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专科医院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张巧真;宋伟明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应用分析,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日用药金额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孕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3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56.4±55.9)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87.1±124.2)mL;用药后出现呕吐2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应文晨;孙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解偶联蛋白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临床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与分布,并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3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2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解偶联蛋白2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在永;戴纪刚;闵家新;蒋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60例

    目的 观察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每周定期口服福善美70 mg.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骨痛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91.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 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增加骨密度、缓解骨痛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史海;陈元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静脉滴注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2例

    由于紫杉醇抗肿瘤谱广、治疗指数高,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随着应用的广泛,过敏反应尤其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我院所用紫杉醇为注射液,现就作者近十年来遇到的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应用紫杉醇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明;李丽静;李丹;马子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银杏内酯B滴丸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 优选银杏内酯B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适宜的基质、滴制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药物与基质比;以外观质量和丸重变异系数、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优选佳制备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A3B1C3D2,即基质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为1:1,料液温度为80℃,冷却液温度为15℃,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所制得滴丸的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1.87%,平均崩解时限为4.5min.结论 滴丸外观质量好,丸形圆整、粒度均匀、色泽均一、硬度好;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成品率高,质量易控.

    作者:王雷;朱光宇;陈卫东;王念;吴勇;汪电雷;汪宁;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次、大剂量连用2次和常规剂量3种方法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惠儿55例,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观察1组(20例)予1.0 g/(kg·d)×1 d,观察2组(15例)予1.0 g/(kg·d)×2 d,对照组(20例)予常规剂量0.4 g/(kg·d)×5 d.3组均联合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1.5 mg/kg、每12 h给药1次,3~5 d后改醋酸泼尼松片1~2 mg/(kg·d)分次口服.观察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对照组血小板上升至安全范围快(P<0.05),达正常范围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少(P<0.05).观察1组及观察2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单次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大剂量连用2次的疗效相当,比使用常规剂量的血小板提升速度快,可使患儿早脱离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燕;岳艳玲;冯海英;张蕾;孔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胆排导片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利胆排导片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mid×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结果 栀子苷质量浓度在15.01~75.0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8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利胆排导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4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分为原发组和耐药组.采用吉西他滨(GEM)、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联合治疗;若患者有心脏病或临床有心电图异常,将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改为米托蒽醌(MIT).结果 原发组治疗有效率为35.29%,明显低于继发组的41.94%(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39.58%,比Polyzos研究结果的33.33%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olyzos组(P<0.05).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对治疗继发的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同类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720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I类切口手术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2%,使用多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抗菌药物的669病例中,术前0.5~2 h给药的146例(21.82%),术后用药时间不大于2 d的230例(34.38%),联合用药比例达21.15%.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不合适、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物存在不合理,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龙锐;龙宁;姚高琼;朱深银;杨佳丹;邱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治疗,治疗组给予1:2服奥替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00%,治疗组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伟莉;杨上文;练庆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法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并综合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登革热有效率均为90%以上,不良反应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疗效肯定,相对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焕文;董玲英;陆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62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及超声诊断确诊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每次口服50mg,每天2次,连用5 d;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传统清宫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超声复查宫内异常占位恢复至正常或显著缩小51例,总有效率为82.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服药期间无腹痛,不良反应较轻,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手术后腹痛显著,创伤痛苦大,继发感染率较高,抗生素使用率高,有宫腔粘连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有效、安全、方法简单,值得选用.

    作者:刘景霞;俞碧霞;陆燕珍;沈春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48例)单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 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为(3.8±0.7)d,对照组为(4.1±0.5)d,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缓解咳嗽时间为(4.3±2.3)d,优于对照组的(7.5±2.7)d(P<0.05);治疗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5.2±1.6)d,对照组为(5.8±1.7)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为(7.7±2.1)d,对照组为(9.3±2,4)d,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吸入治疗可显著缓解患儿咳嗽等症状,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并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陈俊国;吴鸣;朱慧仙;缪末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水肿48例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经CT和/或MRI证实有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1~2次,每次2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天2~4次,再加静脉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结果 试验组在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与甘露醇相比,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更有效.

    作者:余红丽;陈奇翰;吴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43例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产妇86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产妇经系统检查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分别达76.74%和93.02%;干预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达88.37%),而剖宫产率则明显下降(仅11.63%);干预组产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亦有所减少(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改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和缩短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4,平均剂量为64.3 mg/d)与利培酮组(n=45,平均剂量为3.8 mg/d),均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分别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8周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催乳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齐拉西酮不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而利培酮有较强的致催乳素升高作用.

    作者:李巧;张婷;马备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60例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剂量0.5%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并探讨合适的剂量.方法 将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A组5 mg,B组7.5 mg,C组10 mg;硬膜外向头侧留管3.5 cm,每3 min测定一次脊麻平面,15 min后未至T6者硬膜外每3 min注入2%利多卡因5 mL至平面达T6.观察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5 min后血压变化,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3组麻醉效果、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观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娩出后5 min,3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3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新生儿娩出后1至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生率C组多于A组和B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0.5%重比重布比卡因5 mg和7.5mg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较合适.

    作者:王少华;丁朝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碘海醇用于静脉肾盂造影诊断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碘海醇的显影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53例静脉肾盂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方法、显影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显影效果为甲级片48例(90.57%),乙级片4例(7.55%),丙级片1例(1.89%);出现毒副反应者25例(47.17%),其中出现第一、二级副反应者分别为22例(41.51%)和3例(5.66%),无第三级、第四级副反应.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以碘海醇为显影剂,显影效果良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巨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