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尔硫(卓)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鲁越军;钟耿

关键词:地尔硫(卓), 老年患者, 麻醉, 苏醒,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和地尔硫萆组(D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S)、收缩压乘积(RPP)变化;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 min,N组的HR,SBP,DBP和RPP明显升高(P<0.05),D组较平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乌拉地尔及艾司洛尔的使用次数低于N组(P<0.05).结论 应用地尔硫(卓)能有效维持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812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专项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11123张处方,按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规范使用、联用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123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2 812张(25.28%).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179张(6.37%),给药频率不当641张(22.80%),给药剂量不当33张(1.17%);单独使用2 059张(73.22%),二联使用668张(23.76%),二联以上使用85张(3.02%);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4位的是克拉霉素分散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他美酯分散片、磷霉素钠粉针.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存在较多不合理应用,应加强其使用管理和处方管理,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培训;门诊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张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Cis)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预注麻黄碱70 μg/kg后4min内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给子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和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条件也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后3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复合预注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

    作者:缪荣华;章宦飞;陈如品;蔡万雷;高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2011年度门、急诊干预处方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2011年度医院门、急诊被干预处方,对各类干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各期被干预处方数持续降低,不合格处方数由431张降至247张,降幅达42.69%.结论 采取处方干预措施后,处方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马雅妮;李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 (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药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的 推动医院药学发展.方法 分析国内医院药学的发展近况及存在的弊端.结果 目前医院药学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患者药学服务的需求,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医院对药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药学发展不平衡,药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结论 发展我国医院药学需要对症下药.完善和提高医院制剂水平,注重制剂科研开发,走技术服务型道路,利用网络服务平台给药师和患者提供药品信息交流,将成为今后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连新;付艳霞;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及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卡氏行为状态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作者:俞纪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独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伴有眼压(IOP)下降不佳,停用后不经历洗脱期,即采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治疗.分别比较换药后第1,3,6月与换药前眼压,随访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换药前,眼压平均值为(17.3±2.7)mmHg,换药后1个月眼压为(15.5 ±2.6)mmHg,3个月为(14.9±2.4)mmHg,6个月为(15.1±2.2)mmHg,提示换药后眼压明显下降.第1个月眼压的下降率为(9.9±11.5)%,第3个月为(13.1±10.9)%,第6个月为(11.2±11.8)%.有2例患者(6.45%,瘙瘁和心动过缓各1例)由于不良反应停止联合治疗.结论 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效果优于单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使用更方便、安全、满意.

    作者:陈俊涛;张委;云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30例

    目的观察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西泮,起始剂量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2片,每天2次.治疗组服用百合宁神汤加减治疗联合复方地西泮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减量或停服,均观察治疗8周.8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袁(SCL-90)测试.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孙建民;刘东义;杨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论药事管理课程群的建设

    目的 探讨药事管理课程群的建设思路.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药事管理与药事法规等相关课程.结果与结论 通过药事管理与药事法规及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药事管理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即对行政法规、药事法规及药品生产管理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作者:游述华;黄泰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调经胶囊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调经胶囊中的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处方所含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4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且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

    作者:陆苑;黄勇;郑林;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及体会

    目的 为医院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开设药物咨询窗口等具体工作,提高药学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结果 医院药学人员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结论 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药学人员价值的体现,药学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祖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收治的77例A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对照组37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症状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 (39/40)和81.08% (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扩大、胸闷、心悸、ST-T、血清肌钙蛋白CK-MB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62.50% (25/40),Ⅱ级为35.00% (14/40),Ⅲ级为2.50% (1/40),对照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40.54% (15/37),Ⅱ级为35.14% (13/37),Ⅲ级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分级,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和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连用3d.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3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佐治重症MPP患儿的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丰;梁全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使用的100份西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按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两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药物过量、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标准不够规范.结论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施美乐涂膜中醋酸氯己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施美乐涂膜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 C18柱(250 mm×4.6mm,5μm),以水相(取三乙胺5 mL,磷酸二氢钠7.8g,加水450 mL,用85%磷酸调pH至2.5,再加水至500 mL)-甲醇-乙腈(40∶40∶20)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醋酸氯己定进样量在0.212~1.0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1.74%(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苏蘅;田晓薇;康阿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泻肺方联合抗生素、平喘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为(2.87±0.81)L,与对照组的(2.19±0.82)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作者:黎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A组)及对照组(B组).患者于入院次日及经治疗4周后采空腹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并对血糖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部分炎症因子降低程度与血糖下降程度呈正相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结论 阿卡波糖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这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策略.

    作者:王开英;王洪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