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杨芸峰;浦斌红;屠丽萍;张妤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综述
摘要:从现代医学、祖国医学两方面总结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现状及专家们的有效治疗经验,阐述现代治法及传统治法的各自优势及缺点,同时分析当前在治疗和有关科学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杨洁德《伤寒论》英译本翻译策略探究

    杨译《伤寒论》译本主要使用音译与注释结合、直译、用中医概念解释术语、从传递条文医学思想的角度传达中医的文化特质等翻译策略与方法,对翻译中医学以及文化信息的平衡做了积极的尝试;翻译目标和读者决定翻译策略,在传达医学思想的前提下,译本采取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分析译本的翻译策略,特别是音译使用,可为今后中医翻译在医学、文化等方面的传达提供借鉴。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川芎平喘合剂对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对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平喘合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T-1、vWF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3.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ET-1、vW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1、vWF较对照组明显下降,VEG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可缓解COPD患者症状,调节、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WF、VEGF水平,抑制ET-1分泌有关。

    作者:郭晓燕;尹广超;陆城华;耿佩华;鹿振辉;张惠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献引文分析

    目的:描述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文献的引文情况,反映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及研究者对文献信息吸收利用能力。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BM)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查询对象,查询从建库到2013年1月1日前所有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献,共487篇,采用引文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献平均引文量为5.39条,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引文类型中期刊引文率为68.79%,是第一文献来源,其次是图书、古籍、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网络文献等;引文语种以中文为主,占90.14%,其次是英文,占9.74%,再次是日文等其他语种,占0.11%;学位论文的平均普赖斯指数为30.72%;学位论文中有31.37%引文著录不规范,但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献学术水平欠佳,研究者对文献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弱,但这一状况已逐年得到改善。

    作者:张淑萍;阮学平;段红梅;宴利娇;单亚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熥敷合剂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接受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进行熥敷合剂热敷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优92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熥敷合剂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外敷中药。

    作者:郭淑慧;王国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议豆科治乳病药物的药性规律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为临床服务的宗旨,找出豆科药物治疗乳病的共性和个性,为完善中药学理论提供支撑,同时为指导临床应用豆科治乳病药物提供借鉴。方法:从《中华本草》中筛选出治疗乳病的豆科药物(豆科治乳病药物)共60味,分析选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结果:豆科治乳病药物多甘平,主归肝、脾经,无毒者占大部分,可入食者多,第一高频功效为解毒,以治疗乳痈为主;甘平归脾胃经的豆科药物多可治疗产后缺乳的虚证,即乳汁不足;有通乳作用的豆科药物多性甘辛温,且有利尿作用的药物多有通乳的效果;而性味苦寒,多归肝、肺经的豆科药物以治疗乳痈为主,说明乳痈的致病因素与患者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性味偏于辛苦温的豆科药物则有软坚散结的功效。结论:豆科治乳病药物主要高频功效为解毒、利水利湿、健脾、散结等,以治疗乳痈、水肿、淋证、乳汁不通、乳汁不足、乳癖等为主,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作者:李娜;郭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对肺癌细胞凋亡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

    从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基因、中药单体及复方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相关进展方面入手探讨目前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浸润转移、治疗手段及肿瘤细胞的抗药性等问题进行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丁明明;吴勉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苯并(a)芘致实体瘤小鼠IL-2和IL-6的影响

    目的:通过IL-2、IL-6的测定,探索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抑制肿瘤的机理及苯并(a)芘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苯并(a)芘实验组40只,再将苯并(a)芘实验组随机分为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并以二甲亚砜溶解苯并(a)芘,然后分别以苯并(a)芘10 mg/kg和20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次,以DMSO 100μL/只腹腔注射作为对照,2个月后将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再分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2组(乙醇回流法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每组10只,分别给予白花蛇舌草流浸膏20 g/kg、10 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给药2周后取材。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及IL-6;取肝、脾、肾、胰、胃肠、肺等器官,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IL-2浓度,对照组、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分别为(360±15.92) ng/L、(92.59±6.12)ng/L、(83.84±5.89)ng/L,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蛇草总黄酮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 IL-6浓度,对照组为(32.65±5.32)pg/mL,苯并(a)芘10 mg/kg组、20 mg/kg组分别为(21.78±4.62) pg/ml、(24.54±9.89)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蛇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苯并(a)芘对肝脏、胃、肾脏有明显损害,癌前病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对胃的损害,苯并(a)芘20 mg/kg组明显高于苯并(a)芘10 mg/kg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实验组肺脏、胰腺均未见明显损害。结论:实验各组IL-2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苯并(a)芘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明显抑制作用;苯并(a)芘对肝脏、胃和肾脏均有明显损害;胃癌发生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白花蛇舌草总黄酮高剂量组IL-2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而IL-6浓度无显著差异,提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有一定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对抗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而实现。

    作者:王秋兰;朱建坤;韩涛;林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DN患者16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本证5型:阴虚燥热型18例、肝肾阴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5例、脾肾气虚(或阳虚)型32例、阴阳两虚型35例;标证3型:湿浊证41例、血瘀证51例、痰瘀证33例;另选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DN本证、标证及对照组患者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本证中阴虚燥热型T3、FT3、T4、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SH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阴阳两虚型T3、F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T3、FT3、T4、FT4水平依次为阴阳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湿浊证、血瘀证、痰瘀证T3、FT3、T4、FT4均低于对照组(P<0.05), T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N的中医证型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DN进展和转归的客观指标。

    作者:侯王君;庄贺;宿晶;屠小莹;赵艳青;秦飞;高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溃平宁胃内漂浮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以溃平宁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应用HPMC、十八醇、PEG、MCC为核心辅料,筛选出优化的胃内漂浮片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中药在胃滞留漂浮型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漂浮性能和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处方为溃平宁提取物∶A(混合辅料,由HPMCK-4M和HPM-CK-100M组成,各占50%)∶PEG6000∶MCC∶十八醇为100∶17∶10.12∶5∶22。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效果。

    作者:王宝才;刘效栓;李喜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西药治疗加黄芪注射液组)各35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ET-1、血液黏度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ET-1、血液黏度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ET-1、血液黏度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影响较大,因此对患者血管功能及微循环状态的改善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杨国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桂药生精胶囊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桂药生精胶囊治疗肾阳虚型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阳虚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桂药生精胶囊,对照组予麒麟丸,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抗精子抗体转阴率、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活力、活率情况,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52.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抗精子抗体转阴率、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活动力、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药生精胶囊对肾阳虚型免疫性不育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闽;荀建宁;覃兆伟;梁永协;周凯;戴芳;徐楠;胡恩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TNF-α和IL-4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IL-4水平分别为(1.29±0.29)ng/mL和(33.62±3.52)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3.24±0.38)ng/mL 和(50.51±3.83)pg/mL,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47±0.32)ng/mL 和(42.07±3.7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82%和9.09%,低于对照组的15.91%和22.73%(P<0.05)。结论: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状态,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

    作者:张德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蜜紫菀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质量变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蜜紫菀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留样观察法,以饮片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常温放置0、3、6、12个月,分别观察、检测不同时期蜜紫菀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内外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常温贮存1年后,蜜紫菀小包装饮片的外观性状、内在质量明显优于散装饮片。结论:该结果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贮藏、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聪颖;盛蓉;易远红;谈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百部养肺煎膏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部养肺煎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百部养肺煎膏口服,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mMRC评分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能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的CAT评分,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MRC评分及肺功能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部养肺煎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降低CAT评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振伟;杨佩兰;沈丽;汤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科重症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肺炎患儿85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采用重症肺炎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儿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时间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护理5d后,综合组患儿PaO2高于护理前(P<0.01),PaCO2低于护理前(P<0.01),且综合组患儿PaO2高于对照组患儿(P<0.01),PaCO2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综合组在肺炎吸收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综合组患儿为90.70%,对照组患儿为83.33%;2组患儿整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校晓丽;田爱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栓联合穴位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期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栓联合穴位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中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沙拉嗪栓每日1~2次治疗,1枚/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以中脘、足三里、大肠俞及上巨虚四穴进行贴敷,1贴/d,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1年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开始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腹痛腹胀及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中发生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栓联合穴位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且维持时间长。

    作者:杨斌;王碧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药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上次剖宫产病因均非产道因素,本次无阻道分娩禁忌症,有阴道分娩愿望)64例随机抽样分为2组,采用不同方法启动产程,研究组应用米索前列醇加中药降子汤,对照组按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比较2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潜伏期、总产程所用时间及阴道分娩成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加中药降子汤可提高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缩短潜伏期、总产程;且不增加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海玲;寇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接生方法并进行产时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建立孕妇个人档案、强化产前教育及培训、严格产前监控及管理、产程中指导产妇运用拉梅兹分娩放松法、配合针灸止痛等措施。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阴道分娩中转剖腹产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加速分娩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

    作者:杨翠萍;陈晓燕;赵宇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种中药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检查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目的:建立9种中药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对健胃清肠合剂等9个中药口服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各阳性菌样品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健胃清肠合剂、复方萱草颗粒、健胃消食合剂、健胃止泻合剂、健胃止血合剂、痛风平颗粒可按常规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通窍鼻渊丸、清热解毒合剂可用培养基稀释法(0.5 mL/皿)进行细菌检查,姜石肠炎康颗粒可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进行细菌检查,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均可按常规法进行。各品种控制菌均可用常规法进行检查。

    作者:张小华;王婷婷;徐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后,以达菲为药物对照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KEGG pathway分析涉及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凋亡信号通路中基因转录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Fas配体(FasL)及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3、-8、-9(Caspase-3、-8、-9)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1N1感染组差异表达基因Casp3、Casp8、Casp9、Fas、Fasl明显上调,奥司他韦组、疏风宣肺组和解表清里组对差异表达基因Casp8、Casp7、Fas、Fasl明显下调;q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1N1感染组Caspase-3、-8、-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H1N1感染组比较,疏风宣肺组Caspase-3、-8、-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解表清里组Cas-pase-3、-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疏风宣肺组治疗效果优于解表清里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1N1感染组Fas、FasL蛋白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H1N1感染组比较,2种方药的Fas、FasL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均可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的Caspase-3、-8、-9、Fas、FasL表达,可对抗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凋亡。

    作者:葛世杰;刘晓婷;张沂;卢娜娜;顾立刚;吴珺;邱泽计;张洪春;晁恩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