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膜包衣粉色差检测方法研究

邱湘龙;赵艳红;谢茛芩;王祖怡

关键词:薄膜包衣粉, 测色, 色差
摘要:目的 建立薄膜包衣粉的色差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测包衣片表面颜色、直接测包衣粉和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3种方法,用光谱光度计测色并比较其测试结果,从而确定佳测色方法.结果 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得到的色差值在合理范围之内.结论 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这一测色方法可应用于薄膜包衣粉色差的检测,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西曲酸酯生产中钯碳循环使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盐酸西曲酸酯生产中失活钯碳的活化方法.方法 将失活钯碳用2N盐酸浸泡,经甲醇回流后过滤,室温放置5d.结果 活化后的钯碳吸氢速度和吸氢量与新制备钯碳相当,可循环使用300余次.结论 此方法用于盐酸西曲酸酯生产,能大程度地延长钯碳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作者:宋宜志;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两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DL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发生.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且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刘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酯甲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用甲醇提取后直接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32∶6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雷公藤酯甲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8.0 - 90.0 μg/mL(r =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2.20%,RSD为0.4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昆明山海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兴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院门诊药房422例退药原因分析及建议

    目的 总结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0月医院退药处方422张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反应220张(52.13%),患者依从性差83张(19.67%),医生不合理用药等因素61张(14.46%),其他因素58张(13.74%).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7.00%)、儿科(19.90%)、妇诊科(17.53%).退药种类以抗菌药物、中成药为主.结论 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成药,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秦宇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看加快推进医院药学转型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的一些新规定对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展望医院药学的未来.方法 通过查阅《规定》中相关规定,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名称变化,使职责更加细化,定位更加明确,临床药师的职责亦更加突出和明确.结论 应广泛宣传并深入学习《规定》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卢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米硫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纳米硫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液相法合成纳米硫,以卡波姆940为主要基质制备纳米硫凝胶,采用pH检测、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方法控制凝胶质量,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合成的纳米硫粒径为50~80 nm.纳米硫凝胶在室温下均匀细腻,流动性较好,pH为6.5,其含量和稳定性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纳米硫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郭义明;马锋;郑建清;贾杰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方法 建立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和稳定性.结果 洛美沙星的大吸收波长为287 nm,质量浓度在1.2- 18.15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 =0.55%(n=5);地塞米松的大吸收波长为240nm,质量浓度在0.015 ~0.036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2.90% (n=5);制剂pH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即型凝胶空白基质的干扰.结论 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质量可控.

    作者:俞冰;刘志承;李东;温中明;陈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考察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利用离体肠管试验研究高良姜对正常肠管和痉挛肠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高良姜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可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潜伏期,提高疼痛反应阈值(P<0.05),并能显著抑制离体肠管运动(P<0.05).结论 高良姜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抑制离体肠管活动的作用.

    作者:韩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海星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多棘海盘车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多棘海盘车提取物正丁醇部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5-烯-3-醇(I)、丙二酸(Ⅱ)、一水合立方癸烷(Ⅲ)、乙酸钠(Ⅳ)、正壬烷(V)、麦角甾-7,9,22 -三烯-3-醇(Ⅵ).结论 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其余均为首次从海星纲动物中获得.

    作者:李岩;吴鹏;李平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肠安肠溶片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结肠安肠溶片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率和干膏中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5%,每次提取2次,溶剂量6倍,提取时间3h.结论 醇提法可用于黄柏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张叶明;刘玉梅;焦莹;金向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9例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天,莫沙必利5mg、3次/天,餐前30 min口服;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3次/天.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用胃镜复查评估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87%,优于对照组的84.61%( P<0.05);治疗组胃镜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优于对照组的82.05% (P <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林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波萃取原理及其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备的首要环节,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设备简单、提取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和试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为样品预处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微波萃取原理并系统介绍了微波萃取在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展望.实践表明,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可靠、快速、无毒的提取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作者:吴龙琴;李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炎115例

    目的 观察川芎嗓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完全缓解20例,基本缓解31例,有效3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4.78%.治疗组完全缓解40例,基本缓解43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肖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采用中药综合疗法,包括推拿、牵引、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包括推拿、牵引.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记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显著改善机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奚胜;胡顺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54例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 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前,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下降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P<0.01);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

    作者:王旭欣;贾云昀;王海霞;樊鸣镝;李亚红;王弘;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稳定试验.结果 佳工艺条件是以11%枸橼酸、8%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制备夏桑菊泡腾颗粒.结论 该工艺简便,制备的颗粒剂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严进;陈琼;宋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托吡酯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患者体重及相关代谢指标研究

    目的 探讨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对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瘦素、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2例接受托吡酯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并计算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 使用托吡酯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为(59.36±9.39)kg,(19.02±2.36)kg/m2,(1.25±0.38)mmoL/L,(4.13±1.10)mmol/L,(289.2±89.1 )mmol/L,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为(22.14±10.72)mg/mL和(8.48±2.18)×10-4,则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瘦素水平为(2.77±0.68)μg/L,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与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亦呈负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在以体重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进入方程(r2=0.27,P<0.001).结论 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会导致代谢改变,表现为体重和体重指数下降.在此过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瘦素则可能与此无关.

    作者:关立峰;肖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院药库药品贮藏条件调查分析

    目的 为保证药品质量和促进药品保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药库药品说明书贮藏项的内容要求进行登记、整理,将调查所得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现有药品1 015种,其中化学药品848种(占83.55%),中成药156种(占15.37%),生物制剂11种(占1.08%);药品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282种(占调查药品的27.78%),有湿度要求的733个(占72.22%),有光线要求的310个(占30.54%).结论 药品说明书贮藏项标注应全面、具体,好能有更具体的贮藏条件表述,以期使药品质量更有保障.

    作者:曹锦红;李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眠胶囊治疗神经衰弱320例

    目的 观察舒眠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0例确诊为神经衰弱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60例.研究组口服舒眠胶囊,每日2次,1次2粒;对照组口服地西泮每日3次,1次1片.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和9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症筛选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眠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疗效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可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芳;陈统献;褚文浩;鲍佑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庆市2010年至2011年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2010年至2011年发生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主体是医生,来源主体是医疗机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多;给药途径以注射剂静脉滴注常见;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多见.结论 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及报告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朱舒兵;唐晓红;刘晓岚;文强;杨延音;王泳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