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省平湖市近两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83例分析

倪振飞;金月芳;林伟

关键词: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汇总2009年至2010年浙江省平湖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类统计.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283例,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41.34%)、喹诺酮类(20.49%)、青霉素类(14.13%).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给药途径以及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实行个体化给药,注意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三七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还能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该文综述了三七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并对三七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郭元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品电子监管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该文从药品电子监管的概念和本质入手,在系统回顾我国医药电子监管历程的基础上,对药品电子监管的行业影响和展望提出了见解.

    作者:余炜;万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小儿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儿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21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0种,排前3位的分别是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注射用奈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结论应加强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作者:陈海滨;郭法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染色红花的快速鉴别

    介绍一种染色红花的快速鉴别方法,以期用于打击假冒药品不法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易操作.

    作者:易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收载的期刊文献,对其中与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共17例次,其中患者男9例次,女8例次;年龄50岁以上发生率(64.71%)较高;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在用药30min内发生者9例(52.94%),提示丹红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以速发型为主.结论合理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福永;蔡志琴;林建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5.678~141.9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素质量浓度在2.122~53.0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63%(n=6);黄芩素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0.48%(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占方;陈立柱;姜雪敏;孙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按照PDCA循环法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实现对医院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结果 实施管理1年后,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总量同比2009年显著下降,平均降幅为50.54%(P<0.01).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处方总金额占门诊西药处方总金额比例由2009年的3.29%降为1.43%.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09年的98.05%提高到98.12%.结论PDCA循环对促进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成效显著.

    作者:居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处方点评与临床工作,对临床用药进行干预.结果 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临床用药更趋规范、合理,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提高用药安全率.

    作者:龚燕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美国的处方药广告监管

    该文详细阐述了美国处方药广告的监管体制,分析总结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处方药广告的监管原则和监管重心,期望对我国处方药广告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陈永法;于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品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目的 研究药品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为药品价格调整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与结论 品牌形象有助于医药企业药品价格的调整,在价格调整过程中,医药企业应重视品牌战略.

    作者:郭莹;潘娜;袁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 提高医院处方质量,说明处方点评的必要性.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青岛市骨伤科医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点评.结果 合理处方占94.08%,不合理处方主要为处方内容缺项、未使用药品通用名、处方用量超长和重复给药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书屏;封茂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莫吉司坦中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莫吉司坦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Luna C18色谱柱(150mm×4.6mm,5 μm),以甲醇-水(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莫吉司坦与其降解产物在该色谱条件下能够有效分离,检测限为2.0 ng.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及灵敏度好,可用于莫吉司坦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黄艳;胡广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热点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的治疗药物及其临床研究应用进展.随着人们对GLP-1类似物及其治疗药物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深入研究,将有望开发出更多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造福于广大患者.

    作者:李威;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浙江省平湖市近两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83例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汇总2009年至2010年浙江省平湖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类统计.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283例,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41.34%)、喹诺酮类(20.49%)、青霉素类(14.13%).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给药途径以及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实行个体化给药,注意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倪振飞;金月芳;林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39例

    目的 观察都梁软胶囊时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观察疼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强度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作者:陈忠伦;王欣;段劲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2例

    目的 观察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宝儿康散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铁剂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总疗程为(32.4±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2±6.5)d(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英;帅普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与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 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0.028 39~0.624 58 μg(r=1.000 0,n=7)和0.010 61~0.233 42μg(r=1.000 0,n=7)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黄芩苷、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7%(RSD=0.44%)和98.82%(RSD=0.4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礼梅;王云龙;李延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前景

    该文分析了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审时度势、瞄准方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求使自身发展壮大的改革策略.

    作者:徐荣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将4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头孢替安1 g(A组,n=169)、头孢曲松钠1 g(B组,n=167)和头孢噻肟钠1 g(C组,n=163)静脉滴注治疗,连用6~9 d,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0%,85.03%,77.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9.58%和12.88%,治疗成本分别为(1 189.48±113.25)元、(801.16±55.75)元、(884.33±62.7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9±1.22),(9.43±0.66),(11.44±0.68).结论应用头孢曲松钠1g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合理、经济的用药方案.

    作者:金利家;童树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前后分台式调剂的优缺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前后分台式调剂的优缺点,以利其完善和推广.方法 介绍分台调剂模式的设计方案、运行情况等.结果 实践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调剂模式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医患沟通.结论门诊药房前后台分离调剂有利于药学服务转型,体现药师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殷生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