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渊
目的 发挥临床药师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参与1例药源性肝损伤治疗,充分考虑药物和患者因素,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结果 药师对药源性肝损伤的预防、诊断和药物治疗有了实际体验,加深了理解,增长了知识.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既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也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作者:李蓉蓉;宋小骏;倪江洪;周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依诺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9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有关依诺沙星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依诺沙星所致不良反应199例,其中180例(90.45%)患者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以心血管系统损害多,有66例(33.1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54例(27.14%),过敏性休克8例(4.02%);11例属于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重视依诺沙星引起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并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安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骨痛宁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骨痛宁胶囊中的红花、大黄、赤芍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红花、大黄、赤芍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美善;马德宁;具善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主要从中药苦参中提取.OMT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抗心律失常、强心、降血压、抗心肌损伤等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近几年OMT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于患侧局部、输卵管基底部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 cm的宫底肌层处,然后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中成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管理系统统计2008年至2010年每年中成药销售的相关数据,对年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医院中成药以祛瘀剂、扶正剂、骨伤科用药、民族药和外科用药位居用药金额的前5位,2010年用药金额呈下降趋势,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的药品过于集中.结论 该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规范.
作者:柴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氟康唑胶囊,临睡前于阴道深处放置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照组仅给予硝酸咪康唑栓(达克宁栓)阴道放置.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氟康唑联合阴道放置制霉菌素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对肺内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肺内结核70例,肺外结核33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ESAT-6和CFP-10肽段库为刺激原,全血培养1d,应用EL-ISPOT检测培养上清液γ干扰素释放特异T细胞,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进行比较.结果 ESAT-6刺激斑点形成T细胞中位数肺内结核组为442/106,肺外结核组为196/106;正常对照组为22/106;CFP-10刺激斑点形成T细胞中位数肺内结核组为619/106,肺外结核组为274/106,正常对照组为24/106.不受机体免疫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TB-IGRA检测敏感性肺内结核组为97.14%,肺外结核组为93.94%,正常对照组为90.00%(阴性率).TST(PPD)皮肤试验敏感性肺内结核组约为64%,肺外结核组约为48%,正常对照组约为56%(阴性率).结论 TB-IGRA对肺内肺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蒋 英;张胜男;黄小玲;曹大为;王怡心;林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pH变化.结果 25℃时,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在3h内稳定,混合液在规定时间内的pH、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后在室温下3h可以使用.
作者:韦 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ARDS患儿25例,随机分为PS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仅采用机械通气,P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结果 PS组的上机时间、高平均动脉压水平、高浓度氧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运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ARDS,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高淑强;巨 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100μg静脉注射,继而以25μg/h持续静脉滴注24~48 h,洛赛克40mg静脉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首剂10U,继而给予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12 ~24 h,总剂量30 U,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10mg+ 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0~ 20μg/min,治疗2d.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3.8±2.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快速、安全,适用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反应文献13篇,14例.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较为多见.结论 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自身因素是导致过敏性休克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文杰;李小云;范雪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药物治疗木僵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52例木僵状态住院患者,MECT治疗组(观察组)3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2例,疗程均为14d,MECT疗程结束后以药物维持治疗.结果 两组显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ECT治疗木僵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兰智勇;胡伟明;谭素仙;张 驰;周波;高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结果 各年度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及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年度销售金额及DDDs分别是2008年的1.88倍和1.76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年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其构成比也相应增加,其中氯氮平的DDDs始终列第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年度销售金额和DDDs也逐年提高,但其构成比却逐年下降.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占主导地位,价廉物美的氯氮平仍为目前使用广泛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兰庆榜;韦家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规范并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减少药房退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按照退药原因、科室及退回药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237张退药处方中,医师处方原因473张,占38.24%;患者原因398张,占32.17%;药品不良反应原因273张,占22.07%;药房原因93张,占7.52%.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同时加强与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药剂人员应注重药物咨询,向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尽量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文芳;贾 萍;王华飞;肖廷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2010年、2011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值、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排序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植物类抗肿瘤药受临床欢迎.结论 抗肿瘤药利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用药特点.
作者:刁源媛;张雯萍;独宇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优化刺梨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刺梨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刺梨多糖含量.结果 刺梨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水用量50倍,提取时间1h,提取3次,温度为80℃,醇沉浓度80%.结论 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条件,明显减少了多因素试验的试验次数,且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接近,表明该提取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王 慧;黄 聪;杜 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细胞毒性药物等职业暴露的潜在危害性,并提出防护建议.结果 静脉配置中心存在的职业暴露,会对药剂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结论 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沈瑾艳;姜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效果.方法 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前行肱动脉插管乳腺区域灌注化学治疗30例(动脉组),术前全身静脉化学治疗30例(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对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以及保乳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60.00%(P<0.05),患者恶心、呕吐等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静脉组低,保乳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可以提高乳腺癌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为乳腺癌保乳手术创造了机会.
作者:张 松;冯 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收集微机库中2011年1月至6月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结果 第二类精神药品共9个品种,主要以苯二氮革类为主,占92.03%,DUI均值小于1.结论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合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要求.
作者:王 欢;龙远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