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针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的影响

马洪宇;宓丹;王爱红

关键词:眼针, 中医护理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观察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医护,观察组同时加用眼针疗法及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于干预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及TNF-α干预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IL-1β、IL-6及TNF-α水平.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脑利钠肽(BN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同时予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NP、ET、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ET、LVEF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明晖;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上述治疗1次/d,连续冶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连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0例,愈显率90.0%,总有效率100.00%.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治疗后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蒋花;邱连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草喷雾剂对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草喷雾剂对实验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多卡因组,甘草喷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动物模型.持续插管60分钟后,拔出气管导管,分别摘取各组动物咽喉部黏膜及其下组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动物股动脉取血,离心抽取血清,检测TNF-α、IL-1及IL-10的含量.结果:大鼠血清TNF-α、IL-1、IL-10含量及炎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甘草喷雾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剂量组与甘草喷雾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各剂量组黏膜上皮表面炎性渗出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固有膜内炎细胞浸润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结论:甘草喷雾剂对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曦;薛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语用视角下的中医语言翻译研究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目标受众的认知特点,结合翻译功能、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探讨它们与中医语言的关系和影响,研究中医语言翻译,以有效传递中医药文化,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

    作者:刘艾娟;杜文静;童兴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物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结构及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组织形态的影响及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5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1只.采用Himori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四物汤水提液(40、20、10 g/kg),连续给药15天,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制作病理标本,光镜下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取小鼠脑组织,测定SOD和GSH-PX的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明显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异常均有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梁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常见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

    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理论分析、临床研究2个方面,就近年国内学者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及保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为运用中医理念进行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作者:杨欢;顾勤;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分析

    目的:分析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况,探讨科学的管理和改进方法.方法:采用SCL-90量表,随机选取甘肃省30家医疗机构(包括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急诊护理人员,按照资料类别分为省级医院、兰州市级医院、地州级医院及县级医院4个组,进行系统全面调查,了解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统计学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1/3的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尤以强迫症状突出,占到总人数的37.0%.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更差,地州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心理不良倾向更为突出.结论: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堪忧,各级医院领导层和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卫生健康状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减轻压力,维护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作者:肖文;周刚;柳淑艳;贺菊芳;贺莉;龚海军;来积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与标本根结理论的关系浅析

    通过剖析通元针法及标本根结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举1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传统的根结标本理论为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疾病.

    作者:庄娟娟;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夏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甘肃省临夏地区成人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临夏地区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按照民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城市和农村)进行分层抽样;随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抓阄法)进行逐级抽样.结果:临夏地区DM患病率为8.7%,其中新发DM患病率为3.7%,男性患病率为12%,女性患病率为7.1%.城市居民DM患病率为8.3%,农村居民DM患病率为9.0%.在受调查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低.临夏地区成人DM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患病率与民族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回族高于汉族.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文化程度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夏地区DM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且与民族、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安永东;王治中;唐文森;郭天蓉;马莉;杨英;李永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胃癌中医证型与病灶组织中MMP-9、TIMP-2和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2(TIMP-2)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水平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124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就诊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病灶组织中MMP-9、TIMP-2和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胃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MMP-9、TIMP-2和HE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脾胃虚寒型和肝胃不和型Ⅰ期+Ⅱ期的比例明显高于Ⅲ期+Ⅳ期(P<0.05),痰湿凝结型、瘀毒内阻型和气血双亏型Ⅲ期+Ⅳ期的比例明显高于Ⅰ期+Ⅱ期(P<0.05),胃热伤阴型Ⅰ期+Ⅱ期的比例和Ⅲ期+Ⅳ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MMP-9、TIMP-2、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69.35%、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6.00%、0.00%(P<0.05).结论:胃癌各类中医证型中MMP-9、TIMP-2和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且实证患者MMP-9、TIMP-2和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虚证患者则较低,即胃癌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可能处在不同的病变发展阶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刘河;刘超;杨世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影像学角度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相关性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的狭窄,而且常出现曲度变直现象;湿热痰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骨质增生样变和生理曲度的变化;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管狭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较为复杂,腰椎的曲度变化、腰椎管的狭窄及骨质增生都多见.结论: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王恩甲;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54例

    目的:观察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益神颗粒,3次/d,1袋/次,口服;对照组予鲨肝醇片,3次/d,40 mg/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对照组为80.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2组治疗后均有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2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祎晟;徐瑛;刘晏;孙思明;竺世静;毛桃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归甲疏通胶囊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目的:观察归甲疏通胶囊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选用健康未孕雌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缩宫素模型组,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缩宫素注射液人工造成动情期,以提高子宫敏感性.实验时处死大鼠并取出子宫,置于不同浓度的归甲疏通胶囊混悬液中,观察各组离体子宫张力、收缩强度、频率和活动力.结果: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强度、频率、活动力等指标,缩宫素模型对照组,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缩宫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强度、频率、活动力等指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中强度、频率、活动力用药各组用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归甲疏通胶囊高、中剂量组,用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模型对照组和归甲疏通胶囊低剂量组,用药10分钟时与用药20分钟、30分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分钟时与用药30分钟时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甲疏通胶囊可对抗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且有一定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作者:潘文;康开彪;李淑玲;王晓怀;王贵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国劲酒对疲劳性亚健康患者疲劳程度的缓解作用

    目的:观察中国劲酒对疲劳性亚健康患者疲劳程度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饮用中国劲酒,50 mL/次,1次/d,晚上佐餐饮用,每周饮用5天,停饮2天;对照组饮用10%药量中国劲酒,饮用方法同观察组.2组均饮用8周,在第4、8周各访视1次.观察2组疲劳量表评分及安全性.结果: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分第8周与第4周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为3.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劲酒对亚健康所造成的疲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对脑力疲劳和躯体疲劳均有改善作用.

    作者:陆世广;冯声宝;李静;殷涛;石莹莹;石姣;陈彦和;刘源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9例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64.10%、58.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7.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治疗后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且可较好地纠正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

    作者:高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

    目的:观察早期行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旋复位法治疗5例闭合性距骨脱位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平均时间8个月.其中优3例,可1例,差1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距骨坏死.结论:早期行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可有效预防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预后良好.

    作者:张磊;赵道洲;邓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发与复发溃疡性结肠炎院外治疗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初次发病和多次发病患者出院后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差异,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81例溃疡性结肠炎初次发病与多次发病患者出院后1年的跟踪随访,以问卷调查表和门诊复诊所得资料,分析初次发病和多次发病患者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差异,并分析治疗依从性好坏与1年内累计复发率的关系.结果: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和总依从性好的比率初次发病患者明显少于多次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累计复发率初次发病患者明显高于多次发病患者(P<0.05).结论:多次发病患者因反复多次发病,有长期痛苦体验,希望疾病早日消除的愿望极大,因而能严格执行医嘱,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初次发病患者因只发病1次,痛苦体验少,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通常较差;同时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率与治疗依从性的好坏呈负相关.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邹澍辨治呕吐的临床经验

    邹澍提出呕、吐常常并称,实有区别,呕吐与哕则有质气之异,同时选择仲景常用治疗呕吐药物生姜、半夏、附子、人参、橘皮进行分析,阐明其用药之旨,强调使用宜忌,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杜耀光;秦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检查前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检查前服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2组筛查效果与检查情况.结果:镜下肠道清洁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总次数和进镜时间分别为(8.13±0.98)min、(7.29±2.13)次与(34.29±10.45)min,对照组分别为(9.10±0.20)min、(6.34±2.10)次与(45.35±11.10)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检查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均未影响检查效果.直肠癌检出率观察组为98.7%,对照组为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直肠癌早期筛查肠道准备中,能提高检查效率与直肠癌的检出率,改善肠道清洁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敏;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观察与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3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肢后伸角度、旋内角度2组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大上肢前屈后伸角度、旋内角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耀梅;陆松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