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希舒美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刘俊;李蕊

关键词:口服, 希舒美, 幼儿, 急性支气管炎, 中性粒细胞,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 体格检查, 门诊就诊, 淋巴细胞, 抗体阳性, 支原体, 衣原体, 白细胞, 诊断, 心率, 体重, 体温, 咳嗽, 间歇
摘要:患儿男,7个月,体重9.5 kg,因间歇发热5 d,伴咳嗽4 d于2010年7月15日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体温39.9℃,心率、呼吸正常,肺部无罗音.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133 g/L,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45.4%,淋巴细胞53.2%;衣原体、支原体抗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问题的生产工艺优化

    目的 找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工艺优化改进,提高其成品率.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处方、设备人员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品的可见异物不合格率降低,产品成品率得到了提高.结论 工艺优化改进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作者:张敏;翟灵妍;张太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5个产地茯苓和3种规格茯苓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方法 提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湖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431%)高,云南产地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18%)低,其他依次为浙江(0.428%)、安徽(0.418%)、湖南(0.370%).茯苓片的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0.360%)高,其次为茯苓丁(0.147%),茯苓块的提取率(0.116%)低.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试验结果可靠,为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作者:胡明华;梁永威;彭川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持续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速尿10 mg/h,连续用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持续静脉泵入速尿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作者:代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草喷雾剂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紫草喷雾剂的制剂工艺.方法 筛选制剂处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佳制剂工艺为A3B2C3,即6%的95%乙醇,10%的1,2丙二醇,15%的聚乙二醇600;适宜制剂工艺为A1B2C1,即2%的乙醇,20%的1,2-丙二醇,5%的聚乙二醇600.结论 该制备工艺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工艺稳定,适宜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柏桉;韩宪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梁红海;冯文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

    目的 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 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结果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1或P<0.05).结论 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秀荣;林焕泽;李桃;杨华;黄群;蓝忠;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泛影葡胺与碘海醇在肾盂造影诊断中的毒副反应比较

    目的 比较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复方泛影葡胺与碘海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98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采用复方泛影葡胺显影剂者45例,采用碘海醇者53例)的一般资料、造影方法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的45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39例(86.67%),其中第一级副反应31例(68.89%),第二级副反应5例(11.11%),第三级副反应3例(6.67%).采用碘海醇造影的53例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者有25例(47.17%),其中第一副反应22例(41.51%),第二级副反应3例(5.66%).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应用碘海醇为显影剂的安全性优于复方泛影葡胺.

    作者:将巨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常规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予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4次/d),对照组用口服降血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并对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更佳(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独特作用;胰岛素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功能.

    作者:何海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硫普罗宁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2例

    患者1,男,41岁,体重65 kg,因消化道出血伴肝硬化入住我院消化科诊治.体格检查示体温37.2℃,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0/76 mm Hg,神志清楚,身材消瘦,双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率88次/min,心律整齐,未闻病理性杂音.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给予注射用硫普罗宁(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707221)0.2 g静脉滴注,在滴注液体75 mL左右时,患者感到恶心、呕吐,稍后诉视物模糊、胸闷、心慌、全身皮肤瘙痒,立即停用该组液体.

    作者:杨宝;杨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

    目的 建立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显色,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在490 nm波长处对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回归方程为A=15.571 X+0.026(r=0.999 8),葡萄糖的检测质量浓度在0.008 08~0.048 4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1.2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弱视明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梁学政;唐勇琛;吕建伟;陈惠红;陆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EC与CEF化学治疗方案对术后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应用TEC方案与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80例,分为TEC组(n=85)与CEF组(n=295),评价两组疗效并观察毒性反应.结果 TEC组总有效率为87.06%,CEF组总有效率为53.90%(P<0.05);TEC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1.86%,显著高于CEF组的76.61%(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程度均较轻,均能耐受.结论 TEC方案的疗效更显著,可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案.

    作者:鲍新洲;金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赤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秀环;胡昌江;戴德蓉;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薇依霜中维生素E和羟苯乙酯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薇依霜中维生素E和羟苯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维生素E测定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羟苯乙酯测定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0.099 6~0.498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1.21%(n=9);羟苯乙酯质量浓度在2.16~10.80μg/mL进样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1.02%(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薇依霜的质量.

    作者:傅若秋;孟德胜;卢来春;余孟君;欧阳冰;鞠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0~4℃,25℃和35℃条件下,阿扎司琼注射液与异环磷酰胺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阿扎司琼与异环磷酰胺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结果 0~4℃,25℃和35℃条件下,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清,未见气泡及颜色变化,pH及含量的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种药物在生理盐水中2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刘玉魁;赵作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注射给药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硬膜外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切皮前分别经硬膜外和静脉注射2.5 mg地佐辛,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阑尾的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注射途径均有预防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组优良率高于静脉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注射给药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注射组不良反应较静脉注射组少.结论 地佐辛硬膜外和静脉注射均有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但硬膜外注射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冬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杉醇辅助化学治疗妇科恶性肿瘤52例

    目的 观察紫杉醇辅助化学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治疗组应用紫杉醇辅助化学治疗,对照组应用异环磷酰胺辅助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62%,治疗组为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生存期为1.8年,治疗组总体生存期为2.9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治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脱发、皮疹、呕吐、过敏等.结论 紫杉醇辅助化学治疗卵巢癌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能忍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美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口服希舒美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患儿男,7个月,体重9.5 kg,因间歇发热5 d,伴咳嗽4 d于2010年7月15日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体温39.9℃,心率、呼吸正常,肺部无罗音.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133 g/L,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45.4%,淋巴细胞53.2%;衣原体、支原体抗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刘俊;李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川芎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研究

    目的 介绍川芎功效,以利临床更好地应用.方法 总结川芎的传统用法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 川芎具有祛风胜湿、补血活血等作用,可以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结论 应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之上,重视其基础研究和复方的运用.

    作者:王永忠;童树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痢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止痢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5),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78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0.5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为0.57%(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郭立恒;朱山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野外驻训门诊用药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部队驻训期间门诊用药的结构特点及趋势,以利更好地开展外训药材保障工作.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野外驻训期间门诊处方8 091张,采用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野外驻训期间常用药为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类、解热镇痛类、五官皮肤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常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在1.00左右.结论 应结合任务特点,加强外训期间重点药物的供应管理,并初步建立模块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凯;刘龙友;汤迎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