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莫唑胺配合伽玛刀治疗孤立性脑转移瘤33例

王峥;厉民;陈书达;金晓;周佳

关键词:替莫唑胺, 伽玛刀, 孤立性脑转移瘤,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配合伽玛刀治疗孤立性脑转移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3例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予以伽玛刀治疗,剂量曲线40%~70%,平均45.9%;周边剂量15.5~20.5 Gy,平均(18.1±2.8)Gy;中心剂量29~42 Gv,平均(38±5.6)Gy.伽玛刀治疗1 d后使用替莫唑胺单药化学治疗,平均剂量300 mg,每日1次,连用5 d为1个疗程,每4~5周重复1个疗程,共2~3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并给予脱水、支持对症治疗.在伽玛刀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肿瘤大小,并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情况和中位生存期.结果 33例患者中,27例在治疗期间无颅内、外病灶进展,28例伴有神经症状者均得到缓解.伽玛刀治疗结束后3个月单纯颅内病灶评价,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6例,进展(PD)0例,有效率(CR+PR)为81.82%(27/33).一年生存率为60.61%(20/33),中位生存期13.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颅内肿瘤周边水肿和替莫唑胺化学治疗反应,多为Ⅰ~Ⅱ度,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 替莫唑胺配合伽玛刀治疗孤立性脑转移瘤的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轻.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0~4℃,25℃和35℃条件下,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阿扎司琼与异环磷酰胺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结果 0~4℃,25℃和35℃条件下,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清,未见气泡及颜色变化,pH及含量的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2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刘玉魁;赵作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45例,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出院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Ⅰ~Ⅱ级.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1年、2年后各种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剂量,同时记录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2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或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剂量;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用靶剂量.结果 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均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径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所上升.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分别为31.72%和35.86%,两药剂量均达标率为15.86%.B组随访2年后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与B组比较,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长,两年内再次入院次数较少.结论 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的依从性,能大限度地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达到靶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芳;李维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镇痛40例

    目的 观察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2 mL+0.6 mL生理盐水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用硬膜外罗哌卡因镇痛.3组生理盐水内含吗啡剂量分别为A组0.12 mg、B组0.08 mg、C组0 mg(对照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4,8,12,24 h时镇痛效果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术后8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1),B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8mg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史迎春;蒋丽虹;杜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医院门诊处方13 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82种降为2.15种,抗茵药使用率由33.30%降至27.20%,注射剂使用率由23.00%降至16.10%,不合理用药比例由10.70%降至6.30%.结论 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后,合理用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晏远智;马雅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00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提高医院门诊用药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学工作发展.方法 选取1 000例记录完整的门诊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占84.60%,医务人员占15.40%;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其次为服药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不艮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咨询的内容广泛且有意义.结论 用药咨询对于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Levenson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对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以使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较多(90.91%),临床表现以发热、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较明显,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可降低死亡率.结论 早期发现恶性综合征并及时处理.可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万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25 mg米非司酮片,每天服用1/2片,连续服用10 d后改为服用1/4片,连续服用3个月后改为服用1/6片,不间断服用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服药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5.90%;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和血孕酮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服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金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常规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予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4次/d),对照组用口服降血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并对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更佳(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独特作用;胰岛素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功能.

    作者:何海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川芎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研究

    目的 介绍川芎功效,以利临床更好地应用.方法 总结川芎的传统用法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 川芎具有祛风胜湿、补血活血等作用,可以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结论 应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之上,重视其基础研究和复方的运用.

    作者:王永忠;童树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不低于10 mmol/L],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 mmol/L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傅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未用过抗抑郁药物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A组)和舍曲林组(B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使用数字广度测验和空间工作记忆测验评定工作记忆改善情况,使用图案再认测验、配对学习测验和延迟匹配测验评定视觉记忆改善情况,使用反应时测验和斯特鲁普色词测验评定工作记忆改善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间工作记忆测验、图案再认测验、配对学习测验和斯特鲁普色词测验成绩在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或P<0.01),A组的延迟匹配测验成绩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时间因素和药物分组因素在数字广度测验和配对学习测验成绩上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文拉法辛和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视觉记忆和心理加工速度方面的认知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作用,文拉法辛改善工作记忆和视觉记忆的作用比舍曲林更明显.

    作者:程群;朱怀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喜疗妥软膏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86例

    目的 观察喜疗妥软膏联合50%流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2例液体外渗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用喜疗妥软膏外涂肿胀部位,对照组用50%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湿敷.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痊愈33例(38.37%),显效26例(30.23%),有效23例(26.74%),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4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68,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方法配合喜疗妥外敷治疗液体外渗,起效快、治愈率高、总有效率明显,且喜疗妥软膏渗透性强、药性温和、无刺激性、使用方便、家长易接受,是治疗输液外渗的高效、价廉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泛影葡胺与碘海醇在肾盂造影诊断中的毒副反应比较

    目的 比较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复方泛影葡胺与碘海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98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采用复方泛影葡胺显影剂者45例,采用碘海醇者53例)的一般资料、造影方法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的45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39例(86.67%),其中第一级副反应31例(68.89%),第二级副反应5例(11.11%),第三级副反应3例(6.67%).采用碘海醇造影的53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有25例(47.17%),其中第一副反应22例(41.51%),第二级副反应3例(5.66%).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应用碘海醇为显影剂的安全性优于复方泛影葡胺.

    作者:将巨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32例的镇静效果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6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微泵给予右美托咪定0.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入睡时间、自然清醒时间、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患者入睡时间、自然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中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镇静程度满意、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的护理配合、生命体征监护对于保证检查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范庆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0例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甲羟孕酮片,治疗组口服妈富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有效率为9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允莲;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4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200例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入组.试验时间为1年,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减少量评价疗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将完成试验的193例进行分析,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87.23%,87.50%,89.98%,4组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利培酮高,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基本一致,齐拉西酮组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疗成本-效果比由低到高依次为利培酮(维思通)、齐拉西酮(卓乐定)、喹硫平(思瑞康)、奥氮平(再普乐).结论 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与其他3种药物相比,利培酮具经济性,适合中国国情;齐拉西酮综合成本-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艳;周东升;董晗;宋伟明;黄敏芳;陈中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问题的生产工艺优化

    目的 找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工艺优化改进,提高其成品率.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处方、设备人员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品的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降低,产品成品率得到了提高.结论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作者:张敏;翟灵妍;张太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予以厄贝沙坦150 mg,1次/d,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300 mg,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另选4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厄贝沙坦降压作用高效、可靠,具有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

    作者:钱玲妃;倪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特殊人群早期妊娠实施药物流产340例

    目的 观察特殊人群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进行药物流产的1 58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特殊人群设为观察组(340例),按照1:1随机选择普通早孕药物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流产效果(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转为正常月经时间等)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 588例孕妇中,特殊人群340例(占21.41%),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8.82%和91.1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71%和30.2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6.33±2.84)h,阴道出血量(97.34±12.68)mL,阴道出血时间(8.28±1.72)d,转为正常月经时间(28.28±5.02)d,与对照组的(5.41±2.77)h,(79.41±11.67)mL,(6.91±1.61)d,(25.28±3.04)d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危人工流产人群实施药物流效果满意,具有可行性.

    作者:项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