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赛飞
目的 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医院自发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者154例.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4.29%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可影响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等全身各个系统;涉及可疑药品12类93种,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51.15%),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高达7种;发生于给药开始即刻至给药282 d后,部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如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总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 了解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有针对性地观察监测,有助于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苏颖杰;崔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哈巴苷含量.方法 将鲜玄参自然晾晒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哈巴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哈巴苷含量远高于自然晒干和烘箱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 微波真空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哈巴苷等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率.
作者:颜春潮;洪伟;梁晨;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优选界面聚合法制备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得的纳米囊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68.5 nm,包封率达83.7%.结论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制备工艺简单,优选的处方较好,所制得的微囊粒径小、分布窄,该工艺可行.
作者:吴柱;李建明;肖海英;马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加替沙星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随访6个月,治疗组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3%.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寿飞燕;汪洪明;胡良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功能丧失.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骨关节炎疾病改善药物,近几年来很受关注.该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硫酸氨基葡萄糖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用于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宫缩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为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控制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相似,但盐酸利托君起效时间更短,能更快地控制病情且耐受性好,显示出一定优势.
作者:赵赛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200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硝唑500mg/次、每日2次口服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征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奥硝唑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利军;施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金钱草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digy ODS3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am,柱温为30℃.结果 槲皮素质量浓度在10.4~1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0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金钱草颗粒的含量.
作者:谭忠谋;韦建乔;蒙露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0年至2011年间诊治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栓剂)阴道上药,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注射液2.5 U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足月妊娠的引产过程中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贝普生栓剂),可有效提高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并取得良好的引产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赖唐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选择代表复方关键配伍关系的红花-甘草(君-使)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甘草对红花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揭示复方中使药调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方法 以三氯乙酸沉淀法去除血浆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以DAS 2.0软件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配伍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配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明显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减小.结论 甘草促进红花的吸收和消除为其发挥调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骆晶;王晓雯;杨凌鉴;陈向梅;王世祥;彭宁;刘勤社;郑晓晖;李联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常用、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作者:张巧真;宋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催醒药物盐酸纳美芬0.2 μg/kg进行催醒,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监测催醒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催醒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纳美芬在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对患者催醒,10 min内催醒者有31例,在30 min内总催醒率为94.00%;对照组10 min内催醒者14例,30 min内总催醒率为62.00%.两组总催醒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均未作特殊处理,均在几分钟内自动消失.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安全地应用于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催醒.
作者:吕雄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6 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乐敏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分为原发组和耐药组.采用吉西他滨(GEM)、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联合治疗;若患者有心脏病或临床有心电图异常,将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改为米托蒽醌(MIT).结果 原发组治疗有效率为35.29%,明显低于继发组的41.94%(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39.58%,比Polyzos研究结果的33.33%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olyzos组(P<0.05).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对治疗继发的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同类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抑郁症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的64.5%和88.5%(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经CT和/或MRI证实有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1~2次,每次2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天2~4次,再加静脉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结果 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与甘露醇相比,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更有效.
作者:余红丽;陈奇翰;吴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加至160mg/d,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4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3项左心室肥厚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郭锦丽;冯雅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