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新;吴小琼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方法 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氨氯地平所致的3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氨氯地平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杨立英;杨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医院儿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21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0种,排前3位的分别是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注射用奈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结论应加强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作者:陈海滨;郭法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及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麝香保心丸.监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76.9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前后分台式调剂的优缺点,以利其完善和推广.方法 介绍分台调剂模式的设计方案、运行情况等.结果 实践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调剂模式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医患沟通.结论门诊药房前后台分离调剂有利于药学服务转型,体现药师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殷生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克痢痧胶囊中丁香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 选用HP inno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m×0.32 mm,0.25 μm);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00℃,以10℃/min速率升至200 ℃,保持5 min;气体流量为1.2 mL/min(载气为氮气);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进样量为1 μL.结果 丁香酚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2 6~1.21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2%,RSD=0.56%(n=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克痢痧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智玲;刘华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为54例(50.94%);引发不良反应多者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其次为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用药24 h以内的45例(42.45%);判断为新的不良反应29例(27.36%).结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药学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翠琳;邓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 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0.028 39~0.624 58 μg(r=1.000 0,n=7)和0.010 61~0.233 42μg(r=1.000 0,n=7)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黄芩苷、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7%(RSD=0.44%)和98.82%(RSD=0.4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礼梅;王云龙;李延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该文详细阐述了美国处方药广告的监管体制,分析总结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处方药广告的监管原则和监管重心,期望对我国处方药广告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陈永法;于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完善医院制刺生产管理,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及与药品生产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具有紧密联系,医院制剂室应加强对制剂配制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医院制剂的质量安全.
作者:李连新;吴小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检测莫吉司坦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Luna C18色谱柱(150mm×4.6mm,5 μm),以甲醇-水(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莫吉司坦与其降解产物在该色谱条件下能够有效分离,检测限为2.0 ng.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及灵敏度好,可用于莫吉司坦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黄艳;胡广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筛选克拉霉素片的佳处方及工艺.方法 考察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立崩对克拉霉素片质量的影响.结果 筛选佳处方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内外加.按照佳处方制备的克拉霉素片溶出度佳.结论处方合理,按照优化后的处方及工艺大生产,所制备的克拉霉素片质量稳定.
作者:周艳;高旭光;王德霞;郭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高血压用药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2008年至2009年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病历387份,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分期、并发症、使用药物品种和数量、联合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较为常用,用药方式以二联用药多.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将4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头孢替安1 g(A组,n=169)、头孢曲松钠1 g(B组,n=167)和头孢噻肟钠1 g(C组,n=163)静脉滴注治疗,连用6~9 d,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0%,85.03%,77.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9.58%和12.88%,治疗成本分别为(1 189.48±113.25)元、(801.16±55.75)元、(884.33±62.7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9±1.22),(9.43±0.66),(11.44±0.68).结论应用头孢曲松钠1g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合理、经济的用药方案.
作者:金利家;童树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体积比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结果 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41 04~0.451 4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1.96%(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敏;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佛手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佛手不同炮制品中总多糖含量.结果 以水为溶剂时佛手总多糖提取率高;炮制前后总多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佛手药材可采用清炒、蒸制、微波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处理.
作者:李勇;姚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介绍一种染色红花的快速鉴别方法,以期用于打击假冒药品不法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易操作.
作者:易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1例44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入院治疗用药监护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后予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FOLFIRI)化学治疗后,出现迟发性腹泻伴Ⅲ度白细胞减少.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提出予洛哌丁胺止泻、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药师进行用药监护,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可起到很好作用.
作者:王茹稼;沈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药品补充申请的获得批准率.方法 运用流程图法找出药品补充申请申报过程中的风险点,结合欧盟的补充申请管理经验,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将找出的风险点风险减小至可接受范围.结果与结论 有待进一步细化的部分相关规定是企业顺利获批补充申请的大风险,企业应加强与药监部门的沟通;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补充申请指导原则,减少因此造成的补充申请不获批情况.
作者:陈岚;杨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病区药品安全管理措施,科学规范地管理病区小药柜.方法 药剂师与护士每月对各病区的药品进行检查、分类、登记,指导保管及合理应用,并做好各病区间药品调剂等,确保患者及时、安全使用.结果 药剂师参与病区小药柜的管理,有效地减少了病区药品混放、储存不当、标识不清、过期报损等现象,杜绝了药品的过期使用.结论药剂师参与病房药品管理工作,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并有效减少医院经济损失.
作者:江文仙;华志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汇总2009年至2010年浙江省平湖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类统计.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283例,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41.34%)、喹诺酮类(20.49%)、青霉素类(14.13%).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给药途径以及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实行个体化给药,注意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倪振飞;金月芳;林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