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罗超华;龙亚秋;杨芳
目的 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使信息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在介绍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基础上,分析其优势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对药品信息管理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分析.结果与结论 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应结合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完善,充分发挥其优势,以进一步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谢晨;蔡周权;罗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大陆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诸方面进行比较,试图获取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原则、更新程序及其逻辑起点等进行分析,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规律,并作横向比较.结果 同文同种下的台湾技职教育与大陆几乎类似,但其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良好保存与推广,对职业观的理解、职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值得借鉴.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牢牢基于经济建设之需,方可培养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
作者:白锦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可行性,建立口服液微波灭菌的工艺路线.方法 采用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在10m长的隧道中,设定传输速度为3 m/min,微波功率为17.65 kW.结果 该工艺对各口服液产品均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及重现性.结论 微波干燥灭菌可用于口服液大生产应用中.
作者:康志英;连林生;符方非;张余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复方玄驹片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5种实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 采用常规法,经加收率预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小于70%,其余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大于70%.通过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供试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其回收率大于70%.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即可检出.结论 供试品细菌计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
作者:王建东;杨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立即肛门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h总出血量不低于400 mL有4例,对照组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1例,寒战2例.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服用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俞秋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和明确诊断后均进行西医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救治成功的比例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波可提高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旷明;蒋国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医院收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抗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有所提前(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有7例(14.58%)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仅1例(2.22%)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醋酸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但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何贞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对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瘦素、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2例接受托吡酯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并计算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 使用托吡酯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为(59.36±9.39)kg,(19.02±2.36)kg/m2,(1.25±0.38)mmoL/L,(4.13±1.10)mmol/L,(289.2±89.1 )mmol/L,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为(22.14±10.72)mg/mL和(8.48±2.18)×10-4,则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瘦素水平为(2.77±0.68)μg/L,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与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亦呈负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在以体重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进入方程(r2=0.27,P<0.001).结论 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会导致代谢改变,表现为体重和体重指数下降.在此过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瘦素则可能与此无关.
作者:关立峰;肖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微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中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国外文献报道,对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组成、成型工艺以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微乳给药系统能够提高水溶性差的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适合口服给药,方便患者服用.
作者:施昕磊;戴建锋;曹巧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红霉素肠溶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67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5)-乙腈(58∶42),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 140 g/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为0.2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红霉素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伍蓉;刘融融;万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报告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避免盲目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延缓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感染治愈率.方法 采用2009年至2010年医院检验科提供的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经分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后的实验数据报告,对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0年,医院分离出大肠埃希菌559株,居所有分离菌株数量之首;除了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阿米卡星和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以外,其他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很低甚至完全耐药,并且高于2006 - 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报告发布的数据.结论 随着抗生素大量及长时间的使用,尤其是第3代、第4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或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导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甚至产金属β-内酰胺酶(NDM -1)增加,耐药现象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作者:张利国;张卫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椒苯酮胺在不同制剂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椒苯酮胺在10%葡萄糖注射液(pH=4.4)、5%葡萄糖注射液(pH=4.8)、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3.9)和0.9%氯化钠注射液(pH=5.1)中的溶液澄清度、颜色、澄明度,并测定2,6,12,24h时含量变化.结果 本品在酸性液体中稳定,加入10%葡萄糖、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24 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品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不宜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
作者:李茹冰;杨向阳;李若冰;耿智毅;陈龙浩;万华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5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善宁微量泵持续泵入,B组给予国产醋酸奥曲肽微量泵持续泵入,C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54%,84.00%,81.1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92)%,(8.00±2.00)%,(15.09±1.8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0.07,13.71,2.16;善宁、国产醋酸奥曲肽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48.67,340.43.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翠英;王小华;宋慧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肠菌群检查用培养基的灵敏度,建立检出大肠菌群的佳试验条件.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大肠菌群检查法,在不同的大肠菌群检查用培养基中加入药品供试液和不同浓度的大肠埃希菌液,于不同的培养时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种大肠菌群检查用培养基的灵敏度各不相同,borth mediumE灵敏度高,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栋肉汤、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次之,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灵敏度低.结论 药品大肠菌群检查采用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的灵敏度高于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培养时间由24 h延长至48 h,可提高弱抑菌作用的药品控制菌的检出率.
作者:吴晓玲;廖燕萍;朱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夹竹桃麻素(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及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分流给药组、分流组,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左向右分流肺高血流肺高压大鼠模型,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WA%);体外培养模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2,7一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 DA)荧光探针标记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内皮中NO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分流组对比,分流给药组大鼠肺动脉压升高和肺血管重构情况明显改善,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X4蛋白的表达较分流组虽无明显减少,但细胞内ROS的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持续使用夹竹桃麻素干预,可使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ROS水平明显下降,从而拮抗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黄维佳;覃家锦;何巍;戴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腹泻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素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用甲醇提取后直接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32∶6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雷公藤酯甲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8.0 - 90.0 μg/mL(r =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2.20%,RSD为0.4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昆明山海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兴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4例口服乳癖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对照组60例口服乳癣消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奋勤;钱龙江;卜晓宇;梁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采用中药综合疗法,包括推拿、牵引、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包括推拿、牵引.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记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显著改善机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奚胜;胡顺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纳米硫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液相法合成纳米硫,以卡波姆940为主要基质制备纳米硫凝胶,采用pH检测、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方法控制凝胶质量,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合成的纳米硫粒径为50~80 nm.纳米硫凝胶在室温下均匀细腻,流动性较好,pH为6.5,其含量和稳定性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纳米硫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郭义明;马锋;郑建清;贾杰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