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郑火珺;叶建云

关键词: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因果关系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共59例,占47.58%.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9例,占23.39%;消化系统27例,占21.77%;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10例,占8.0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共111例,占89.52%.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水(磷酸调节pH为2.2)-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硫普罗宁质量浓度在25.01 ~400.16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0.55%(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注射用硫普罗宁中硫普罗宁的含量.

    作者:薛君;庞靖;徐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通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活血通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在2.096 ~ 41.9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2.2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吕高明;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光谱法研究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恩曲他滨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结果 恩曲他滨是通过嵌插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过程,其淬灭速率常数Kq=7.8×1010 L/(mol·s),结合常数K=1.01×103L/mo],结合位点数n=1.02.

    作者:孟彦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制剂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制剂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计划经济时期医疗机构制剂的核算管理及其弊端,阐述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内涵、意义等.结果 全成本核算有利于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有利于提高制剂产品质量,且医患双方均可受益.结论 全成本核算对于理顺医疗机构制剂的价格关系,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水平,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有现实意义.

    作者:陈鸣;童荣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慧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1例肺脓肿患者的药学监护及其体会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的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依据肺脓肿治疗指南,针对1例肺脓肿患者病例,制订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可以提高药物疗效.结论 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对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了良好作用.

    作者:李玉先;赵瑞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黄熏蒸方法之我见

    药品安全历来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该文从硫黄熏蒸方法的历史、概况以及可靠的数据,论述了硫黄熏蒸方法的利与弊,希望通过规范硫熏过程,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菊妹;周永良;陈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30例

    目的观察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西泮,起始剂量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2片,每天2次.治疗组服用百合宁神汤加减治疗联合复方地西泮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减量或停服,均观察治疗8周.8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袁(SCL-90)测试.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孙建民;刘东义;杨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影像学的变化,根据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同时记录各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没有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玉婷;张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佳方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静脉滴注.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86.05%,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1.19和25.77,A组明显小于B组.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时,则C/E分别为10.07和23.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的疗效成本比.

    作者:肖厚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加用安宫牛黄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45,P=0.023);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触觉反应和抓握力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寿良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8例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d为1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 (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干法制粒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干法制粒工艺技术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制粒技术,在药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简要概述了干法制粒工艺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我国化学药、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李红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明胶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6例

    普外科患者A,男,55岁,因胃癌行根治手术,为维持血容量用聚明胶肽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9)500 mL静脉滴注,滴注约200 mL后,患者突然出现手脚发冷、寒战高热、气促,但神智清醒,撤除输液.当时测体温41℃,血压140/64 mmHg,呼吸36次/min,心率82次/min.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口服安定5 mg,心电监测,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持输液,15 min后患者手脚抖动减弱,呼吸平缓,体温降到38.2℃,继续观察20 min,患者能自主坐起,自诉好转,复测体温37.6℃,心率79次/min,血压133/90 mmHg.

    作者:李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使用的100份西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按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两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药物过量、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标准不够规范.结论 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