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蔡丽娟;鞠爱华

关键词:药学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 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思路.方法 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及法国的高等药学教育状况,探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与结论 国外高等药学教育的模式及特点给我国很大的启示.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佳方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静脉滴注.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86.05%,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1.19和25.77,A组明显小于B组.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时,则C/E分别为10.07和23.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的疗效成本比.

    作者:肖厚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14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16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70.65%),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35%,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35%.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阳性菌41株(24.55%),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素,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为100%.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仍然是革兰阴性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较敏感的药物.革兰阳性菌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然是目前有效药物.临床治疗时,应尽早进行腹腔积液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能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芳;张维娜;麻娜;沈娟;郄永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收治的77例A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对照组37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症状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 (39/40)和81.08% (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扩大、胸闷、心悸、ST-T、血清肌钙蛋白CK-MB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62.50% (25/40),Ⅱ级为35.00% (14/40),Ⅲ级为2.50% (1/40),对照组心功能分级Ⅰ级为40.54% (15/37),Ⅱ级为35.14% (13/37),Ⅲ级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参麦注射液与左卡尼汀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分级,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2812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专项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11123张处方,按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规范使用、联用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123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2 812张(25.28%).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179张(6.37%),给药频率不当641张(22.80%),给药剂量不当33张(1.17%);单独使用2 059张(73.22%),二联使用668张(23.76%),二联以上使用85张(3.02%);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4位的是克拉霉素分散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他美酯分散片、磷霉素钠粉针.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存在较多不合理应用,应加强其使用管理和处方管理,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培训;门诊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张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30例

    目的观察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西泮,起始剂量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2片,每天2次.治疗组服用百合宁神汤加减治疗联合复方地西泮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减量或停服,均观察治疗8周.8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袁(SCL-90)测试.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孙建民;刘东义;杨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力龙治疗,分3次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赛斯平治疗,分2次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并记录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为74.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血清病、肺部感染、皮疹及肝功能受损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疗效.结论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竺顺斌;张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影像学的变化,根据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同时记录各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没有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玉婷;张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酮康唑搽剂中酮康唑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康唑搽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sta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二异丙胺甲醇溶液-0.5%醋酸铵溶液(77∶23),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酮康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0.9 g/L,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1.82%(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酮康唑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峰丽;赵玉平;杨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2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退热、对症、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大剂量不超过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 20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60滴,1次/天,7~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62%和96.15%,均高于对照组的40.38%和88.46%(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早期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2011年度门、急诊干预处方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2011年度医院门、急诊被干预处方,对各类干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各期被干预处方数持续降低,不合格处方数由431张降至247张,降幅达42.69%.结论 采取处方干预措施后,处方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马雅妮;李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的佳工艺.方法 以蛇床子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优选复方苦黄喷雾剂制备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6倍量65%乙醇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 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靠.

    作者:汤迎爽;刘龙友;陈青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性别、饮食习惯呈负相关,与年龄、酗酒、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观察组年龄55岁及以上、女性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糜烂病变、多发病变、胃部病变的例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有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女性、规律饮食是疾病的保护因素,高龄、酗酒、焦虑抑郁情绪是危险因素,且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糜烂、多发的胃部病变.

    作者:刘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泻肺方联合抗生素、平喘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为(2.87±0.81)L,与对照组的(2.19±0.82)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作者:黎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8例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d为1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明胶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6例

    普外科患者A,男,55岁,因胃癌行根治手术,为维持血容量用聚明胶肽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9)500 mL静脉滴注,滴注约200 mL后,患者突然出现手脚发冷、寒战高热、气促,但神智清醒,撤除输液.当时测体温41℃,血压140/64 mmHg,呼吸36次/min,心率82次/min.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口服安定5 mg,心电监测,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持输液,15 min后患者手脚抖动减弱,呼吸平缓,体温降到38.2℃,继续观察20 min,患者能自主坐起,自诉好转,复测体温37.6℃,心率79次/min,血压133/90 mmHg.

    作者:李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分析和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观察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两方的组方剂量与药味配比,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100例,分为小承气汤组和厚朴三物汤组,各50例,比较治疗后排便改善情况.结果 小承气汤组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厚朴三物汤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方虽组方相同,但药理作用却不同,小承气汤的泻下功能更佳.

    作者:沈亚红;童树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药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的 推动医院药学发展.方法 分析国内医院药学的发展近况及存在的弊端.结果 目前医院药学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患者药学服务的需求,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医院对药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药学发展不平衡,药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结论 发展我国医院药学需要对症下药.完善和提高医院制剂水平,注重制剂科研开发,走技术服务型道路,利用网络服务平台给药师和患者提供药品信息交流,将成为今后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连新;付艳霞;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