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奚胜;胡顺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疗法, 推拿, 牵引, 功能锻炼, 中药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采用中药综合疗法,包括推拿、牵引、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包括推拿、牵引.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记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显著改善机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肝素钠软膏与贝复济联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60例

    目的 观察肝素钠软膏与贝复济联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肝素钠软膏和贝复济联合应用治疗创面,对照组用紫草纱条治疗创面,每日换药1次.结果 两组创面总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软膏与贝复济联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疗效确切,且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白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128例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立即肛门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h总出血量不低于400 mL有4例,对照组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1例,寒战2例.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服用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俞秋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采用中药综合疗法,包括推拿、牵引、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包括推拿、牵引.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记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显著改善机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奚胜;胡顺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院药库药品贮藏条件调查分析

    目的 为保证药品质量和促进药品保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药库药品说明书贮藏项的内容要求进行登记、整理,将调查所得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现有药品1 015种,其中化学药品848种(占83.55%),中成药156种(占15.37%),生物制剂11种(占1.08%);药品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282种(占调查药品的27.78%),有湿度要求的733个(占72.22%),有光线要求的310个(占30.54%).结论 药品说明书贮藏项标注应全面、具体,好能有更具体的贮藏条件表述,以期使药品质量更有保障.

    作者:曹锦红;李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分析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 在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效率.方法 应用HACCP的原理,分析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危害,总结预防措施.结果与结论 对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危害的分析,为找出关键控制点奠定了基础;对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对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陈芳;黄泰康;姚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米硫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纳米硫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液相法合成纳米硫,以卡波姆940为主要基质制备纳米硫凝胶,采用pH检测、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方法控制凝胶质量,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合成的纳米硫粒径为50~80 nm.纳米硫凝胶在室温下均匀细腻,流动性较好,pH为6.5,其含量和稳定性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纳米硫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郭义明;马锋;郑建清;贾杰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5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善宁微量泵持续泵入,B组给予国产醋酸奥曲肽微量泵持续泵入,C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54%,84.00%,81.1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92)%,(8.00±2.00)%,(15.09±1.8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0.07,13.71,2.16;善宁、国产醋酸奥曲肽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48.67,340.43.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翠英;王小华;宋慧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可行性,建立口服液微波灭菌的工艺路线.方法 采用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在10m长的隧道中,设定传输速度为3 m/min,微波功率为17.65 kW.结果 该工艺对各口服液产品均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及重现性.结论 微波干燥灭菌可用于口服液大生产应用中.

    作者:康志英;连林生;符方非;张余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变化

    目的 观察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后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照组用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计算血清内脏脂肪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药物干预前后BMI,WHR,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SBP,DBP,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OMA - IR的差异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内脏脂肪素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

    作者:郭皓宇;曾亚;王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痨净颗粒中枸橼酸含量

    目的 建立抗痨净颗粒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铵溶液(3∶97,用磷酸调pH至3.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结果 枸橼酸在质量浓度9~180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为1.6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抗痨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立冬;鲁金凤;金立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考察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利用离体肠管试验研究高良姜对正常肠管和痉挛肠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高良姜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可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潜伏期,提高疼痛反应阈值(P<0.05),并能显著抑制离体肠管运动(P<0.05).结论 高良姜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抑制离体肠管活动的作用.

    作者:韩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64例

    目的 观察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4例口服乳癖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对照组60例口服乳癣消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奋勤;钱龙江;卜晓宇;梁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炎115例

    目的 观察川芎嗓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完全缓解20例,基本缓解31例,有效3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4.78%.治疗组完全缓解40例,基本缓解43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肖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合欢花和合欢米中槲皮苷含量比较

    目的 建立测定合欢花和合欢米中槲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两者的槲皮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Extned -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 槲皮苷进样量在0.0576~1.440 μg( r=1.000 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1.58%(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经比较,合欢花和合欢米中槲皮苷的含量相近.

    作者:徐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大陆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诸方面进行比较,试图获取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原则、更新程序及其逻辑起点等进行分析,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规律,并作横向比较.结果 同文同种下的台湾技职教育与大陆几乎类似,但其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良好保存与推广,对职业观的理解、职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值得借鉴.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牢牢基于经济建设之需,方可培养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

    作者:白锦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看加快推进医院药学转型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的一些新规定对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展望医院药学的未来.方法 通过查阅《规定》中相关规定,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名称变化,使职责更加细化,定位更加明确,临床药师的职责亦更加突出和明确.结论 应广泛宣传并深入学习《规定》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卢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对我国医药代表概念的再界定

    目的 对我国医药代表的概念进行再界定.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支撑,以医药代表自身、医药企业及医院的需要为出发点,对我国医药代表概念进行再界定.结果和结论 我国的医药代表与国外医药代表相比,除了其本职工作外,还同时负责增加医药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药品销量的工作任务.

    作者:吉婉婉;陈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2年2月医院456例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门诊西药房中便民门诊退药处方数量多,占21.71%;抗生素类药品退药多,占35.36%.较常见的退药原因有7种,其中药品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多,占19.5%.结论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不可避免,但可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用药管理来降低退药率.

    作者:沈建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院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与评价

    目的 调查医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1年白内障手术患者300例,对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间、给药时机、切口愈合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围术期全身或局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全身用药共139例,包括应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5例,占17.99%;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51例,占36.6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3例,占38.1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10例,占7.19%.其中,术前2h以上给药者8例,占5.76%,仅术前0.5~2h给药1次者31例,占22.30%;术前给药1次,术后给药时间不低于24 h者67例,占48.20%;术后给药24~48 h者21例,占15.11%;术后给药时间不低于48 h者12例,占8.63%.术后用药时间长为6d,平均为2.4d.结论 眼科抗菌药物应用在药物选择、用药指征等方面把握准确.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术前给药时间不当、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等.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并强化医师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作者:潘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