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文晨;孙文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医院开展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创面未做任何处理)和观察组(创面涂抹医用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以及药物过敏或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结合B超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都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也没有出现药物过敏或异物排斥反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粘连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观察组同步移动的比例为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说明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透明质酸钠能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粘连,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磊;何贞萍;李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宫颈物理治疗或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锥切术后患者1 200例,以仅用甲硝唑栓的患者(600例)为时照组,以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的600例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中宫颈管增生的患者为18例,发生率为3.00%,临床表现为颈管处组织呈鲜红色、水肿,稍高于宫颈表面,用力触压可有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轻度下坠感.对照组中宫颈管增生的患者为158例,发生率为26.3%.治疗组中发生宫颈粘连狭窄患者5例(0.83%),对照组22例(3.6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宫颈管增生和宫颈粘连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片联合甲硝唑栓预防宫颈管增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顾小红;李正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诊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于麻醉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观察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在术前有所升高,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缓慢下降并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脉搏血氧饱和度则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肢体活动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手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励玲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产妇86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产妇经系统检查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分别达76.74%和93.02%;干预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达88.37%),而剖宫产率则明显下降(仅11.63%);干预组产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亦有所减少(P>0.05).讨论护理干预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引产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改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和缩短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剂量0.5%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并探讨合适的剂量.方法 将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A组5 mg,B组7.5 mg,C组10 mg;硬膜外向头侧留管3.5 cm,每3 min测定一次脊麻平面,15 min后未至T6者硬膜外每3 min注入2%利多卡因5 mL至平面达T6.观察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5 min后血压变化,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3组麻醉效果、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观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娩出后5 min,3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3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新生儿娩出后1至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生率C组多于A组和B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0.5%重比重布比卡因5 mg和7.5mg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较合适.
作者:王少华;丁朝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次、大剂量连用2次和常规剂量3种方法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惠儿55例,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观察1组(20例)予1.0 g/(kg·d)×1 d,观察2组(15例)予1.0 g/(kg·d)×2 d,对照组(20例)予常规剂量0.4 g/(kg·d)×5 d.3组均联合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1.5 mg/kg、每12 h给药1次,3~5 d后改醋酸泼尼松片1~2 mg/(kg·d)分次口服.观察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对照组血小板上升至安全范围快(P<0.05),达正常范围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少(P<0.05).观察1组及观察2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单次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大剂量连用2次的疗效相当,比使用常规剂量的血小板提升速度快,可使患儿早脱离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燕;岳艳玲;冯海英;张蕾;孔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加替沙星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随访6个月,治疗组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3%.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寿飞燕;汪洪明;胡良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催醒药物盐酸纳美芬0.2 μg/kg进行催醒,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监测催醒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催醒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纳美芬在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对患者催醒,10 min内催醒者有31例,在30 min内总催醒率为94.00%;对照组10 min内催醒者14例,30 min内总催醒率为62.00%.两组总催醒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均未作特殊处理,均在几分钟内自动消失.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安全地应用于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催醒.
作者:吕雄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诊断中常用的显影剂碘海醇的显影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53例静脉肾盂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方法、显影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显影效果为甲级片48例(90.57%),乙级片4例(7.55%),丙级片1例(1.89%);出现毒副反应者25例(47.17%),其中出现第一、二级副反应者分别为22例(41.51%)和3例(5.66%),无第三级、第四级副反应.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以碘海醇为显影剂,显影效果良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巨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哈巴苷含量.方法 将鲜玄参自然晾晒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哈巴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哈巴苷含量远高于自然晒干和烘箱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 微波真空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哈巴苷等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率.
作者:颜春潮;洪伟;梁晨;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分量表(CGI-CI)评定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A和CGI-G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GI-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用后不仅抗焦虑作用良好,而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月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初步建立妇炎消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消片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 1~0.476 0 μg和0.082 4~1.030 0 μg,平均回收率为98.89%和99.01%,RSD分另4为0.78%和1.0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宁颖;潘琼;桂洪芹;黄花红;张朝晨;赵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200μg,吸入喘康速气雾剂0.5 mg,每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每次0.5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并记录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68例(85.00%),对照组显效34例(42.50%),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常用、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用于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宫缩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为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控制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相似,但盐酸利托君起效时间更短,能更快地控制病情且耐受性好,显示出一定优势.
作者:赵赛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孕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3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56.4±55.9)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87.1±124.2)mL;用药后出现呕吐2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应文晨;孙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优选界面聚合法制备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得的纳米囊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68.5 nm,包封率达83.7%.结论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制备工艺简单,优选的处方较好,所制得的微囊粒径小、分布窄,该工艺可行.
作者:吴柱;李建明;肖海英;马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利胆排导片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mid×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结果 栀子苷质量浓度在15.01~75.0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8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利胆排导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