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齐荣福;毛照海
目的:观察眼外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眼外伤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首次挂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照组在造影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配合干预、病情观察和知识宣教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中医意象干预、音乐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造影,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热、荨麻疹和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2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荧光造影作为眼外伤的检查安全可行,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定西市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为提高定西市ADR报告水平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2012年定西市全年15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样本总量,随机抽取160例(约10.32%)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定西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和规范,≥90分的报告仅13份(8.13%),≥80~<90分的71份(44.38%),≥70~<80分的48份(30.00%),<70分的报告28份(17.50%);报告单位仅占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总数的10.24%,同一单位报告人(相对固定)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结论:应就ADR报告有关的法律法规、报告表填写方法等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同时实施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列入专业人员考核的奖惩项目,增强医务人员填写ADR报告表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定西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质量。
作者:刘汉斌;王建军;吉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配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盆腔器官脱垂妇女10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予葛根配合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变化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性欲望、性兴奋、阴道润滑、高潮以及满意度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疼痛分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配合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盆底肌力,提高女性性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周保锋;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分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特发性矮小症儿童106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观察2组儿童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促生长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13%,与对照组的58.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tSDS、GV、△PAH、证候总积分、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tSDS、GV、△PAH、IgA、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总积分、Ig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tSDS、GV、△PAH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证候总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龟助长颗粒可促进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增加食欲、体重,提高免疫球蛋白。
作者:叶进;吴艳明;孔飞;钱婷;李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肠安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3次/d,0.5 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肠安康胶囊4.4 g/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SOD和GSH-PX变化情况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在治疗后1月实施肠镜检查,观察治疗后肠镜等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和GSH-PX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便血、里急后重及腹泻改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镜复查等级在Ⅱ级及以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安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崔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通络汤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合胆红素(TBIL)生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口服疏肝化瘀通络汤250 mL,2次/d;对照组23例口服熊去氧胆酸[20 mg/(kg·d)],1次/d;波尼松30 mg,1次/d。2组均在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检测ALP、CRP、γ-GT、TBIL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ALP、CRP、γ-G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化瘀通络汤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疗效明显优于熊去氧胆酸,可能通过抑制ALP、CRP、γ-GT、TDBIL水平,减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体征和生化指标来实现。
作者:李有成;严文有;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文献学的角度阐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基础及针刺对Th17、Treg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为针灸治疗的效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机制的影响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孙军刚;刘琦;吴巧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疼痛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评分:常规护理组术后疼痛17例(轻微疼痛5例,疼痛8例,重度疼痛4例),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6例(轻微疼痛3例,疼痛2例,重度疼痛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护理前,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疼痛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预后康复。
作者:姬书香;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塞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再发脑梗塞患者255例,通过查阅病例资料、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进行1年随访,调查主动吸烟、被动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调查高血压病程超过20年、高血压未规范治疗、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脑缺血发作等合并常见内科疾病,以及口服避孕药、痛风、偏头痛等其他疾病与再发脑梗塞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程超过20年、高血压未规范治疗、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和脑缺血发作均为再发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建议脑梗塞后患者戒烟并远离吸烟环境,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调节高血脂,对仍存在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增强重视程度是预防脑梗塞再发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淑红;黄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4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中医药学会,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学会主办系列期刊,以及各有关单位代表6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现状进行回顾,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和分析,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等方面概括近几年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灌肠可有效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疗效确切。
作者:张文思;陈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凯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疗效[OR=2.31,95%CI(1.45,3.02)]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凯时注射液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良好的疗效,但样本量少,样本质量偏低,其准确疗效有局限性,故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凯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悦;李俊平;朱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及美皮康银离子辅料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肛周脓肿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煎剂坐浴后美皮康银离子辅料伤口换药,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用呋喃西林纱条换药。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第1、3、7天换药时疼痛情况和伤口渗液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6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0±1.01)天,较对照组(8.44±1.12)天短(P<0.05);治疗组术后第1、3天换药时伤口疼痛评分及渗液量均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第7天2组换药时伤口疼痛评分、渗液量比较无差异(P>0.05);换药过程中时间因素是缓解伤口换药疼痛及渗液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去除时间因素后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术后采用中药坐浴及美皮康银离子辅料换药能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缓解恢复过程中伤口疼痛和伤口渗液等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金杰;李建中;郭震;沈平;施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按摩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伴不同程度偏瘫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给予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分别对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比较2组继发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MBI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肩-手综合征、肩痛、肩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分别为26.83%、53.66%、19.51%、9.76%,继发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长期漫长的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辨证综合护理,可减少继发障碍,缩短康复时间,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梅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护关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术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各100例,比较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沟通问题的能力,并统计手术和麻醉配合情况。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沟通问题能力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对于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满意率、设备故障排除率、设备器械准备准确率及麻醉配合满意率方面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责任感和业务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融洽医护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韦飞景;苏肖凤;麻杰芬;孙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控制层流手术间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层流手术室(LFOR)开展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室251例护理资料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2月前的109例护理资料为常规管理及护理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术中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菌落数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中LFOR空气菌落数为(117.5±50.9)cfu/m3,手菌落数为(1.9±0.7)cfu/m3,观察组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8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患者对LFOR护理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86.9%、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人员、物料进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无菌操作,设置人流、物流通道,控制参观学习人员数量,降低开关手术门频率,减小室内走动,及时处理污染物,定期细菌培养均可减小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德秀;李家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地方资源和区域经济特点,探讨如何改进药物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肤敏膏”对豚鼠湿疹皮炎模型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DNFB)建立豚鼠湿疹皮炎模型,采用HE常规病理及透射电镜超微病理学检测方法,观察“肤敏”膏对实验性豚鼠湿疹皮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肤敏膏”能改善动物湿疹皮炎模型皮肤组织病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肤敏膏”对Th1/Th2细胞平衡失调所引起的后续皮肤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间接调节Th1/Th2细胞动态平衡,改善过敏症状。
作者:李静平;起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76例,B组25例,A组患者置管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调查2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B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4.0%,满意度优于A组的88.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的15.4%。结论:在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置管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王小平;崔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强力感冒片的HLP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LPC方法测定,色谱柱:KromasilODS-2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12:88)为流动相。结果:确定了7个共有峰,5批样品每批处理两份,10份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3~0.33μg/mL,加样回收率为101.27%。结论:所建立的HLPC简便可靠,可用于强力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鱼光强;高晔珩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