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香;盛玉青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25,37℃)下7h内,注射用万古霉素和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与5%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7h后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在上述条件下可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李好;熊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云南白药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行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香油组和云南白药组,每组80例.丁香油组采用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治疗,云南白药组采用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术后镇痛、止血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等.结果 云南白药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88.75% (P <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术后镇痛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78.75% (P <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66.25% (P<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治疗后GI(1.22±0.37),PD(2.28±1.10)及PLI(0.93±0.24)指标均明显优于丁香油组(P<0.05).结论 与丁香油相比,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出血、改善口腔环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郎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岩黄连直肠栓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岩黄连直肠栓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岩黄连碱(脱氢卡维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岩黄连碱质量浓度在12.5~1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2% RSD=1.46% (n =6).结论 该质量标准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岩黄连直肠栓的质量.
作者:诸葛明丽;农慧亮;黄兴振;许崇摇;刘雪萍;蒋伟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将350例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与观察组180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IMT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IMT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赵旭;郑英姿;朱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口服黄葵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用药过程中,个别患者出现滴注部位不适,减慢滴速后症状得到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世军;谢卓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保胎灵片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门诊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每片含50 mg黄体酮)1片,每天2次,早晚饭后口服,共10d;对照组给予保胎灵片,每次3片,每天3次,早中晚饭后口服,共10d.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了轻度胃肠道轻微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保胎灵片相比,益玛欣黄体酮胶囊能更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麻黄素滴鼻液)和观察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组40例,治疗2周后,对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明显降低,IFN-y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治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丙泊酚与硫喷妥钠对抑郁患者血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MECT时分别使用硫喷妥钠或丙泊酚诱导麻醉,疗程为8次,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5 min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前和疗程结束1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查评定.结果 硫喷妥钠组MECT后MAP高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疗程结束1周后HAMD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WCST,CPT,WAIS-R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MECT治疗麻醉诱导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对MAP影响小,可作为MECT首选麻醉药.
作者:杨海燕;曾祥刚;万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鉴别天麻的真伪.方法 分别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反应、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综合分析鉴别.结果 正品天麻与伪品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几大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天麻.
作者:汪群红;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抑酸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9年至2011年抑酸药的应用金额、用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抑酸药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占各年度抑酸药销售金额的95%以上,H2受体拮抗剂所占比例极少且逐年下降;口服奥美拉唑的用量3年来一直居首位,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的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已成抑酸药的应用主流,临床应用较合理.
作者:邓芳;陈小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硫酸镁治疗前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以及胎盘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Flt-1)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同期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20例;选择年龄、孕周等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sFlt-1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胎盘中膜型Flt-1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Fl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及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胎盘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与对照组染色结果一致,但较对照组表达强度低(P<0.05),而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lt-1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胎盘中膜型Flt-1表达下降,提示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硫酸镁治疗可使外周血sFlt-1水平下降.
作者:秦洁;潘升华;林小莉;何令伟;戴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门诊患者625例退药登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主要退药原因,大处方过度用药、特殊人群禁忌及药品供应短缺是次要原因.所退药品主要为价格较贵的抗生素、消化系统用药及治疗辅助用药.结论 合理用药,个性化用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制订退药规范等,是降低门诊药房患者退药率的关键.
作者:朱定春;翟羽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全静脉麻醉诱导,治疗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诱导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IS值下降速度及幅度显著快于治疗组,治疗组BIS平均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在插管时均有显著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其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壮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角茴香药材进行鉴别研究.方法 利用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鉴别,对角茴香药材进行基源性研究.结果 角茴香薄层色谱各组分分离清晰,Rf值适宜;紫外光谱图形一致;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结果为角茴香的鉴别、质量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姜燕;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联合使用金刚藤片及康妇消炎栓治疗炎,对照组则仅用金刚藤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刚藤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娟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抗生素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安全使用抗生素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5月就诊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要求当场作答.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对抗生素概念及用药指征、选择抗生素和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认知情况.结果 儿童家长普遍缺乏抗生素相关知识,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不足.结论 需要扩展合理应用抗生素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消除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药物的隐患,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秋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药学本科生毕业科研课题专题实习是药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研课题专题实习的实践性训练,在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该文对科研课题专题实习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作者:方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强心通脉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心功能级别越高,BNP水平越高(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BNP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12例痊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10例痊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增高,采用强心通脉汤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启磊;林东;黄昌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内水相中添加氯化钠(NaCl)对W/O/W型复乳性质的影响.方法 在前期试验优选出较佳W/O/W复乳处方的基础上,以1 g/L NaC1水溶液代替处方中的纯化水作为内水相,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复乳,从显微结构、粒径分布、稳定性等方面比较复乳性质的变化.结果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时,复乳主要为B型结构,外观较圆整,液滴大小较均匀,且乳滴不易聚集成一团,大部分粒子粒径在20 ~ 40 μm之间,稳定性良好.结论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有助于优化W/O/W型复乳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稳定性.
作者:林滔;洪清;黄丽萍;程淑锋;袁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4例,按顺序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均给予顺铂注射液40 mg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30 mg胸腔内灌入,每周2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38% (P< 0.05);治疗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6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 (P <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胸痛以及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等,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立峰;施益挺;华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