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伊立替康联合化学治疗致迟发性腹泻伴骨髓抑制患者的药学监护

王茹稼;沈丽蓉

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骨髓抑制
摘要:目的 加强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1例44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入院治疗用药监护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后予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FOLFIRI)化学治疗后,出现迟发性腹泻伴Ⅲ度白细胞减少.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提出予洛哌丁胺止泻、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药师进行用药监护,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可起到很好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5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及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麝香保心丸.监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76.9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39例

    目的 观察都梁软胶囊时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观察疼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强度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作者:陈忠伦;王欣;段劲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33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方法 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氨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氨氯地平所致的3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氨氯地平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杨立英;杨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5.678~141.9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素质量浓度在2.122~53.0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63%(n=6);黄芩素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0.48%(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占方;陈立柱;姜雪敏;孙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品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目的 研究药品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为药品价格调整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与结论 品牌形象有助于医药企业药品价格的调整,在价格调整过程中,医药企业应重视品牌战略.

    作者:郭莹;潘娜;袁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规范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按照PDCA循环法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实现对医院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结果 实施管理1年后,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总量同比2009年显著下降,平均降幅为50.54%(P<0.01).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处方总金额占门诊西药处方总金额比例由2009年的3.29%降为1.43%.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09年的98.05%提高到98.12%.结论PDCA循环对促进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成效显著.

    作者:居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盐酸可乐定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盐酸可乐定具有降压、镇痛、止泻等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用途.该文综述了盐酸可乐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荣发;杨宗发;江尚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收载的期刊文献,对其中与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共17例次,其中患者男9例次,女8例次;年龄50岁以上发生率(64.71%)较高;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在用药30min内发生者9例(52.94%),提示丹红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以速发型为主.结论合理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福永;蔡志琴;林建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处方点评与临床工作,对临床用药进行干预.结果 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临床用药更趋规范、合理,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提高用药安全率.

    作者:龚燕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附子、半夏现代药学研究进展及配伍变化

    目的 对附子和半夏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学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文献,并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学研究结果分析附子、半夏的配伍合理性.结果与结论 附子、半夏化学成分复杂,配伍后变化机理尚未明确,十八反理论有待验证.

    作者:黄超;张学顺;朱日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压氧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0例

    目的 评价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压氧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 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压氧疗法治疗,对照组100例仅给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疗程15 d.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血氧饱和度的速度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压氧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优于单纯应用银杏叶注射液.

    作者:周国波;刘桂珍;邓颖;张晓明;廖朝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水滴定法测定奈拉滨原料药的含量

    目的 建立奈拉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的高氯酸溶液为滴定液,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溶剂和不同指标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以冰醋酸为溶剂,照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明显,方法可行.连续测定5次,平均含量为99.8%(RSD=0.22%),测得结果与液相色谱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作为奈拉滨原料药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黄巧巧;丁俊杰;罗金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前景

    该文分析了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审时度势、瞄准方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求使自身发展壮大的改革策略.

    作者:徐荣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热点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的治疗药物及其临床研究应用进展.随着人们对GLP-1类似物及其治疗药物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深入研究,将有望开发出更多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造福于广大患者.

    作者:李威;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2例

    目的 观察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宝儿康散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铁剂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总疗程为(32.4±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2±6.5)d(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杨树英;帅普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克痢痧胶囊中丁香酚含量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克痢痧胶囊中丁香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 选用HP inno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m×0.32 mm,0.25 μm);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00℃,以10℃/min速率升至200 ℃,保持5 min;气体流量为1.2 mL/min(载气为氮气);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进样量为1 μL.结果 丁香酚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2 6~1.21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2%,RSD=0.56%(n=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克痢痧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智玲;刘华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为54例(50.94%);引发不良反应多者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其次为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用药24 h以内的45例(42.45%);判断为新的不良反应29例(27.36%).结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药学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翠琳;邓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形势下泌尿外科临床药师工作的新思路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泌尿外科临床药师的工作路径和工作内容.方法 通过对泌尿外科肿瘤患者人群的分析,制订新型药学监护的要点和途径.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人文关怀、营养状况监护、化学治疗前后监护和患者健康教育等手段,满足临床对药学监护的新需求.结论临床药师应该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时时关注临床动向,调整工作思路,以满足临床和患者的新型药学需求.

    作者:杜偲倩;王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与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 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0.028 39~0.624 58 μg(r=1.000 0,n=7)和0.010 61~0.233 42μg(r=1.000 0,n=7)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黄芩苷、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7%(RSD=0.44%)和98.82%(RSD=0.4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礼梅;王云龙;李延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体积比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结果 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41 04~0.451 4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1.96%(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敏;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