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阮学平;段红梅;宴利娇;单亚维
目的:建立9种中药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对健胃清肠合剂等9个中药口服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各阳性菌样品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健胃清肠合剂、复方萱草颗粒、健胃消食合剂、健胃止泻合剂、健胃止血合剂、痛风平颗粒可按常规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通窍鼻渊丸、清热解毒合剂可用培养基稀释法(0.5 mL/皿)进行细菌检查,姜石肠炎康颗粒可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进行细菌检查,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均可按常规法进行。各品种控制菌均可用常规法进行检查。
作者:张小华;王婷婷;徐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预适应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对心肌细胞(CMC)缺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建立CMEC与CMC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心肌细胞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rol-cm)与损伤组(H/R-cm)]及共培养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rol)、损伤组(H/R)、中药预适应组(QSYQ)、缺氧预适应组(HPC)]。QSYQ组CMEC经过中药预适应1小时,HPC组CMEC经过缺氧40分钟复氧40分钟预适应,将各组CMEC小室插入CMC孔中,继续培养24小时后将H/R-cm组、H/R组、QSYQ组、HPC组同时进行缺氧24小时复氧2小时的缺氧损伤。以CCK-8、SOD评价细胞活力,以LDH、MDA评价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Control-cm组相比,Control组心肌细胞的活力更好;与H/R组比较,H/R-cm组心肌细胞损伤更严重;QSYQ组、HPC组心肌细胞与H/R组比较均体现出细胞活力高,损伤程度小的优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培养体系体现了CMEC与CMC的相互作用,而且共培养的细胞环境较单一细胞更接近心脏内环境条件;中药芪参益气滴丸预适应的CMEC与经过缺氧预适应的CMEC对心肌细胞长时间缺氧损伤具有同样的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马妍;郭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DN患者16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本证5型:阴虚燥热型18例、肝肾阴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5例、脾肾气虚(或阳虚)型32例、阴阳两虚型35例;标证3型:湿浊证41例、血瘀证51例、痰瘀证33例;另选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DN本证、标证及对照组患者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本证中阴虚燥热型T3、FT3、T4、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SH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阴阳两虚型T3、F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T3、FT3、T4、FT4水平依次为阴阳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湿浊证、血瘀证、痰瘀证T3、FT3、T4、FT4均低于对照组(P<0.05), T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N的中医证型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DN进展和转归的客观指标。
作者:侯王君;庄贺;宿晶;屠小莹;赵艳青;秦飞;高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2004—2014年间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方法:搜索2004—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通过疗效指标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研究类文献150篇,符合纳入标准者62篇,其中临床对照观察类文献39篇,占62%,临床对照研究类文献23篇,占38%。有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者12篇,占19%;对照文献说明组间基线均衡者42篇,占68%;无一篇文献行样本含量的估算。以WHO标准判定标准的有29篇,占47%,有效率占38%;49篇评价化疗不良反应,占79%;14篇分析中医症候,占23%;49篇以生活质量为评价标准,占79%。结论: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在改善症状,减毒增效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但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中医药联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方面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作者:郭晓静;朱莹杰;顾缨;高峰;陶丽;郑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验证ICP-MS法测定胶囊剂药品中铬含量的方法。方法:考察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并将测得结果与药典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比较。结果:铬元素标准曲线在0~100 ng/g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为0.02 ng/g,定量限为0.07 ng/g,仪器精密度、样品重复性和回收率良好,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实测值较药典方法高,说明其灵敏度更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此方法检测胶囊剂药品中的铬元素含量。
作者:宋艳刚;李波;王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以子午流注理论为依据,观察时间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服药、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干预方式,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中医时间护理模式。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模式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
作者:杨春林;巩婷;李清花;李妍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治法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AngⅠ,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1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与中药复方(滋肾阴、温肾阳、健脾、活血、化痰及利湿组,每组15只)6个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法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造模第21天开始给予各治疗组相应治疗,连续2周。检测血清AngⅠ,AngⅡ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西药治疗组与活血组、利湿组和化痰组血清AngⅠ水平降低外其余治疗组血清AngⅠ水平变化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治疗组与治疗组中的活血组、利湿组和化痰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湿和化痰治法有降低血清AngⅠ水平的趋势;不同中医治法均可降低血清AngⅡ水平,其中以活血、利湿、化痰法治疗效果明显,对高尿酸血症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高万飞;徐厚谦;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缬沙坦的治疗方法相比,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TNF-α和IL-4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IL-4水平分别为(1.29±0.29)ng/mL和(33.62±3.52)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3.24±0.38)ng/mL 和(50.51±3.83)pg/mL,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47±0.32)ng/mL 和(42.07±3.7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82%和9.09%,低于对照组的15.91%和22.73%(P<0.05)。结论: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状态,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
作者:张德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从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N-of-1)的特点、优势及中医药研究与N-of-1的相关性方面入手论述N-of-1的概念、特点、临床应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应用前景。
作者:蹇文渊;路雪婧;段俊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从现代医学、祖国医学两方面总结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现状及专家们的有效治疗经验,阐述现代治法及传统治法的各自优势及缺点,同时分析当前在治疗和有关科学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作者:杨芸峰;浦斌红;屠丽萍;张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滋补肺肾法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以抗炎、化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以滋补肺肾为法,2组均治疗1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补肺肾法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性肺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朱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天麻颈脑宁片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天麻组30例,服用天麻颈脑宁片5片,3次/d;对照组30例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4~6次/d,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天麻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身体症状积分改善天麻组优于对照组(P<0.01);眼部症状积分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脱落积分比较对照组优于天麻组(P<0.01);球结膜充血积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颈脑宁片能明显改善视疲劳症状、体征,对全身症状、体征改善尤为明显。
作者:陈剑姝;张殷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痤疮患者的体质类型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对356例痤疮患者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得分,分析痤疮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男女性患者SAS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状态多见于20~29岁的痤疮患者;对痤疮患者中焦虑者进行中医体质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05水平,终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是平和质、阴虚质和气郁质。结论:痤疮患者中的阴虚质、气郁质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石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前列腺增生TURP术后患者70例于术前及术后3月、6月观察记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中医护理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UV)、生活质量评分(QOL)、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继发性出血、尿失禁、膀胱痉挛、便秘、排尿不畅、下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出血7例,2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应用止血药,膀胱持续冲洗,输血后缓解,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部分观察指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TURP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既能减少并预防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又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将藏医热病作为诊断量表研究的切入点,编制一套含有热病症状、体征、尿诊、脉象等四方面信息的综合诊断评分量表体系。通过该体系对热病的病理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使热病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科学化,对藏医热病临床研究有开创性及探索性意义。
作者:仁青东主;洛桑东智;波毛措;尕藏多吉;仁增多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百部养肺煎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百部养肺煎膏口服,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mMRC评分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能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的CAT评分,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MRC评分及肺功能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部养肺煎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降低CAT评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振伟;杨佩兰;沈丽;汤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蜜紫菀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留样观察法,以饮片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常温放置0、3、6、12个月,分别观察、检测不同时期蜜紫菀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内外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常温贮存1年后,蜜紫菀小包装饮片的外观性状、内在质量明显优于散装饮片。结论:该结果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贮藏、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聪颖;盛蓉;易远红;谈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后,以达菲为药物对照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KEGG pathway分析涉及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凋亡信号通路中基因转录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Fas配体(FasL)及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3、-8、-9(Caspase-3、-8、-9)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1N1感染组差异表达基因Casp3、Casp8、Casp9、Fas、Fasl明显上调,奥司他韦组、疏风宣肺组和解表清里组对差异表达基因Casp8、Casp7、Fas、Fasl明显下调;q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1N1感染组Caspase-3、-8、-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H1N1感染组比较,疏风宣肺组Caspase-3、-8、-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解表清里组Cas-pase-3、-9、Fas、FasL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疏风宣肺组治疗效果优于解表清里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1N1感染组Fas、FasL蛋白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H1N1感染组比较,2种方药的Fas、FasL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均可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的Caspase-3、-8、-9、Fas、FasL表达,可对抗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凋亡。
作者:葛世杰;刘晓婷;张沂;卢娜娜;顾立刚;吴珺;邱泽计;张洪春;晁恩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为在佳支持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组和单纯佳营养支持对照组。4周后观察进食哽咽感等的改善情况以及体力评分、生活质量(QOL)、总生存期(OS)变化情况。结果:进食哽咽/胸背痛,纳差,呕吐痰涎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KPS治疗组提高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48.57%,生活质量QOL评分治疗组提高率为9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3%(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9.3月(3~26月),对照组为5.1月(1~7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能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减轻进食哽咽感症状。
作者:吴茂林;李世杰;段俊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