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身酶解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关键词:自身酶解法, 黄芩,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常用、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治疗,治疗组给予1:2服奥替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00%,治疗组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伟莉;杨上文;练庆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精神专科医院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作者:张巧真;宋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43例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产妇86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产妇经系统检查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分别达76.74%和93.02%;干预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达88.37%),而剖宫产率则明显下降(仅11.63%);干预组产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亦有所减少(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改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和缩短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48例)单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 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为(3.8±0.7)d,对照组为(4.1±0.5)d,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缓解咳嗽时间为(4.3±2.3)d,优于对照组的(7.5±2.7)d(P<0.05);治疗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5.2±1.6)d,对照组为(5.8±1.7)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为(7.7±2.1)d,对照组为(9.3±2,4)d,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吸入治疗可显著缓解患儿咳嗽等症状,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并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陈俊国;吴鸣;朱慧仙;缪末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身酶解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作者:胡进;胡旻雷;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医院自发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者154例.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4.29%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可影响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等全身各个系统;涉及可疑药品12类93种,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51.15%),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高达7种;发生于给药开始即刻至给药282 d后,部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如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总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 了解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有针对性地观察监测,有助于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苏颖杰;崔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80例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200μg,吸入喘康速气雾剂0.5 mg,每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每次0.5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并记录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68例(85.00%),对照组显效34例(42.50%),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检室在医院药学中的职能及功能拓展

    目的 拓展医院药检室的职能.方法 综合分析探讨医院药检室的主要职能和功能拓展.结果 药检室的职能正从对自制制剂的质量控制扩大到对全院药品质量监督,从与各临床科室交流制剂问题到临床药学,从单一化工作到开展新制剂、新剂型等方面的科研研究.结论 药检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发展计划,在医院药学服务中发挥作用.

    作者:唐辉;赵雪梅;迟延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4种联合用药方案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4种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以供临床选用有效、经济的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查阅文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425例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A组92例口服蓝芩口服液,B组60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C组73例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D组200例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1周.结果 4组总有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药品成本3个方面均数比较有差异.结论 4种用药方案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应用.

    作者:赵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16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 16例产妇均痊愈出院,经阴道分娩6例(含引产4例),剖宫产10例,取得了良好妊娠结局.结论 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对母婴监测,重视病情观察和护理,产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

    作者:江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解偶联蛋白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临床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与分布,并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3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2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解偶联蛋白2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在永;戴纪刚;闵家新;蒋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工艺优选

    目的 优选界面聚合法制备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得的纳米囊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68.5 nm,包封率达83.7%.结论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制备工艺简单,优选的处方较好,所制得的微囊粒径小、分布窄,该工艺可行.

    作者:吴柱;李建明;肖海英;马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消片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

    目的 初步建立妇炎消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消片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 1~0.476 0 μg和0.082 4~1.030 0 μg,平均回收率为98.89%和99.01%,RSD分另4为0.78%和1.0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宁颖;潘琼;桂洪芹;黄花红;张朝晨;赵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4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分为原发组和耐药组.采用吉西他滨(GEM)、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联合治疗;若患者有心脏病或临床有心电图异常,将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改为米托蒽醌(MIT).结果 原发组治疗有效率为35.29%,明显低于继发组的41.94%(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39.58%,比Polyzos研究结果的33.33%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olyzos组(P<0.05).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对治疗继发的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同类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200例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抑郁症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的64.5%和88.5%(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