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君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是小儿肺炎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素芬;苏国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片,规律服药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指标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改善心功能、降低心源性猝死、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等,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作为指导性用药.
作者:孟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金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予以厄贝沙坦150 mg,1次/d,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300 mg,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另选4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1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厄贝沙坦降压作用高效、可靠,具有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
作者:钱玲妃;倪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医院收治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160例,均有临床引产指征,Bishop宫颈低于6分,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治疗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1枚置阴道后穹窿引产.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分娩效果、引产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有效、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引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0年医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不同剂量的妈富隆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指标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孕酮(P)水平明显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控制出血时间平均为(14.21±2.15)h,而出血完全停止时间平均为(32.45±5.45)h,所有患者在服用妈富隆后48h均彻底止血,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3例,头晕4例,胃部不适2例,乳房疼痛3例,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 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茂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抗骨质疏松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抗骨质疏松药的不同结构及作用机制进行分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0年抗骨质疏松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骨质疏松药中,碳酸钙片迪巧于和钙尔奇-D用药频度高,双膦酸盐类增长迅速;唑来磷酸(择泰)日均费用高.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对于促进合理应用及临床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月;邱新野;高振梅;刘泽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医院门诊用药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学工作发展.方法 选取1 000例记录完整的门诊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占84.60%,医务人员占15.40%;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其次为服药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不艮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咨询的内容广泛且有意义.结论 用药咨询对于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仅给予血液灌流,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2+)、血磷(P3+)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皮肤瘙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iPTH和P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PTH和P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a2+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冲击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清除iPTH和P3+有关.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测定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水平,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治疗1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中LDL-C和hs-CRP、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中LDL-C和hs-CRP、内皮素水平,进一步降低血压.
作者:匡永东;吕良东;龚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秀环;胡昌江;戴德蓉;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1,男,41岁,体重65 kg,因消化道出血伴肝硬化入住我院消化科诊治.体格检查示体温37.2℃,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0/76 mm Hg,神志清楚,身材消瘦,双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率88次/min,心律整齐,未闻病理性杂音.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给予注射用硫普罗宁(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707221)0.2 g静脉滴注,在滴注液体75 mL左右时,患者感到恶心、呕吐,稍后诉视物模糊、胸闷、心慌、全身皮肤瘙痒,立即停用该组液体.
作者:杨宝;杨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21个厂家生产的盐酸普萘洛尔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通过溶出曲线来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 在4种溶出介质中,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试验,使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结论各厂家产品溶出行为差别较大,产品质量存在差异.
作者:刘海涛;王俊秋;余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加医院行政查房,进行药事干预,与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模式与作用.方法 在医院行政查房前1~2 d,临床药师随机抽查临床病区现架病历进行合理用药分析与评价,按制订的标准检查病区的药事管理指标执行情况,检查结果在现场会议上实时通报,会后由医院纪委向全院各科室发简报.结果 通过药事查房干预,显著增强了医护人员尤其是病区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发挥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干预作用,提高了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结论 药师参与医院行政查房,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整体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合理用药的有效点评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对于提高药剂科在医院的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速尿10 mg/h,连续用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持续静脉泵入速尿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作者:代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赫赛汀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赫赛汀静脉注射,3周方案为首周剂量8 mg/kg,之后每3周给药6mg/kg,坚持用药12个月;对照组使用卡培他滨治疗,2 500 mg/(m2.d),连续治疗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患者根据情况连续治疗3~10个疗程.对患者进行良好护理,并观察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8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18例患者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对症治疗后均在7 d内恢复正常,未导致严重并发症.结论 赫赛汀治疗HER-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控,对患者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顾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特殊人群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进行药物流产的1 58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特殊人群设为观察组(340例),按照1:1随机选择普通早孕药物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流产效果(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转为正常月经时间等)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 588例孕妇中,特殊人群340例(占21.41%),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8.82%和91.1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71%和30.2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6.33±2.84)h,阴道出血量(97.34±12.68)mL,阴道出血时间(8.28±1.72)d,转为正常月经时间(28.28±5.02)d,与对照组的(5.41±2.77)h,(79.41±11.67)mL,(6.91±1.61)d,(25.28±3.04)d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危人工流产人群实施药物流效果满意,具有可行性.
作者:项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硬膜外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切皮前分别经硬膜外和静脉注射2.5 mg地佐辛,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阑尾的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注射途径均有预防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组优良率高于静脉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注射给药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注射组不良反应较静脉注射组少.结论 地佐辛硬膜外和静脉注射均有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冬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缩小肌瘤利于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超过12孕周大小的患者15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于月经周期的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月1次,共3个月.以术前未用曲普瑞林施行同样手术的大子宫肌瘤患者148例作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可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子宫血流,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贫血的相关症状.
作者:李玉虹;王仁;梁海霞;周建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单独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3餐后的血糖明显得到改善,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两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作者:徐澜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