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赫赛汀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30例

顾建芬

关键词:赫赛汀,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乳腺癌,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赫赛汀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赫赛汀静脉注射,3周方案为首周剂量8 mg/kg,之后每3周给药6mg/kg,坚持用药12个月;对照组使用卡培他滨治疗,2 500 mg/(m2.d),连续治疗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患者根据情况连续治疗3~10个疗程.对患者进行良好护理,并观察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8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18例患者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对症治疗后均在7 d内恢复正常,未导致严重并发症.结论 赫赛汀治疗HER-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控,对患者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6例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0年医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不同剂量的妈富隆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指标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孕酮(P)水平明显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控制出血时间平均为(14.21±2.15)h,而出血完全停止时间平均为(32.45±5.45)h,所有患者在服用妈富隆后48h均彻底止血,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3例,头晕4例,胃部不适2例,乳房疼痛3例,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 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茂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溶出介质的多条溶出曲线评价盐酸普萘洛尔片内在质量

    目的 测定21个厂家生产的盐酸普萘洛尔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通过溶出曲线来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 在4种溶出介质中,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试验,使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结论各厂家产品溶出行为差别较大,产品质量存在差异.

    作者:刘海涛;王俊秋;余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80例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医院收治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160例,均有临床引产指征,Bishop宫颈低于6分,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治疗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1枚置阴道后穹窿引产.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分娩效果、引产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有效、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引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

    目的 建立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显色,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在490 nm波长处对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回归方程为A=15.571 X+0.026(r=0.999 8),葡萄糖的检测质量浓度在0.008 08~0.048 4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1.2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梁学政;唐勇琛;吕建伟;陈惠红;陆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野外驻训门诊用药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部队驻训期间门诊用药的结构特点及趋势,以利更好地开展外训药材保障工作.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野外驻训期间门诊处方8 091张,采用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野外驻训期间常用药为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类、解热镇痛类、五官皮肤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常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在1.00左右.结论 应结合任务特点,加强外训期间重点药物的供应管理,并初步建立模块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凯;刘龙友;汤迎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曲普瑞林应用于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153例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缩小肌瘤利于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超过12孕周大小的患者15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于月经周期的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月1次,共3个月.以术前未用曲普瑞林施行同样手术的大子宫肌瘤患者148例作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可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子宫血流,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贫血的相关症状.

    作者:李玉虹;王仁;梁海霞;周建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研发现状分析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丙型肝炎病毒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研发现状,笔者调研了国内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和已上市的蛋白酶抑制剂.目前仅有2种丙型肝炎病毒NS3/4A蛋白酶抑制剂上市,即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Vertex公司研发的药物Telaprevir和默克公司研发的药物Boceprevir.Telaprevir和Boceprevir需与目前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准疗法联合使用,临床治愈率高于标准疗法,Telaprevir的临床效果略微优于Boceprevir.部分处于临床开发状态的第2代蛋白酶抑制剂与Telaprevir和Boceprevir相比,在安全性、耐受性、服用便利性、疗效上更胜一筹.

    作者:阿丽塔;刘晓婷;张玢;杜建;张燕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持续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速尿10 mg/h,连续用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持续静脉泵入速尿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作者:代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0例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甲羟孕酮片,治疗组口服妈富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有效率为9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允莲;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医院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6 h内,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1周.于治疗第1周、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16.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00%),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崇武;毛建水;叶积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医院门诊处方13 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82种降为2.15种,抗茵药使用率由33.30%降至27.20%,注射剂使用率由23.00%降至16.10%,不合理用药比例由10.70%降至6.30%.结论 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后,合理用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晏远智;马雅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36例

    目的 评价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等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 将72例患者(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等比重液,B组予罗哌卡因重比重液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和肌松满意,A组阻滞完善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等比重液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好和肌松好,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临床效果更具优越性.

    作者:顾旭华;王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以及症状缓解等情况.结果 奥关拉唑、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8%,87.72%和73.47%.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分别为93.2%,95.3%和87.1%.奥关拉唑和泮托拉唑在上腹痛、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的缓解方面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李祥福;钟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37例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达高平面的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完全恢复的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牵拉反应程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可有效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使阻滞平面上移,延长持续镇痛作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世进;辛宗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吗丁啉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45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吗丁啉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将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输液、静脉营养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缓慢静滴,吗丁啉口服或鼻饲给药,疗程7~10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观察组患儿平均日体重增长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吗丁啉干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可促进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郦江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手术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并于术后3 d开始加用米非司酮片口服.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研究组不孕患者受孕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研究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22.22%,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服药期间出现不良症状者9例.结论 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复发率、提高受孕率,安全可行.

    作者:杨建会;宋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5个产地茯苓和3种规格茯苓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方法 提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湖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431%)高,云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18%)低,其他依次为浙江(0.428%)、安徽(0.418%)、湖南(0.370%).茯苓片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60%)高,其次为茯苓丁(0.147%),茯苓块的提取率(0.116%)低.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试验结果可靠,为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作者:胡明华;梁永威;彭川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Levenson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对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以使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较多(90.91%),临床表现以发热、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较明显,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可降低死亡率.结论 早期发现恶性综合征并及时处理.可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万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金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

    目的 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 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结果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1或P<0.05).结论 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秀荣;林焕泽;李桃;杨华;黄群;蓝忠;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