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兵
目的 提高医院门诊用药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学工作发展.方法 选取1 000例记录完整的门诊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占84.60%,医务人员占15.40%;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其次为服药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不艮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咨询的内容广泛且有意义.结论 用药咨询对于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应用TEC方案与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80例,分为TEC组(n=85)与CEF组(n=295),评价两组疗效并观察毒性反应.结果 TEC组总有效率为87.06%,CEF组总有效率为53.90%(P<0.05);TEC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1.86%,显著高于CEF组的76.61%(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程度均较轻,均能耐受.结论 TEC方案的疗效更显著,可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案.
作者:鲍新洲;金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测定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水平,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治疗1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中LDL-C和hs-CRP、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中LDL-C和hs-CRP、内皮素水平,进一步降低血压.
作者:匡永东;吕良东;龚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找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工艺优化改进,提高其成品率.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处方、设备人员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品的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降低,产品成品率得到了提高.结论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作者:张敏;翟灵妍;张太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仅给予血液灌流,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2+)、血磷(P3+)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皮肤瘙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iPTH和P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PTH和P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a2+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清除iPTH和P3+有关.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45例,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出院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Ⅰ~Ⅱ级.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1年、2年后各种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剂量,同时记录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2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或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剂量;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用靶剂量.结果 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均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径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所上升.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分别为31.72%和35.86%,两药剂量均达标率为15.86%.B组随访2年后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与B组比较,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长,两年内再次入院次数较少.结论 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的依从性,能大限度地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达到靶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芳;李维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秀环;胡昌江;戴德蓉;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予以厄贝沙坦150 mg,1次/d,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300 mg,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另选4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厄贝沙坦降压作用高效、可靠,具有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
作者:钱玲妃;倪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80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每次口服2粒(456 mg),每日3次,治疗3个月后改为每次口服1粒(228 mg),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脏B超影像图的变化.结果 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B超影像图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减轻肝脏脂肪沉积.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德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部队驻训期间门诊用药的结构特点及趋势,以利更好地开展外训药材保障工作.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野外驻训期间门诊处方8 091张,采用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野外驻训期间常用药为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类、解热镇痛类、五官皮肤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常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在1.00左右.结论 应结合任务特点,加强外训期间重点药物的供应管理,并初步建立模块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凯;刘龙友;汤迎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均采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剂量10~30 mg/d,疗程为8周,根据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经8周的治疗,痊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2,4,8周时PANSS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TESS评定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嗜睡,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2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出现头痛,但程度均较轻,不需处理均可自行消失.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潘小儿;胡央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不低于10 mmol/L],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 mmol/L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傅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以及症状缓解等情况.结果 奥关拉唑、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8%,87.72%和73.47%.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分别为93.2%,95.3%和87.1%.奥关拉唑和泮托拉唑在上腹痛、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的缓解方面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李祥福;钟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观察贝伐单抗玻璃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38眼),观察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对照组行黄斑部激光光凝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第4,8,12周时,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近期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红;李蕾;邱红;傅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复方泛影葡胺与碘海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98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采用复方泛影葡胺显影剂者45例,采用碘海醇者53例)的一般资料、造影方法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的45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39例(86.67%),其中第一级副反应31例(68.89%),第二级副反应5例(11.11%),第三级副反应3例(6.67%).采用碘海醇造影的53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有25例(47.17%),其中第一副反应22例(41.51%),第二级副反应3例(5.66%).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应用碘海醇为显影剂的安全性优于复方泛影葡胺.
作者:将巨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5个产地茯苓和3种规格茯苓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方法 提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湖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431%)高,云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18%)低,其他依次为浙江(0.428%)、安徽(0.418%)、湖南(0.370%).茯苓片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60%)高,其次为茯苓丁(0.147%),茯苓块的提取率(0.116%)低.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试验结果可靠,为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作者:胡明华;梁永威;彭川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缩小肌瘤利于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超过12孕周大小的患者15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于月经周期的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月1次,共3个月.以术前未用曲普瑞林施行同样手术的大子宫肌瘤患者148例作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可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子宫血流,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贫血的相关症状.
作者:李玉虹;王仁;梁海霞;周建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梁红海;冯文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医院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6 h内,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1周.于治疗第1周、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16.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00%),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崇武;毛建水;叶积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喜疗妥软膏联合50%流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2例液体外渗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用喜疗妥软膏外涂肿胀部位,对照组用50%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湿敷.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痊愈33例(38.37%),显效26例(30.23%),有效23例(26.74%),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4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68,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方法配合喜疗妥外敷治疗液体外渗,起效快、治愈率高、总有效率明显,且喜疗妥软膏渗透性强、药性温和、无刺激性、使用方便、家长易接受,是治疗输液外渗的高效、价廉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