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赖星
目的 建立金莲花胶囊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槲皮素、荭草苷、牡荆苷分别在2~16,8~64,5~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6%(RSD=2.06%),99.86%(RSD=1.89%),98.87%(RSD=2.6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金莲花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季日丽;朱整英;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NAFL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运动与膳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Ⅲ型前胶原(PⅢ)、透明质酸(H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备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NAFL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利萍;陆新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抗骨质增生片4片和骨肽片2片、每日2次,对照组60例口服骨增消胶囊6粒、每日3次,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1).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邹文孝;田维君;张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氯吡格雷片75 mg/d,连用30 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4 000 U.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现4例有出血现象,但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超岚;梁亚非;钟忆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某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茵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医院2010年临床科室6 736份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1 381株(20.50%)条件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 1 38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7.95%,革兰阴性杆菌占6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占10.38%和6.6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分别占20.27%和8.39%;在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绝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和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动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斌;张琴;张敏;杨友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结果 表告依春进样量在0.010~0.516 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0.8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崔田;张祖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替米沙坦片80mg,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2.5mg,每天1次.若1周后血压仍高于140/90 mm Hg,则替米沙坦、氨氟地平的剂量加倍;若1周后血压控制还不理想,则再加用复方阿米洛利1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实现血压控制目标(低于140/90 mm H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胰岛B细胞功能(HOMA-isle)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OMA-IR和HOMA-isle数值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替米沙坦具有强效、稳定的降压效果,对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建议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使用.
作者:许欢水;林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非那雄胺为内标物,采用C18柱,水(舍0.5‰甲酸)-乙腈-甲醇(18:32:50)为流动相,1 mL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电喷雾离子化源,选择性正离子反应监测.结果 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3.9~375.0 ng/mL和0.2~19.2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盐酸金刚烷胺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6.4%,94.9%和93.1%;日内RSD分别为2.6%,3.2%和4.1%;日间RSD分别为4.3%,5.4%和5.6%;低定量限为3.9 ng/mL,RSD为3.1%.马来酸氯苯那敏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9%,97.9%和101.8%;日内RSD分别为8.5%,8.0%和4.1%;日间RSD分别为6.9%,5.5%和5.6%;低定量限为0.2 ng/mL,RSD为1.7%.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聂朝霞;李健和;彭词艳;易利丹;曾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罗勒多糖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Shodex SB-804HQ凝胶色谱柱,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0.7%硫酸钠溶液(含0.02%叠氮化钠),柱温为35℃,流速为0.5 mL/min.结果 6批样品的重均分子量分布在80 000-100 000之间,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论 试验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作者:吕雯;马迅;丁锐;周长明;纪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客户关系管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其在制药企业的正确应用可提高企业销售额、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制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制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作者:葛凌飞;钟素艳;刘迎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单味大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5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未达到外科手术治疗指征的)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以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大黄6~10 g,水煎15 min,取汁150 mL分2~3次口服,连用1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颅内血肿大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血肿吸收体积变化亦较时照组明显(P<0.01).结论 大黄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症状,且可促进脑血肿的吸收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封茂燕;李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国药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妥之处,为相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医疗机构在廉价基本药物供应中出现的短缺现象,从医药体制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 与结论现行医药体制存在诸多问题,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上都要突出其特殊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药品要有有剐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政策,才能有效保障供给.
作者:解庆东;姚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上报的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情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口服给药所占比例大.不良反应中涉及多的系统为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评价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荆常锋;刘心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渐增多的、凶险的妊娠期并发症,如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诊断和治疗,很可能对孕产妇的健康和胎儿或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归纳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降低妊娠期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
作者:李艳;周莹;郭旭日;傅凌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对住院老年痴呆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老年痴呆便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20 mL/次、每日3次,对照组60例口服大黄苏打片4片/次、每日3次,连续用药2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时照组的81.67%(P<0.05).结论 芪蓉润肠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便药,对住院老年痴呆便秘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加强护理指导,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春萌;毛新玲;郑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咳嗽、咳痰,肺部体征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儿科同一时期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97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泵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穴位敷贴于膻中、天突、肺俞穴治疗,每日12 h.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测血清TNF-α,IL-1β,LTB4含量.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咳嗽和肺部罗音量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咳痰量化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1β,LTB4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LTB4水平有关.
作者:项志凤;陈建权;郑秀环;孟宪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参附组、对照组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参附组在获取供肝前经腰静脉灌注参附注射液(2mL/100 g),对照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模型组不予处理.光镜观察术后180 min肝脏病理学变化.分别于肝移植完成后0,60,180 min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 再灌注180 min后,参附组病理损害程度较对照组和模型组轻;再灌注60 min和180 min后,参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通过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陈波;赖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牛黄宁宫片和小剂量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0周.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69%,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芳;陈统献;褚文浩;鲍佑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15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与结论鹿瓜多肽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文杰;李小云;范雪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中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近年来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的体会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应树立正确的认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作者:罗贤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