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居琼华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 合理使用, PDCA循环
摘要:目的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按照PDCA循环法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实现对医院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结果 实施管理1年后,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总量同比2009年显著下降,平均降幅为50.54%(P<0.01).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处方总金额占门诊西药处方总金额比例由2009年的3.29%降为1.43%.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09年的98.05%提高到98.12%.结论PDCA循环对促进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成效显著.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593例药物咨询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的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药物咨询的特点.结果 593例药物咨询者中,列前3位的分别为门诊患者(67.45%)、通过电话咨询的患者(10.46%)、医师(10.12%);咨询的常见问题包括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药物咨询答复中,及时答复、查阅资料后答复、未答复分别占90.73%,8.77%,0.84%.结论进行药物咨询,一方面可促进合理用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临床药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辽;贾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细化临床药师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阐述医院临床药师工作开展情况.结果与结论 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编写药历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工作,体现了临床药师专业水平,取得了临床医师与患者的信任,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卫东;王国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品电子监管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该文从药品电子监管的概念和本质入手,在系统回顾我国医药电子监管历程的基础上,对药品电子监管的行业影响和展望提出了见解.

    作者:余炜;万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2例

    目的 观察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宝儿康散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铁剂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总疗程为(32.4±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2±6.5)d(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英;帅普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新山茱萸伪制品的鉴别

    目的 探讨山茱萸伪品的鉴别,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从外观性状、水试、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该批伪制品是用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染色加工而成,是一种新出现的山茱萸伪品.伪制品与正品水试后差别明显,显微特征也有较大区别.结论两者功效不同,并且大量色素的使用无疑会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希望引起注意.

    作者:贲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小儿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儿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21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0种,排前3位的分别是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注射用奈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结论应加强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作者:陈海滨;郭法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 红景天苷进样量在0.92~4.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3%,RSD为1.62%(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景天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闫雪生;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体积比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结果 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41 04~0.451 4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1.96%(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敏;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33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方法 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氨氯地平所致的3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氨氯地平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杨立英;杨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染色红花的快速鉴别

    介绍一种染色红花的快速鉴别方法,以期用于打击假冒药品不法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易操作.

    作者:易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前后分台式调剂的优缺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前后分台式调剂的优缺点,以利其完善和推广.方法 介绍分台调剂模式的设计方案、运行情况等.结果 实践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调剂模式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医患沟通.结论门诊药房前后台分离调剂有利于药学服务转型,体现药师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殷生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 提高医院处方质量,说明处方点评的必要性.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青岛市骨伤科医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点评.结果 合理处方占94.08%,不合理处方主要为处方内容缺项、未使用药品通用名、处方用量超长和重复给药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书屏;封茂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厚朴汤不同煎液中和厚朴酚含量

    目的 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半夏厚朴汤汤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变化.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0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分析半夏厚朴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 半夏厚朴汤分煎液和合煎液中和厚朴酚含量无差异性.结论合煎液和分煎液中和厚朴酚的含量在煎煮过程中没有因素的影响.

    作者:冯华;聂明华;罗秀琼;王祥培;邹孔强;令狐昌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浙江省平湖市近两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83例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汇总2009年至2010年浙江省平湖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类统计.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283例,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41.34%)、喹诺酮类(20.49%)、青霉素类(14.13%).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给药途径以及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实行个体化给药,注意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倪振飞;金月芳;林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制剂质量管理的体会

    目的 完善医院制刺生产管理,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及与药品生产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具有紧密联系,医院制剂室应加强对制剂配制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医院制剂的质量安全.

    作者:李连新;吴小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将4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头孢替安1 g(A组,n=169)、头孢曲松钠1 g(B组,n=167)和头孢噻肟钠1 g(C组,n=163)静脉滴注治疗,连用6~9 d,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0%,85.03%,77.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9.58%和12.88%,治疗成本分别为(1 189.48±113.25)元、(801.16±55.75)元、(884.33±62.7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9±1.22),(9.43±0.66),(11.44±0.68).结论应用头孢曲松钠1g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合理、经济的用药方案.

    作者:金利家;童树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维生素营养补充剂产品市场情况调查

    目的 为企业提供维生素零售终端市场及产品营销策略.方法 通过对抽样连锁药店维生素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其市场成功之道,并提出建议措施.结果 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市场产品繁杂,呈现多而乱的局面.结论制胜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不同的营销策略适合不同的企业.

    作者:胡晓平;陈玉文;吴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温灌注液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不同温度电切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均在相同的室温下进行手术.加温组35例使用以温箱加温到37 ℃的灌注液,常温组使用以室温23℃下放置的灌注液.监测患者手术开始后30,60.90 min和手术结束时体温,同时观察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基础体温相比,常温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60 min和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显著下降(P<0.05),加温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和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开始后60 min和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常温组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加温组(P<0.05).加温组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术中使用加温灌注液,可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作者:唐珊珊;赵丹宁;赵金惠;刘彦玲;石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动化系统应用于门诊药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自动化系统的启用给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带来的变化.方法 结合自动发药机和药品智能存储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改变了门诊药房的药品手工调配模式,新系统的应用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以利更好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7391例药物咨询分析

    目的 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 时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7 391例次门诊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用药咨询中,用法用量、药理作用和疗程等问题所占比例高,达53.38%.结论开展门诊用药咨询,有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志榕;吴佳滨;陈宜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