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奋勤;钱龙江;卜晓宇;梁素芬
目的 总结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0月医院退药处方422张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反应220张(52.13%),患者依从性差83张(19.67%),医生不合理用药等因素61张(14.46%),其他因素58张(13.74%).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7.00%)、儿科(19.90%)、妇诊科(17.53%).退药种类以抗菌药物、中成药为主.结论 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成药,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秦宇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后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照组用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计算血清内脏脂肪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药物干预前后BMI,WHR,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SBP,DBP,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OMA - IR的差异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内脏脂肪素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
作者:郭皓宇;曾亚;王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红霉素肠溶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67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5)-乙腈(58∶42),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 140 g/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为0.2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红霉素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伍蓉;刘融融;万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粒25 m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消心痛,每次服用10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69%和36.5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7.31%和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降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口服降脂保肝方、每天2袋,对照组口服氟伐他汀钠40mg、每日晚饭后服用,均以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血脂、脂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降脂保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仲;刘亚静;安福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合欢花和合欢米中槲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两者的槲皮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Extned -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 槲皮苷进样量在0.0576~1.440 μg( r=1.000 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1.58%(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经比较,合欢花和合欢米中槲皮苷的含量相近.
作者:徐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腹泻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素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方法 建立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和稳定性.结果 洛美沙星的大吸收波长为287 nm,质量浓度在1.2- 18.15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 =0.55%(n=5);地塞米松的大吸收波长为240nm,质量浓度在0.015 ~0.036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2.90% (n=5);制剂pH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即型凝胶空白基质的干扰.结论 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质量可控.
作者:俞冰;刘志承;李东;温中明;陈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纳米硫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液相法合成纳米硫,以卡波姆940为主要基质制备纳米硫凝胶,采用pH检测、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方法控制凝胶质量,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合成的纳米硫粒径为50~80 nm.纳米硫凝胶在室温下均匀细腻,流动性较好,pH为6.5,其含量和稳定性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纳米硫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郭义明;马锋;郑建清;贾杰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2010年至2011年发生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主体是医生,来源主体是医疗机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多;给药途径以注射剂静脉滴注常见;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多见.结论 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及报告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朱舒兵;唐晓红;刘晓岚;文强;杨延音;王泳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采用中药综合疗法,包括推拿、牵引、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包括推拿、牵引.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记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显著改善机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奚胜;胡顺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贵细药材新型制假手法的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外观性状观察,以过金属探测仪和测定蔗糖含量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 发现有野山参、冬虫夏草、海马内插金属异物,野山参做芦及红参掺蔗糖等几种新型的制假手法.结论 这几种制假手法的鉴别方法,可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诸葛陇;殷红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备的首要环节,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设备简单、提取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和试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为样品预处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微波萃取原理并系统介绍了微波萃取在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展望.实践表明,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可靠、快速、无毒的提取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作者:吴龙琴;李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以及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RBC)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2hBG和TC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BUN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RBC聚集指数明显降低,RBC变形指数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含量、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明显降低,RBC变形指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生化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秋亚;王红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立即肛门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U.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h总出血量不低于400 mL有4例,对照组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1例,寒战2例.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服用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俞秋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祖师麻叶中祖师麻甲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Ultrasphere C1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祖师麻甲素进样量在0.102 ~0.5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D为1.16%(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祖师麻叶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汤迎爽;康阿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对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瘦素、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2例接受托吡酯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并计算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 使用托吡酯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为(59.36±9.39)kg,(19.02±2.36)kg/m2,(1.25±0.38)mmoL/L,(4.13±1.10)mmol/L,(289.2±89.1 )mmol/L,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为(22.14±10.72)mg/mL和(8.48±2.18)×10-4,则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瘦素水平为(2.77±0.68)μg/L,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与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亦呈负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在以体重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进入方程(r2=0.27,P<0.001).结论 托吡酯预防治疗偏头痛会导致代谢改变,表现为体重和体重指数下降.在此过程中,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游离脂肪酸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瘦素则可能与此无关.
作者:关立峰;肖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2年2月医院456例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门诊西药房中便民门诊退药处方数量多,占21.71%;抗生素类药品退药多,占35.36%.较常见的退药原因有7种,其中药品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多,占19.5%.结论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不可避免,但可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用药管理来降低退药率.
作者:沈建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稳定试验.结果 佳工艺条件是以11%枸橼酸、8%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制备夏桑菊泡腾颗粒.结论 该工艺简便,制备的颗粒剂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严进;陈琼;宋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