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七氟醚诱导插管用于老年患者76例的疗效评价

胡壮文

关键词:吸入七氟醚, 诱导插管,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全静脉麻醉诱导,治疗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诱导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IS值下降速度及幅度显著快于治疗组,治疗组BIS平均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在插管时均有显著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其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1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二类精神药品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患者安全、高效、经济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至9月的二类精神药品3 6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苯二氮(萆)类在焦虑、失眠患者较为多见,苯巴比妥在小儿高热惊厥、癫痫患者处方中多见,曲马多在癌症疼痛方面应用较常见.结论 苯二氮(萆)类在精神催眠及惊厥类药中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而巴比妥类中的苯巴妥在抗小儿惊厥中还有较好用途,曲马多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较轻而受到患者青睐.但由于作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因其具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应做到合理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翁宏华;缪利娅;张喜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水平及胎盘膜型Flt-1的表达

    目的 研究硫酸镁治疗前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以及胎盘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Flt-1)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同期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20例;选择年龄、孕周等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sFlt-1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胎盘中膜型Flt-1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Fl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及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胎盘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与对照组染色结果一致,但较对照组表达强度低(P<0.05),而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lt-1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胎盘中膜型Flt-1表达下降,提示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硫酸镁治疗可使外周血sFlt-1水平下降.

    作者:秦洁;潘升华;林小莉;何令伟;戴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D2磷酸氢钙片中维生素D2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维D2磷酸氢钙片中维生素D2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lhima C18色谱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9),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 维生素D2进样量在0.005~0.06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0.68%(n=9).结论 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检验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维D2磷酸氢钙片中维生素D2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用药治疗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 探讨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涂抹联合口泰漱口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显效率、有效率分别达56.67%,73.33%,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健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0年至2011年病区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医院2010年至2011年病区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数据,以消耗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舒芬太尼注射液DDDs在2010年和2011年均居首位.结论 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严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

    目的 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做好患者用药指导.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及相互作用进行归纳,并总结患者关心的给药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 经过药师详细的发药交代,既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又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徐春慧;李英;杨应军;贾妍;范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碘伏醇单用与联用甘露醇对CT小肠造影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造影剂在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接受多层螺旋CT全腹扫描中的小肠造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醇水溶液)和观察组(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小肠各段充盈度、准备时间及进水量、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至4段小肠充盈度明显提高,准备时间及进水量均明显减少(P<0.05).检查期间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行CT小肠造影时,选用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作为造影剂的小肠腔充盈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伟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术后急性精神障碍60例的效果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表随机分配方法,将医院普外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60岁以上男性术后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逍遥丸及抗焦虑抑制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护理前后的精神状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8.12±3.45)分、(51.24±2.25)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7.52±2.33)分、(37.66±3.7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7.95±4.38)分、(50.14±1.28)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8.74±2.35)分、(40.35±2.59)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后,SDS及S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吸入七氟醚诱导插管用于老年患者76例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全静脉麻醉诱导,治疗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诱导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IS值下降速度及幅度显著快于治疗组,治疗组BIS平均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在插管时均有显著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其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壮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例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口服黄葵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用药过程中,个别患者出现滴注部位不适,减慢滴速后症状得到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世军;谢卓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菌药物粉针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目的 正确保存、使用抗茵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方法 对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储存过程中温度、光线和环境湿度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很大,给药过程中给药时间间隔、溶剂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等,都是影响药效与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和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发挥疗效,保障安全用药.

    作者:张春香;盛玉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溶出度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洛美利嗪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桨法,以0.1 mol/L的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盐酸洛美利嗪质量浓度在1.0~ 1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2%;盐酸洛美利嗪在45 min时平均溶出量均大于75%,且均一性较好.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李煜;郑金琪;郑国刚;洪利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对医院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化学治疗的血药浓度数据.方法 大剂量用药后分别于24,36,48,72 h时对患者进行采血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不同测定时间点均出现中毒患者;患者机体对甲氨蝶呤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临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时,要严密监测治疗72 h内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的用量,从而确保毒副作用减轻及增加疗效.

    作者:刘小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牛黄解毒片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4种牛黄解毒片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方法 以人工胃液对制剂进行样品前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上述4种成药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结果 4种成药中总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行业标准限量及美国药典,而酸可溶性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其总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或接近国家标准.结论 酸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限度可作为牛黄解毒片及含重金属矿物中成药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陈吉;姚欢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速冷冻离心的方法分离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环索奈德的含量,计算包封率.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2∶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辅料对药物检测无干扰,环索奈德质量浓度在10~2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0.64%.包封率测定的两种方法所测药物包封率均在85%以上.结论 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能用于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吴小意;石雷;周婷婷;潘佩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太宁栓与湿润烧伤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太宁栓与湿润烧伤膏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诊治的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湿润烧伤膏)和观察组(太宁栓塞肛),每组60例,治疗14d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比75.00%)、创面完全愈合率(95.00%对比83.30%)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混合痔术后应用太宁栓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国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绞痛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调血脂、扩冠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曲美他嗪.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用于剖宫产术止血64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预防剖宫产术止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配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2例产妇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64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官体注射缩宫素10U,同时给予卡贝缩宫素100 μg静脉注射,术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2 mg肛门置入.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术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且药品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金刚藤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40例

    目的 探讨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联合使用金刚藤片及康妇消炎栓治疗炎,对照组则仅用金刚藤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刚藤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娟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9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39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ADR占93.97%;抗微生物药物所致ADR占95.32%,其中抗生素占79.73%;联合用药占31.8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4.8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及时发现与上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龚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