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目的 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医院自发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者154例.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4.29%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可影响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等全身各个系统;涉及可疑药品12类93种,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51.15%),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高达7种;发生于给药开始即刻至给药282 d后,部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如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总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 了解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有针对性地观察监测,有助于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苏颖杰;崔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4种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以供临床选用有效、经济的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查阅文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425例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A组92例口服蓝芩口服液,B组60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C组73例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D组200例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1周.结果 4组总有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药品成本3个方面均数比较有差异.结论 4种用药方案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应用.
作者:赵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4周;对照组35例予常规治疗,疗程4周.治疗过程复查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B超,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陈函清;金冠福;潘邦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确诊患儿126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甲组和己组.两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酌情使用抗生素.甲组使用更昔洛韦5 mg/(kg·次),每12 h给药1次;乙组使用更昔洛韦10 mg/(kg·次),每天1次.结果 甲组热程、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异形淋巴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乙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1周后,甲组总有效率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感染的疗效不同,以分次给药效果较好.
作者:芦珊珊;于庆坤;阚淑月;郑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抑郁症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的64.5%和88.5%(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200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硝唑500mg/次、每日2次口服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征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奥硝唑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利军;施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并综合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登革热有效率均为90%以上,不良反应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疗效肯定,相对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焕文;董玲英;陆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4,平均剂量为64.3 mg/d)与利培酮组(n=45,平均剂量为3.8 mg/d),均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分别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8周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催乳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齐拉西酮不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而利培酮有较强的致催乳素升高作用.
作者:李巧;张婷;马备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口服4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0%和87.30%,显效率分别为21.05%和36.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反应减轻;对照组无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陆建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经CT和/或MRI证实有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1~2次,每次2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天2~4次,再加静脉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结果 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与甘露醇相比,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更有效.
作者:余红丽;陈奇翰;吴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用于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宫缩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为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控制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相似,但盐酸利托君起效时间更短,能更快地控制病情且耐受性好,显示出一定优势.
作者:赵赛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48例)单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 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为(3.8±0.7)d,对照组为(4.1±0.5)d,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缓解咳嗽时间为(4.3±2.3)d,优于对照组的(7.5±2.7)d(P<0.05);治疗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5.2±1.6)d,对照组为(5.8±1.7)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为(7.7±2.1)d,对照组为(9.3±2,4)d,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吸入治疗可显著缓解患儿咳嗽等症状,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并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陈俊国;吴鸣;朱慧仙;缪末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氟胞嘧啶片溶出度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通过对不同方法、转速、溶出介质的选择,确定氟胞嘧啶片的溶出度方法.结果 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C第二法,以水1 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温度为(37±0.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76 nm.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氟胞嘧啶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作者:王小兵;刘艳;郑静;徐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金钱草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digy ODS3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am,柱温为30℃.结果 槲皮素质量浓度在10.4~1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0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金钱草颗粒的含量.
作者:谭忠谋;韦建乔;蒙露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每周定期口服福善美70 mg.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骨痛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91.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 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增加骨密度、缓解骨痛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史海;陈元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加至160mg/d,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4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3项左心室肥厚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郭锦丽;冯雅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催醒药物盐酸纳美芬0.2 μg/kg进行催醒,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监测催醒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催醒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纳美芬在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对患者催醒,10 min内催醒者有31例,在30 min内总催醒率为94.00%;对照组10 min内催醒者14例,30 min内总催醒率为62.00%.两组总催醒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均未作特殊处理,均在几分钟内自动消失.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安全地应用于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催醒.
作者:吕雄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碘海醇的显影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53例静脉肾盂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方法、显影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显影效果为甲级片48例(90.57%),乙级片4例(7.55%),丙级片1例(1.89%);出现毒副反应者25例(47.17%),其中出现第一、二级副反应者分别为22例(41.51%)和3例(5.66%),无第三级、第四级副反应.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以碘海醇为显影剂,显影效果良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巨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