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气复聪汤联合鼓膜穿刺抽液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8例

何正香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通气复聪汤, 鼓膜穿刺抽液术, 纯音测听
摘要:目的:观察通气复聪汤联合鼓膜穿刺抽液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使用鼓膜穿刺抽液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气复聪汤,1剂/d.2组均于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测听和证候积分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记分和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均为8.33%,观察组分别为2.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气复聪汤联合鼓膜穿刺抽液术治疗SOM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汤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5例

    目的:观察桂枝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口服秋水仙碱片;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汤.2组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症状积分、血尿酸、临床疗效、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水平、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症状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2.86%,对照组为3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免疫反应水平,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国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论《儒林外史》中的医药思想

    《儒林外史》描写了很多医药知识情节,如七情致病、实用护理方法、寒热症的治疗等,作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弘扬祖国医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龙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黄雪霞;谭柳纯;毛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云南地方高校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讨

    云南中医学院通过制度保障、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毕业实践训练、实施科研计划训练项目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实效.今后应进一步造就创新型师资队伍、改革学业评价、完善创新奖励机制,以全面提升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

    作者:韩欣欣;黄之镨;高洁;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矩阵针灸治疗丛集性头痛验案举隅

    以2例丛集性头痛医案为例,详细介绍著名针灸专家金安德主任医师首创的矩阵针刺疗法的头部矩阵取穴及针刺手法,并分析其相关作用机制.

    作者:王芬;邱连利;金钰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45例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展开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评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CRP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病死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磊;刘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伤寒论》中白术运用撷英

    从药物简介、功效发微、配伍与剂量、现代药理等4个方面简要探析白术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功效,并加以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好的使用白术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禚昌红;张沁园;张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中药复方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结核(P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2、3组,每组50例,3组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等药物抗结核治疗,治疗1组同时给予葡醛内酯片预防肝损害,治疗2组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肝损害,治疗3组采用中药复方预防肝损害.观察3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2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与治疗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肝功能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肺结核保肝治疗中,中药复方、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具有同等的保肝、护肝作用.

    作者:王建云;周莹荃;贾忠;白少丽;梁云;同重湘;郭明娟;李宗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从君臣佐使谈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体系

    从中医君臣佐使的角度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体系,阐释医护人员、社会、家庭及患者自身在肿瘤诊疗过程中所扮演的心理支持角色和作用.

    作者:张其兰;肖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蓝合剂药效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金蓝合剂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评价其对风热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小鼠咳嗽模型、小鼠免疫模型,比较用药前后咳嗽次数、哮喘潜伏期、体温等指标,评价金蓝合剂对相关病症的治疗作用.结果:金蓝合剂可缓解大鼠由于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发热症状;延长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提高小鼠羊红细胞(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光度值(HC50),显著增强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结论:金蓝合剂能明显减轻咳嗽症状,具有解热、增强免疫等作用,对风热感冒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志惠;王平;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中药调控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细胞自噬与中医相关性等方面对自噬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大伟;齐新;高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矩阵针灸的临床特色思想概述

    结合矩阵针灸临床实践,系统总结、梳理了矩阵针灸临床特色思想,为更好地弘扬和发展矩阵针灸提供参考.

    作者:金钰钧;王芬;师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2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汤剂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IL-6和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振诚;李小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针酸枣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金针酸枣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总黄酮含量和色香味感官评分为指标,筛选袋泡茶制作和冲泡的佳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制备佳工艺为烘干温度为75℃,烘干时间为2小时,粉碎度为10~20目;正交实验表明,茶水比为4:200(g:mL),冲泡水温为沸水,冲泡时间为15分钟,冲泡次数为两次.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金针酸枣袋泡茶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徐瑶;崔永;付晓芸;罗晓煜;王婷;孙伟宁;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防治现状进行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博;范强;李钦;杨丽霞;白宇;程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刺膏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46例

    目的:观察骨刺膏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2组均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2 mL/次,1次/周,连续注射5次.观察组于注射3天后,以骨刺膏外敷膝关节,每3天换1贴.治疗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78.26%,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刺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明显改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邢涛;董林;姚五平;张天太;魏国俊;徐玉德;雷宁波;王志勇;郑恒恒;张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促醒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缩小(P<0.05),且在第7天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OL-BREF评分和BI评分治疗后6个月时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苏醒,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波;齐晓霞;李子富;牛世勇;党国宏;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清肺化痰汤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清肺化痰汤,2组均于连续治疗15天后比较炎症相关因子及氧化应激标志物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肺部啰音、气促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能有效减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anⅡA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5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中随机取42只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模型(手术组),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假手术组).4周后,手术组大鼠死亡12只,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将存活的30只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CVF).碱水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anⅡA能显著减少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CVF、PCVF、 羟脯氨酸含量,降低α-SMA、CTGF、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高剂量TanⅡA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TanⅡA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蓓蓓;张静;常文静;蔡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益肾镇肝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30例

    目的:观察益肾镇肝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2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肾镇肝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hs-CRP、ESR、Hcy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hs-CRP、ESR、Hcy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头目胀痛、失眠、口苦等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镇肝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hs-CRP、ESR、Hcy等指标.

    作者:兰鹏;黄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