 恩曲他滨是通过嵌插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过程,其淬灭速率常数Kq=7.8×1010 L/(mol·s),结合常数K=1.01×103L/mo],结合位点数n=1.02.

    作者:孟彦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科300例门诊发热患儿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发热患者门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就诊的300例发热患儿,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门诊处方,结合疾病和门诊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70.33%),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17.33%),婴幼儿急疹(6.33%),其他(6.00%);用药分析显示,使用多的药物是抗病毒药(93.00%),其次分别为抗生素类(79.33%),解热类药物(63.00%),激素类药物(36.00%),其他(中成药等,39.67%);抗生素使用包括头孢类(43.38%),青霉素类(28.68%),大环内酯类(18.75%),其他(9.19%);抗病毒药用药主要包括中药类和三氮唑类,其中中药类142份(50.90%),三氮唑类113份(40.50%),二者联合应用24份(8.60%).结论 小儿发热门诊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田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处方优选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奥美拉唑肠溶片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佳处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 以该处方及工艺试制的片剂,硬度适中,包衣过程中可操作性强,稳定性试验结果较好.结论 该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可操控性强,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副作用小的新制剂.

    作者:熊野娟;周淑琴;姚虹;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泻肺方联合抗生素、平喘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为(2.87±0.81)L,与对照组的(2.19±0.82)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作者:黎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对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阐述药品快速检测车的特点,探讨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的应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应用于药品检验,可有效解决日常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能力.

    作者:杨永刚;王震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调经胶囊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调经胶囊中的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处方所含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4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且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

    作者:陆苑;黄勇;郑林;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醋酸溶液(每1 000 mL水中含冰醋酸25 mL)-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30℃.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62 28 ~0.622 8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为1.22%(n=6).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生胃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慈海;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非布司他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7 nm.结果 非布司他质量浓度在32.4 ~ 4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1.1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非布司他片中非布司他的含量,可作为非布司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冷柏榕;严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黄熏蒸方法之我见

    药品安全历来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该文从硫黄熏蒸方法的历史、概况以及可靠的数据,论述了硫黄熏蒸方法的利与弊,希望通过规范硫熏过程,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菊妹;周永良;陈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P=0.648).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作者: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李利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思路.方法 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及法国的高等药学教育状况,探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与结论 国外高等药学教育的模式及特点给我国很大的启示.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作者:蔡丽娟;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注册法规角度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

    从注册法规角度全面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涵盖各个注册分类的药品及其注册过程的各个阶段,以供药品生产、研发单位选择佳时机和方式进行药品技术转让.

    作者:赵灿培;王金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独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伴有眼压(IOP)下降不佳,停用后不经历洗脱期,即采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治疗.分别比较换药后第1,3,6月与换药前眼压,随访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换药前,眼压平均值为(17.3±2.7)mmHg,换药后1个月眼压为(15.5 ±2.6)mmHg,3个月为(14.9±2.4)mmHg,6个月为(15.1±2.2)mmHg,提示换药后眼压明显下降.第1个月眼压的下降率为(9.9±11.5)%,第3个月为(13.1±10.9)%,第6个月为(11.2±11.8)%.有2例患者(6.45%,瘙瘁和心动过缓各1例)由于不良反应停止联合治疗.结论 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效果优于单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使用更方便、安全、满意.

    作者:陈俊涛;张委;云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五加生化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250例

    目的 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阴道分娩产后子宫复旧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500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0例产后给予五加生化胶囊口服每天2次,每次6粒,服用4d.对照组250例产时立即给予缩宫素10U肌肉注射及缩宫素10U加入莫非氏管静脉滴注.结果 服用五加生化胶囊后,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少于42 d的患者观察组240例(96.00%),对照组215例(86.00%);产后阴道出血不少于200 mL的患者观察组12例(4.80%),对照组60例(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能明显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缩短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及减轻产后宫缩痛.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子宫复旧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作者:杨雪梅;樊萍;李永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加用安宫牛黄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45,P=0.023);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触觉反应和抓握力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寿良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和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连用3d.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3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佐治重症MPP患儿的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丰;梁全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佳方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静脉滴注.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86.05%,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1.19和25.77,A组明显小于B组.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时,则C/E分别为10.07和23.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的疗效成本比.

    作者:肖厚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