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怀美;周方勇;唐玲丽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口服4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0%和87.30%,显效率分别为21.05%和36.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反应减轻;对照组无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陆建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I类切口手术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2%,使用多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抗菌药物的669病例中,术前0.5~2 h给药的146例(21.82%),术后用药时间不大于2 d的230例(34.38%),联合用药比例达21.15%.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不合适、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物存在不合理,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龙锐;龙宁;姚高琼;朱深银;杨佳丹;邱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诊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于麻醉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观察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在术前有所升高,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缓慢下降并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脉搏血氧饱和度则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肢体活动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手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励玲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并综合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登革热有效率均为90%以上,不良反应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疗效肯定,相对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焕文;董玲英;陆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临床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与分布,并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3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2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解偶联蛋白2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在永;戴纪刚;闵家新;蒋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每周定期口服福善美70 mg.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骨痛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91.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 福善美联合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增加骨密度、缓解骨痛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史海;陈元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200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硝唑500mg/次、每日2次口服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征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奥硝唑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利军;施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抑郁症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的64.5%和88.5%(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紫杉醇抗肿瘤谱广、治疗指数高,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随着应用的广泛,过敏反应尤其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我院所用紫杉醇为注射液,现就作者近十年来遇到的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应用紫杉醇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明;李丽静;李丹;马子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作者:胡进;胡旻雷;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生理盐水100mL+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立止血1 kU肌肉注射、3次/d.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0mL+法莫替丁20 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云南白药0.5 g+冷开水20 mL口服,每4 h给药1次.以7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05%和36.84%,92.11%和78.9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迅速,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喜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用于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宫缩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为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控制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相似,但盐酸利托君起效时间更短,能更快地控制病情且耐受性好,显示出一定优势.
作者:赵赛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医院自发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者154例.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4.29%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可影响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等全身各个系统;涉及可疑药品12类93种,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51.15%),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高达7种;发生于给药开始即刻至给药282 d后,部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如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总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 了解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有针对性地观察监测,有助于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苏颖杰;崔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孕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3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56.4±55.9)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87.1±124.2)mL;用药后出现呕吐2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应文晨;孙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选择代表复方关键配伍关系的红花-甘草(君-使)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甘草对红花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揭示复方中使药调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方法 以三氯乙酸沉淀法去除血浆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以DAS 2.0软件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配伍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配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明显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减小.结论 甘草促进红花的吸收和消除为其发挥调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骆晶;王晓雯;杨凌鉴;陈向梅;王世祥;彭宁;刘勤社;郑晓晖;李联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治疗,治疗组给予1:2服奥替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00%,治疗组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伟莉;杨上文;练庆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200μg,吸入喘康速气雾剂0.5 mg,每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每次0.5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并记录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68例(85.00%),对照组显效34例(42.50%),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