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关键词:糖尿病, 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摘要: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常用、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40例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诊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于麻醉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观察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在术前有所升高,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缓慢下降并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脉搏血氧饱和度则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肢体活动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手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励玲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4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分为原发组和耐药组.采用吉西他滨(GEM)、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联合治疗;若患者有心脏病或临床有心电图异常,将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改为米托蒽醌(MIT).结果 原发组治疗有效率为35.29%,明显低于继发组的41.94%(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39.58%,比Polyzos研究结果的33.33%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olyzos组(P<0.05).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对治疗继发的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同类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水肿48例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经CT和/或MRI证实有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1~2次,每次2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天2~4次,再加静脉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结果 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与甘露醇相比,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更有效.

    作者:余红丽;陈奇翰;吴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恩替卡韦分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恩替卡韦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001~6.006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00%(RSD=0.0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冀满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6例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确诊患儿126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甲组和己组.两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酌情使用抗生素.甲组使用更昔洛韦5 mg/(kg·次),每12 h给药1次;乙组使用更昔洛韦10 mg/(kg·次),每天1次.结果 甲组热程、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异形淋巴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乙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1周后,甲组总有效率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感染的疗效不同,以分次给药效果较好.

    作者:芦珊珊;于庆坤;阚淑月;郑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30例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分量表(CGI-CI)评定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A和CGI-G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GI-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用后不仅抗焦虑作用良好,而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月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垂体后叶素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50例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经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 mg,行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12 IU;对照组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12 IU,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12 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24 h出血量研究组平均为285.4 mL,对照组平均为372.8 m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垂体后叶素能改善产后宫缩乏力,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术后大出血.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60例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剂量0.5%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并探讨合适的剂量.方法 将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A组5 mg,B组7.5 mg,C组10 mg;硬膜外向头侧留管3.5 cm,每3 min测定一次脊麻平面,15 min后未至T6者硬膜外每3 min注入2%利多卡因5 mL至平面达T6.观察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5 min后血压变化,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3组麻醉效果、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观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娩出后5 min,3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3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新生儿娩出后1至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生率C组多于A组和B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0.5%重比重布比卡因5 mg和7.5mg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较合适.

    作者:王少华;丁朝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3例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口服4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0%和87.30%,显效率分别为21.05%和36.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反应减轻;对照组无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陆建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含银离子敷料治疗2-3级糖尿病足溃疡42例

    目的 观察舍银离子敷料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诊断符合糖尿病足2-3级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将血糖强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治疗组采用慷舒灵凝胶隔天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无菌凡士林每天换药1次,两组均观察30 d.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含银离子敷料的使用,可减少换药次数,加强抗菌作用,促进肉芽生长,加快溃疡愈合,节约住院费用,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作者:刘仁海;高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孕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3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56.4±55.9)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87.1±124.2)mL;用药后出现呕吐2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应文晨;孙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托品治疗急性灭多威中毒30例

    目的 观察阿托品治疗急性灭多威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30例灭多威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并行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后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及洗胃,并给予阿托品及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后28例患者急性胆碱能兴奋的症状和体征或危象逐渐减轻和消失,2例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结论 急性灭多威中毒可用足量阿托品治疗,且疗效显著.

    作者:黄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4种联合用药方案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4种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以供临床选用有效、经济的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查阅文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425例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A组92例口服蓝芩口服液,B组60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C组73例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D组200例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1周.结果 4组总有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药品成本3个方面均数比较有差异.结论 4种用药方案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应用.

    作者:赵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16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 16例产妇均痊愈出院,经阴道分娩6例(含引产4例),剖宫产10例,取得了良好妊娠结局.结论 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对母婴监测,重视病情观察和护理,产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

    作者:江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身酶解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43例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产妇86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产妇经系统检查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分别达76.74%和93.02%;干预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达88.37%),而剖宫产率则明显下降(仅11.63%);干预组产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亦有所减少(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改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和缩短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碘海醇用于静脉肾盂造影诊断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碘海醇的显影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53例静脉肾盂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方法、显影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显影效果为甲级片48例(90.57%),乙级片4例(7.55%),丙级片1例(1.89%);出现毒副反应者25例(47.17%),其中出现第一、二级副反应者分别为22例(41.51%)和3例(5.66%),无第三级、第四级副反应.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以碘海醇为显影剂,显影效果良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巨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检室在医院药学中的职能及功能拓展

    目的 拓展医院药检室的职能.方法 综合分析探讨医院药检室的主要职能和功能拓展.结果 药检室的职能正从对自制制剂的质量控制扩大到对全院药品质量监督,从与各临床科室交流制剂问题到临床药学,从单一化工作到开展新制剂、新剂型等方面的科研研究.结论 药检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发展计划,在医院药学服务中发挥作用.

    作者:唐辉;赵雪梅;迟延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600例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宫颈物理治疗或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锥切术后患者1 200例,以仅用甲硝唑栓的患者(600例)为时照组,以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的600例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中宫颈管增生的患者为18例,发生率为3.00%,临床表现为颈管处组织呈鲜红色、水肿,稍高于宫颈表面,用力触压可有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轻度下坠感.对照组中宫颈管增生的患者为158例,发生率为26.3%.治疗组中发生宫颈粘连狭窄患者5例(0.83%),对照组22例(3.6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宫颈管增生和宫颈粘连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顾小红;李正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