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李利芳

关键词:缬沙坦, 冠心病, 大动脉弹性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P=0.648).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地尔硫(卓)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和地尔硫萆组(D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S)、收缩压乘积(RPP)变化;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 min,N组的HR,SBP,DBP和RPP明显升高(P<0.05),D组较平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乌拉地尔及艾司洛尔的使用次数低于N组(P<0.05).结论 应用地尔硫(卓)能有效维持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鲁越军;钟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硫酸镁或布托啡诺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ET)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评价硫酸镁抑制ET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外科或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硫酸镁(M)组、布托啡诺(B)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S)组,每组30例.M组、B组、S组分别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酒石酸布托啡诺40 μ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5 mg/kg,完成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给药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l min(T4)、3 min(T5)、5 min(T6)、10 min(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与B组或S组相比,M组MAP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的MAP相似(P =0.438).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4,T5,T7时间点S组患者MAP均较高(P=0.007,0.018,0.047,0.041).与B组或S组相比,M组HR均明显较低(P<0.01),而B组与S组相比HR也明显较低(P<0.01).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与M组相比,T1至T7时间点B组及S组患者HR均较高(P<0.01);与B组相比,T2,T3,T5时间点S组患者HR较高(P<0.01).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硫酸镁30 mg/kg,能有效抑制喉镜置入及ET心血管反应,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0μg/kg相比,患者气管插管前后MAP及HR更稳定,效果更佳.

    作者:施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闪式提取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闪式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提取率、提取时间、耗电量等方面与文献报道的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闪式提取的佳工艺为65%乙醇15倍量,闪式提取2 min.结论 所用方法工艺简单、经济、提取率高,可为中药黄柏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玥;杜守颖;戴俊东;吴清;肖瑶;袁航;戎堃;李慧云;赵静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明胶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6例

    普外科患者A,男,55岁,因胃癌行根治手术,为维持血容量用聚明胶肽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9)500 mL静脉滴注,滴注约200 mL后,患者突然出现手脚发冷、寒战高热、气促,但神智清醒,撤除输液.当时测体温41℃,血压140/64 mmHg,呼吸36次/min,心率82次/min.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口服安定5 mg,心电监测,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持输液,15 min后患者手脚抖动减弱,呼吸平缓,体温降到38.2℃,继续观察20 min,患者能自主坐起,自诉好转,复测体温37.6℃,心率79次/min,血压133/90 mmHg.

    作者:李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处方优选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奥美拉唑肠溶片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佳处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 以该处方及工艺试制的片剂,硬度适中,包衣过程中可操作性强,稳定性试验结果较好.结论 该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可操控性强,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副作用小的新制剂.

    作者:熊野娟;周淑琴;姚虹;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黄熏蒸方法之我见

    药品安全历来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该文从硫黄熏蒸方法的历史、概况以及可靠的数据,论述了硫黄熏蒸方法的利与弊,希望通过规范硫熏过程,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菊妹;周永良;陈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收治的77例A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对照组37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症状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 (39/40)和81.08% (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扩大、胸闷、心悸、ST-T、血清肌钙蛋白CK-MB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62.50% (25/40),Ⅱ级为35.00% (14/40),Ⅲ级为2.50% (1/40),对照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40.54% (15/37),Ⅱ级为35.14% (13/37),Ⅲ级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分级,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Cis)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预注麻黄碱70 μg/kg后4min内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给子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和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条件也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后3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复合预注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

    作者:缪荣华;章宦飞;陈如品;蔡万雷;高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0)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降颅内压、稳定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连用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注射粉剂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及MDA含量的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血浆NO、MD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7,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损害,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非布司他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7 nm.结果 非布司他质量浓度在32.4 ~ 4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1.1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非布司他片中非布司他的含量,可作为非布司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冷柏榕;严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房中药饮片鉴别之我见

    针对医院中药药房中药饮片品种多、饮片性状变化较大、容易出现抓错药的现象,对常见的中药饮片鉴定提出一些鉴别经验.

    作者:李庆;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和分析两组24 h尿蛋白(24 h-Upro)、尿素氮(BUN)、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35%,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24 h-Upro,BUN,α1-MG,mAlb和Sc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Upro,BUN,α1-MG,mAlb和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降低蛋白尿,提高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力龙治疗,分3次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赛斯平治疗,分2次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并记录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为74.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血清病、肺部感染、皮疹及肝功能受损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疗效.结论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竺顺斌;张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 (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能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芳;张维娜;麻娜;沈娟;郄永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于每日早餐前30 min给予口服40 mg奥美拉唑,每日1次;治疗组48例于每日早餐前30 min给予口服40 mg埃索美拉唑,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3例头痛,2例恶心,4例腹泻,2例食欲减退;治疗组出现4例头痛,1例恶心,5例腹泻,症状轻微,均不影响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但埃索美拉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