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哈巴苷含量分析

颜春潮;洪伟;梁晨;聂诗明

关键词:玄参, 干燥工艺, 哈巴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哈巴苷含量.方法 将鲜玄参自然晾晒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哈巴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哈巴苷含量远高于自然晒干和烘箱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 微波真空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哈巴苷等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常用、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720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I类切口手术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2%,使用多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抗菌药物的669病例中,术前0.5~2 h给药的146例(21.82%),术后用药时间不大于2 d的230例(34.38%),联合用药比例达21.15%.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不合适、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物存在不合理,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龙锐;龙宁;姚高琼;朱深银;杨佳丹;邱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碘海醇用于静脉肾盂造影诊断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碘海醇的显影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53例静脉肾盂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方法、显影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显影效果为甲级片48例(90.57%),乙级片4例(7.55%),丙级片1例(1.89%);出现毒副反应者25例(47.17%),其中出现第一、二级副反应者分别为22例(41.51%)和3例(5.66%),无第三级、第四级副反应.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以碘海醇为显影剂,显影效果良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巨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5例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6 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乐敏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作者:胡进;胡旻雷;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银杏内酯B滴丸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 优选银杏内酯B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适宜的基质、滴制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药物与基质比;以外观质量和丸重变异系数、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优选佳制备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A3B1C3D2,即基质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为1:1,料液温度为80℃,冷却液温度为15℃,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所制得滴丸的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1.87%,平均崩解时限为4.5min.结论 滴丸外观质量好,丸形圆整、粒度均匀、色泽均一、硬度好;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成品率高,质量易控.

    作者:王雷;朱光宇;陈卫东;王念;吴勇;汪电雷;汪宁;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肝肾综合征35例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4周;对照组35例予常规治疗,疗程4周.治疗过程复查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B超,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肝肾功能及腹腔积液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陈函清;金冠福;潘邦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次、大剂量连用2次和常规剂量3种方法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惠儿55例,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观察1组(20例)予1.0 g/(kg·d)×1 d,观察2组(15例)予1.0 g/(kg·d)×2 d,对照组(20例)予常规剂量0.4 g/(kg·d)×5 d.3组均联合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1.5 mg/kg、每12 h给药1次,3~5 d后改醋酸泼尼松片1~2 mg/(kg·d)分次口服.观察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对照组血小板上升至安全范围快(P<0.05),达正常范围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少(P<0.05).观察1组及观察2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单次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大剂量连用2次的疗效相当,比使用常规剂量的血小板提升速度快,可使患儿早脱离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燕;岳艳玲;冯海英;张蕾;孔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30例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分量表(CGI-CI)评定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A和CGI-G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GI-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用后不仅抗焦虑作用良好,而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月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62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及超声诊断确诊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每次口服50mg,每天2次,连用5 d;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传统清宫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超声复查宫内异常占位恢复至正常或显著缩小51例,总有效率为82.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服药期间无腹痛,不良反应较轻,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手术后腹痛显著,创伤痛苦大,继发感染率较高,抗生素使用率高,有宫腔粘连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有效、安全、方法简单,值得选用.

    作者:刘景霞;俞碧霞;陆燕珍;沈春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200例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抑郁症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均高于对照组的64.5%和88.5%(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恩替卡韦分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恩替卡韦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001~6.006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00%(RSD=0.0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冀满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50例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催醒药物盐酸纳美芬0.2 μg/kg进行催醒,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监测催醒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催醒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纳美芬在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对患者催醒,10 min内催醒者有31例,在30 min内总催醒率为94.00%;对照组10 min内催醒者14例,30 min内总催醒率为62.00%.两组总催醒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均未作特殊处理,均在几分钟内自动消失.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安全地应用于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催醒.

    作者:吕雄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精神专科医院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作者:张巧真;宋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16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 16例产妇均痊愈出院,经阴道分娩6例(含引产4例),剖宫产10例,取得了良好妊娠结局.结论 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对母婴监测,重视病情观察和护理,产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

    作者:江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广东海风藤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广东海风藤的脂溶性部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78.33%,主要为T-杜松醇(18.195%)、8-杜松烯(11.485%)、α-没药醇(8.304%)和瓦伦烯(6.672%).结论 广东海风藤的挥发油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萜烯和萜醇.

    作者:焦豪妍;刘瑶;汤庆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58例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200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硝唑500mg/次、每日2次口服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征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奥硝唑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利军;施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