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检测, 质量, 比较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2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退热、对症、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大剂量不超过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 20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60滴,1次/天,7~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62%和96.15%,均高于对照组的40.38%和88.46%(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早期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氧化苦参碱微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氧化苦参碱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maosil C18柱(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每1 000 mL的0.1%磷酸水溶液中含1 mL的三乙胺)-乙腈(95∶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在4.032~ 16.12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 =7).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0.84% (n =9).结论 建立的氧化苦参碱微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刘冰松;袁昕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黄炭微粒胃镜下喷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3例

    目的 观察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3例,中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西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黑便、呕血的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结果 中药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西药组(P<0.01),止血成功率为96.15%,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02% (P<0.01),治疗后黑便、呕血次数显著少于西药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速度快、成功率高,是紧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作者:俞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妊娠小鼠的影响及叶酸干预的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妊娠小鼠的影响及致畸作用,探讨叶酸对其诱发小鼠致畸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比例为2∶1,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卡马西平组(66.7 mg/kg),卡马西平与叶酸联合用药组(66.7 mg/kg +0.07 mg/kg),奥卡西平组(150 mg/kg),奥卡西平与叶酸联合用药组(150mg/kg +0.07 mg/kg).以阴栓出现日为妊娠零天,观察小鼠妊娠期增重,有否流产、死胎、畸形及活胎数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可使小鼠孕晚期体重增量降低、致畸率增高,奥卡西平可使小鼠受孕率降低、死胎和吸收胎数目增加,两药均可使小鼠每窝仔鼠数量减少;叶酸对两药在小鼠生殖能力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卡马西平的致畸效应有拮抗作用.结论 传统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及新型抗癫痫药奥卡西平均会引起妊娠意外的发生,卡马西平更易导致畸形.叶酸可减少妊娠意外的发生并降低卡马西平的致畸效应.

    作者:李云霞;郑丽娜;阚淑娟;杨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处方优选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奥美拉唑肠溶片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佳处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 以该处方及工艺试制的片剂,硬度适中,包衣过程中可操作性强,稳定性试验结果较好.结论 该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可操控性强,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副作用小的新制剂.

    作者:熊野娟;周淑琴;姚虹;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醋酸溶液(每1 000 mL水中含冰醋酸25 mL)-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30℃.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62 28 ~0.622 8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为1.22%(n=6).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生胃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慈海;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及体会

    目的 为医院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开设药物咨询窗口等具体工作,提高药学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结果 医院药学人员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结论 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药学人员价值的体现,药学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祖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

    目的 观察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芪胶膏、每次10 mL,对照组口服八珍颗粒、每次3.5g,均每日2次,疗程均为6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证型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芪胶膏对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梅;张燕;何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慧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使用的100份西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按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两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药物过量、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标准不够规范.结论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14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16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70.65%),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35%,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35%.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阳性菌41株(24.55%),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素,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为100%.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仍然是革兰阴性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较敏感的药物.革兰阳性菌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然是目前有效药物.临床治疗时,应尽早进行腹腔积液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250 mm×4.6mm,4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04 ~ 2.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1.09% (n =6);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4 ~ 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1.60% (n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叶建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对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阐述药品快速检测车的特点,探讨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的应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应用于药品检验,可有效解决日常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能力.

    作者:杨永刚;王震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酮康唑搽剂中酮康唑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康唑搽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sta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二异丙胺甲醇溶液-0.5%醋酸铵溶液(77∶23),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酮康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0.9 g/L,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1.82%(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酮康唑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峰丽;赵玉平;杨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中药制剂的释放系统除湿研究

    目的 集多年的研究总结,解决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旨在搭建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方法 利用多学科、各发展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在中药提取物研究中增加中药制剂的提取、制备系统、鉴别检测、体外动力学、体内药代动力学、体内外生物相关性以及制备放置过程中黏性大等问题的研究.结果 其研究的理论观点、技术方法手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独创性,且性能稳定.结论 该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郭建平;王淯;王一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光谱法研究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恩曲他滨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结果 恩曲他滨是通过嵌插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过程,其淬灭速率常数Kq=7.8×1010 L/(mol·s),结合常数K=1.01×103L/mo],结合位点数n=1.02.

    作者:孟彦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水(磷酸调节pH为2.2)-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硫普罗宁质量浓度在25.01 ~400.16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0.55%(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的含量.

    作者:薛君;庞靖;徐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及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卡氏行为状态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作者:俞纪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 (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