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张慧琪

关键词: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房中药饮片鉴别之我见

    针对医院中药药房中药饮片品种多、饮片性状变化较大、容易出现抓错药的现象,对常见的中药饮片鉴定提出一些鉴别经验.

    作者:李庆;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性别、饮食习惯呈负相关,与年龄、酗酒、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观察组年龄55岁及以上、女性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糜烂病变、多发病变、胃部病变的例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有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女性、规律饮食是疾病的保护因素,高龄、酗酒、焦虑抑郁情绪是危险因素,且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糜烂、多发的胃部病变.

    作者:刘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P=0.648).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作者: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李利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化学药品

    目的 建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离子源为ESI源,正离子检测,对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氯硝西泮、氯氮(卓)、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硝西泮、三唑仑、奥沙西泮和马来酸咪达唑仑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9种化学药品测定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6.55 ~1 062,27.5 ~1 100,24.7 ~988,26.325~1 053,26.075 ~ 1043,27.35 ~1 094,28.075 ~1 123,25.3 ~1 012,23.826 15~ 953.046 ng/mL,9种化学药品平均回收率在97.6% ~ 111.1%之间.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处理方法简单,测定快速,可用于镇静安神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测定.

    作者:田兰;张继春;陈睿;储忠英;包综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注射剂包装规范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注射剂包装的合理性,为完善药品包装、增进用药安全、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帮助.方法 对医院目前使用的注射剂进行分类,并对注射剂包装包括内包装、外包装、防伪标识等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及临床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注射剂509种,其中64.05%的药品说明书与小销售包装分离,60.23%的安瓿药品内标签字迹不清楚;以安瓿、西林瓶为内包材的注射剂,小销售单元装量随意性较大;509种注射剂防伪标识总采用率为54.62%;西林瓶药品包装上防伪标识的采用率为65.47%.结论 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注射剂包装.

    作者:侯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0.045%冰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4.0)-乙腈(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2681 ~8.93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6%,RSD为1.56%(n=9).结论 该方法测定全鹿丸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为全鹿丸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杨智慧;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0)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降颅内压、稳定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连用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注射粉剂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及MDA含量的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血浆NO、MD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7,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损害,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因果关系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共59例,占47.58%.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9例,占23.39%;消化系统27例,占21.77%;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10例,占8.0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共111例,占89.52%.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独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伴有眼压(IOP)下降不佳,停用后不经历洗脱期,即采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治疗.分别比较换药后第1,3,6月与换药前眼压,随访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换药前,眼压平均值为(17.3±2.7)mmHg,换药后1个月眼压为(15.5 ±2.6)mmHg,3个月为(14.9±2.4)mmHg,6个月为(15.1±2.2)mmHg,提示换药后眼压明显下降.第1个月眼压的下降率为(9.9±11.5)%,第3个月为(13.1±10.9)%,第6个月为(11.2±11.8)%.有2例患者(6.45%,瘙瘁和心动过缓各1例)由于不良反应停止联合治疗.结论 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效果优于单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使用更方便、安全、满意.

    作者:陈俊涛;张委;云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非布司他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7 nm.结果 非布司他质量浓度在32.4 ~ 4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1.1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非布司他片中非布司他的含量,可作为非布司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冷柏榕;严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丹参川芎嗪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给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具有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脑缺血细胞的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耿国民;任国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施美乐涂膜中醋酸氯己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施美乐涂膜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 C18柱(250 mm×4.6mm,5μm),以水相(取三乙胺5 mL,磷酸二氢钠7.8g,加水450 mL,用85%磷酸调pH至2.5,再加水至500 mL)-甲醇-乙腈(40∶40∶20)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醋酸氯己定进样量在0.212~1.0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1.74%(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苏蘅;田晓薇;康阿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五加生化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250例

    目的 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阴道分娩产后子宫复旧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500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0例产后给予五加生化胶囊口服每天2次,每次6粒,服用4d.对照组250例产时立即给予缩宫素10U肌肉注射及缩宫素10U加入莫非氏管静脉滴注.结果 服用五加生化胶囊后,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少于42 d的患者观察组240例(96.00%),对照组215例(86.00%);产后阴道出血不少于200 mL的患者观察组12例(4.80%),对照组60例(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能明显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缩短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及减轻产后宫缩痛.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子宫复旧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作者:杨雪梅;樊萍;李永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

    目的 观察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芪胶膏、每次10 mL,对照组口服八珍颗粒、每次3.5g,均每日2次,疗程均为6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证型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芪胶膏对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梅;张燕;何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慧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 (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30例

    目的观察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西泮,起始剂量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2片,每天2次.治疗组服用百合宁神汤加减治疗联合复方地西泮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减量或停服,均观察治疗8周.8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袁(SCL-90)测试.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孙建民;刘东义;杨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