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

代容

关键词:多巴胺, 速尿, 老年, 难治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速尿10 mg/h,连续用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持续静脉泵入速尿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痢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止痢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5),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78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0.5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为0.57%(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郭立恒;朱山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薇依霜中维生素E和羟苯乙酯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薇依霜中维生素E和羟苯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维生素E测定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羟苯乙酯测定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0.099 6~0.498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1.21%(n=9);羟苯乙酯质量浓度在2.16~10.80μg/mL进样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1.02%(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薇依霜的质量.

    作者:傅若秋;孟德胜;卢来春;余孟君;欧阳冰;鞠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金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0~4℃,25℃和35℃条件下,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阿扎司琼与异环磷酰胺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结果 0~4℃,25℃和35℃条件下,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清,未见气泡及颜色变化,pH及含量的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2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刘玉魁;赵作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特殊人群早期妊娠实施药物流产340例

    目的 观察特殊人群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进行药物流产的1 58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特殊人群设为观察组(340例),按照1:1随机选择普通早孕药物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流产效果(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转为正常月经时间等)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 588例孕妇中,特殊人群340例(占21.41%),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8.82%和91.1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71%和30.2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6.33±2.84)h,阴道出血量(97.34±12.68)mL,阴道出血时间(8.28±1.72)d,转为正常月经时间(28.28±5.02)d,与对照组的(5.41±2.77)h,(79.41±11.67)mL,(6.91±1.61)d,(25.28±3.04)d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危人工流产人群实施药物流效果满意,具有可行性.

    作者:项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草喷雾剂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紫草喷雾剂的制剂工艺.方法 筛选制剂处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佳制剂工艺为A3B2C3,即6%的95%乙醇,10%的1,2丙二醇,15%的聚乙二醇600;适宜制剂工艺为A1B2C1,即2%的乙醇,20%的1,2-丙二醇,5%的聚乙二醇600.结论 该制备工艺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工艺稳定,适宜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柏桉;韩宪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注射给药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硬膜外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切皮前分别经硬膜外和静脉注射2.5 mg地佐辛,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阑尾的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注射途径均有预防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组优良率高于静脉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注射给药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注射组不良反应较静脉注射组少.结论 地佐辛硬膜外和静脉注射均有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冬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镇痛40例

    目的 观察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2 mL+0.6 mL生理盐水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用硬膜外罗哌卡因镇痛.3组生理盐水内含吗啡剂量分别为A组0.12 mg、B组0.08 mg、C组0 mg(对照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4,8,12,24 h时镇痛效果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术后8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1),B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8mg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史迎春;蒋丽虹;杜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2例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均采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剂量10~30 mg/d,疗程为8周,根据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经8周的治疗,痊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2,4,8周时PANSS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TESS评定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嗜睡,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2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出现头痛,但程度均较轻,不需处理均可自行消失.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潘小儿;胡央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8例

    观察贝伐单抗玻璃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38眼),观察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对照组行黄斑部激光光凝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第4,8,12周时,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近期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红;李蕾;邱红;傅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医院门诊处方13 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82种降为2.15种,抗茵药使用率由33.30%降至27.20%,注射剂使用率由23.00%降至16.10%,不合理用药比例由10.70%降至6.30%.结论 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后,合理用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晏远智;马雅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32例的镇静效果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6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微泵给予右美托咪定0.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入睡时间、自然清醒时间、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患者入睡时间、自然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中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镇静程度满意、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的护理配合、生命体征监护对于保证检查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范庆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不低于10 mmol/L],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 mmol/L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傅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100例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单独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3餐后的血糖明显得到改善,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两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作者:徐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炎137例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27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7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洛关沙星注射液0.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每日1次,疗程均为3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6%,明显高于对照组69.34%(P<0.05),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艮反应.结论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好、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但18岁以下的患者禁止使用.

    作者:陈志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手术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并于术后3 d开始加用米非司酮片口服.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研究组不孕患者受孕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研究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22.22%,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服药期间出现不良症状者9例.结论 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复发率、提高受孕率,安全可行.

    作者:杨建会;宋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持续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速尿10 mg/h,连续用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持续静脉泵入速尿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作者:代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Levenson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对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以使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较多(90.91%),临床表现以发热、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较明显,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可降低死亡率.结论 早期发现恶性综合征并及时处理.可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万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51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是小儿肺炎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素芬;苏国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野外驻训门诊用药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部队驻训期间门诊用药的结构特点及趋势,以利更好地开展外训药材保障工作.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野外驻训期间门诊处方8 091张,采用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野外驻训期间常用药为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类、解热镇痛类、五官皮肤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常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在1.00左右.结论 应结合任务特点,加强外训期间重点药物的供应管理,并初步建立模块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凯;刘龙友;汤迎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