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3例

陆建宏

关键词:尼莫地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口服4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0%和87.30%,显效率分别为21.05%和36.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反应减轻;对照组无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3例静脉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防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静脉化学治疗患者药物外渗的防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23例静脉化学治疗药物外渗患者均给予局部冰敷和局部封闭治疗,并加强护理指导,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3例患者中,19例(82.61%)未造成伤害,4例(17.39%)1个月后局部皮肤出现1.5 cm大小的瘢痕.结论 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化学治疗药物的外渗.

    作者:俞亚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地诺前列酮栓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60例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0年至2011年间诊治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栓剂)阴道上药,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注射液2.5 U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足月妊娠的引产过程中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贝普生栓剂),可有效提高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并取得良好的引产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赖唐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解偶联蛋白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临床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与分布,并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3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约是癌旁正常组织的2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解偶联蛋白2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解偶联蛋白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在永;戴纪刚;闵家新;蒋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30例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加替沙星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随访6个月,治疗组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3%.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寿飞燕;汪洪明;胡良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4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分为原发组和耐药组.采用吉西他滨(GEM)、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联合治疗;若患者有心脏病或临床有心电图异常,将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改为米托蒽醌(MIT).结果 原发组治疗有效率为35.29%,明显低于继发组的41.94%(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39.58%,比Polyzos研究结果的33.33%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olyzos组(P<0.05).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对治疗继发的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上皮性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同类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4种联合用药方案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4种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以供临床选用有效、经济的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查阅文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425例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A组92例口服蓝芩口服液,B组60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C组73例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D组200例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1周.结果 4组总有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药品成本3个方面均数比较有差异.结论 4种用药方案各有优缺点,应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应用.

    作者:赵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6例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确诊患儿126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甲组和己组.两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酌情使用抗生素.甲组使用更昔洛韦5 mg/(kg·次),每12 h给药1次;乙组使用更昔洛韦10 mg/(kg·次),每天1次.结果 甲组热程、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异形淋巴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乙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1周后,甲组总有效率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感染的疗效不同,以分次给药效果较好.

    作者:芦珊珊;于庆坤;阚淑月;郑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60例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剂量0.5%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并探讨合适的剂量.方法 将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A组5 mg,B组7.5 mg,C组10 mg;硬膜外向头侧留管3.5 cm,每3 min测定一次脊麻平面,15 min后未至T6者硬膜外每3 min注入2%利多卡因5 mL至平面达T6.观察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5 min后血压变化,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3组麻醉效果、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观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娩出后5 min,3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3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新生儿娩出后1至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生率C组多于A组和B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用量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0.5%重比重布比卡因5 mg和7.5mg脊麻复合硬膜外少量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较合适.

    作者:王少华;丁朝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精神专科医院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作者:张巧真;宋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钱草颗粒中槲皮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钱草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digy ODS3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am,柱温为30℃.结果 槲皮素质量浓度在10.4~1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0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金钱草颗粒的含量.

    作者:谭忠谋;韦建乔;蒙露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住院部各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别对其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但所占百分比逐年下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用量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大.结论 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总量以及用途等均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作者:肖廷英;徐文芳;李川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广东海风藤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广东海风藤的脂溶性部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78.33%,主要为T-杜松醇(18.195%)、8-杜松烯(11.485%)、α-没药醇(8.304%)和瓦伦烯(6.672%).结论 广东海风藤的挥发油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萜烯和萜醇.

    作者:焦豪妍;刘瑶;汤庆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治疗,治疗组给予1:2服奥替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00%,治疗组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伟莉;杨上文;练庆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作者:胡进;胡旻雷;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3例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口服4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40%和87.30%,显效率分别为21.05%和36.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反应减轻;对照组无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陆建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工艺优选

    目的 优选界面聚合法制备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得的纳米囊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68.5 nm,包封率达83.7%.结论 云芝糖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制备工艺简单,优选的处方较好,所制得的微囊粒径小、分布窄,该工艺可行.

    作者:吴柱;李建明;肖海英;马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钠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30例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医院开展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创面未做任何处理)和观察组(创面涂抹医用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以及药物过敏或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结合B超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都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也没有出现药物过敏或异物排斥反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粘连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观察组同步移动的比例为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说明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透明质酸钠能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粘连,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磊;何贞萍;李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a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苓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 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作者:童荣生;李晋奇;彭成;邹静;张康;钟承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医院自发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者154例.15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4.29%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可影响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等全身各个系统;涉及可疑药品12类93种,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51.15%),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高达7种;发生于给药开始即刻至给药282 d后,部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如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总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 了解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有针对性地观察监测,有助于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苏颖杰;崔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5例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6 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乐敏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