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张慧琪

关键词: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聚乙二醇中药制剂的释放系统除湿研究

    目的 集多年的研究总结,解决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旨在搭建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方法 利用多学科、各发展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在中药提取物研究中增加中药制剂的提取、制备系统、鉴别检测、体外动力学、体内药代动力学、体内外生物相关性以及制备放置过程中黏性大等问题的研究.结果 其研究的理论观点、技术方法手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独创性,且性能稳定.结论 该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手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郭建平;王淯;王一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得的葡萄糖酸锌分散片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服用方便.葡萄糖酸锌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0.17% (n =9);3 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的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薇;周时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独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伴有眼压(IOP)下降不佳,停用后不经历洗脱期,即采用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治疗.分别比较换药后第1,3,6月与换药前眼压,随访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换药前,眼压平均值为(17.3±2.7)mmHg,换药后1个月眼压为(15.5 ±2.6)mmHg,3个月为(14.9±2.4)mmHg,6个月为(15.1±2.2)mmHg,提示换药后眼压明显下降.第1个月眼压的下降率为(9.9±11.5)%,第3个月为(13.1±10.9)%,第6个月为(11.2±11.8)%.有2例患者(6.45%,瘙瘁和心动过缓各1例)由于不良反应停止联合治疗.结论 0.005%拉坦前列素联合0.5%马来酸噻吗洛尔固定组合滴眼液降低眼压效果优于单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使用更方便、安全、满意.

    作者:陈俊涛;张委;云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P=0.648).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作者: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李利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2011年度门、急诊干预处方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2011年度医院门、急诊被干预处方,对各类干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各期被干预处方数持续降低,不合格处方数由431张降至247张,降幅达42.69%.结论 采取处方干预措施后,处方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马雅妮;李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作者: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力龙治疗,分3次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赛斯平治疗,分2次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并记录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为74.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血清病、肺部感染、皮疹及肝功能受损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疗效.结论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竺顺斌;张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处方优选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奥美拉唑肠溶片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佳处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 以该处方及工艺试制的片剂,硬度适中,包衣过程中可操作性强,稳定性试验结果较好.结论 该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可操控性强,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副作用小的新制剂.

    作者:熊野娟;周淑琴;姚虹;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影像学的变化,根据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同时记录各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没有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玉婷;张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联合草酸铂(L-OH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各1次,连服14 d;草酸铂1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对照组27例采用L-OHP联合多西他赛(DOC)治疗,L-OHP 1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DOC 35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4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评定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2.96%和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63%和59.26%,差异有显著性(x2=6.033,6.17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林寒冰;杨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4例

    目的 观察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24例,应用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各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氧化苦参碱微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氧化苦参碱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maosil C18柱(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每1 000 mL的0.1%磷酸水溶液中含1 mL的三乙胺)-乙腈(95∶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在4.032~ 16.12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 =7).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0.84% (n =9).结论 建立的氧化苦参碱微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刘冰松;袁昕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考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方法 对国内、外4个厂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异构体及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被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之间各指标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测定结果可为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荣;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注册法规角度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

    从注册法规角度全面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涵盖各个注册分类的药品及其注册过程的各个阶段,以供药品生产、研发单位选择佳时机和方式进行药品技术转让.

    作者:赵灿培;王金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光谱法研究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恩曲他滨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结果 恩曲他滨是通过嵌插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恩曲他滨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过程,其淬灭速率常数Kq=7.8×1010 L/(mol·s),结合常数K=1.01×103L/mo],结合位点数n=1.02.

    作者:孟彦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收治的77例A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对照组37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症状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 (39/40)和81.08% (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扩大、胸闷、心悸、ST-T、血清肌钙蛋白CK-MB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62.50% (25/40),Ⅱ级为35.00% (14/40),Ⅲ级为2.50% (1/40),对照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40.54% (15/37),Ⅱ级为35.14% (13/37),Ⅲ级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分级,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酮康唑搽剂中酮康唑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康唑搽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sta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二异丙胺甲醇溶液-0.5%醋酸铵溶液(77∶23),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酮康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0.9 g/L,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1.82%(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酮康唑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峰丽;赵玉平;杨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因果关系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共59例,占47.58%.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9例,占23.39%;消化系统27例,占21.77%;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10例,占8.0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共111例,占89.52%.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

    目的 观察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芪胶膏、每次10 mL,对照组口服八珍颗粒、每次3.5g,均每日2次,疗程均为6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证型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芪胶膏对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梅;张燕;何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