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动脉区域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临床观察

张 松;冯 艳

关键词:乳腺癌, 肱动脉灌注, 乳腺癌根治术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效果.方法 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前行肱动脉插管乳腺区域灌注化学治疗30例(动脉组),术前全身静脉化学治疗30例(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对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以及保乳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60.00%(P<0.05),患者恶心、呕吐等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静脉组低,保乳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可以提高乳腺癌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为乳腺癌保乳手术创造了机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0例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25μ/h微量泵静脉注入.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在疗程第3天、第5天肌酸激酶水平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更好地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胡满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对樟脑进行定性分析,分别采用旋光度测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薄荷脑、樟脑的含量.结果 薄荷脑、樟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 g/L(r =0.9994,n=5),1.0~5.0 g/L(r=0.999 8,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RSD=1.25%,n=9),99.38%(RSD=1.5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 军;彭贤东;龙 凤;唐志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球给药系统及其质量评价

    目的 为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专业文献,对微球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进行综述.结果 微球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有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微球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包括形态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微球的释放速率、稳定性等.结论 微球给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剂型,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蒋红艳;杨元娟;杨宗发;陈立书;江尚飞;张继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60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12月间在医院产科分娩的孕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另选取之前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痛程度、产后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为(252.7±111.7)min,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分娩效果显著,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Ⅰ级占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麻醉效果好,对母婴影响小.

    作者:王兆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穿心莲内酯的增溶作用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 以HP-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AND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AND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HP-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 HP-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药物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布洛芬组、阿司匹林组、扑热息痛组,各30例;通过1 00mm视觉模拟评量表对患者4d内的疼痛水平(咬(牙合)痛)进行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空白组疼痛水平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 空白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明显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扑热息痛组相对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左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逍遥丸(水丸)中甘草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逍遥丸中甘草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5%醋酸溶液( 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甘草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08-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0.05% (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可作为逍遥丸中甘草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韩慧琴;王晓青;尹贻珍;潘瑞玲;董存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吡格列酮治疗糖耐量减退60例

    目的 观察口服吡格列酮胶囊治疗糖耐量减退患者的有效性及其转归.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白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及门诊发现的糖耐量减退患者60例,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吡格列酮胶囊15mg,每日1次.治疗2年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进展和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逆转为正常血糖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进展为2型糖尿病者更少,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服吡格列酮较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糖耐量减退更有效,依从性高.

    作者:蓝 晨;阮冬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多点预注射垂体后叶素用于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出血52例

    目的 观察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于患侧局部、输卵管基底部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 cm的宫底肌层处,然后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中炎性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诱导痰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激素组(35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2周后行肺功能测定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IL-8和SICAm-1的水平.结果 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1.0pre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缓解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1),FEV1.0pre有明显改善(P<0.01).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诱导痰液IL-8和SICAm-1以及FEV1.0p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FEV1.0pre改善好于一般组(P<0.01),治疗后IL-8水平激素组低于一般组(P<0.05),SICAm-1水平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SICAm-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IL-8的表达,不能抑制SICAm-1的表达,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

    作者:朱丹;赵建平;陈 慧;朱景倩;涂军伟;骆健锋;盛 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峰与主峰均能良好分离;氢溴酸高乌甲素质量浓度在11.85~15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 196X+ 156.22(r=1);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7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实用,适用于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雪莲;邢 茂;王 芳;张恩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舒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心舒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28℃,流速1.0mL/min.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7 65~0.497 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 =0.70% (n=6).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重现性好,为心舒丸的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提供了可靠方法.

    作者:于百青;杨 敏;孙鹏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胰岛素外用的临床应用与常合用药物

    目的 了解、掌握胰岛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外用的用药方法、作用机理及适应证.方法 查阅文献、药品说明书、第16版《新编药物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 胰岛素与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联合外用,治疗压疮、糖尿病足等疾病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王向东;张慧敏;刘瑞鹏;李红亚;梁 敬;昌 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金蒿抗流感滴丸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金蒿滴丸的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丸中一枝蒿酮酸的含量.结果 确定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1∶2,药液温度85℃,滴速40滴/min,滴距8cm;一枝蒿酮酸质量浓度在9.72~77.7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RSD为0.56%(n=9).结论 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薛桂蓬;顾政一;张 洁;邢建国;王云飞;于 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2例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吸氧、平喘、镇静、祛痰、抗菌药物、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4mg,每晚睡前顿服,7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 (P <0.05);观察组喘憋症状缓解时间(1.47±0.33)d,哮鸣音消失时间(4.68±1.63)d,住院时间(7.53±2.87)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95±0.73)d,(6.29±1.71)d,(9.87±3.12)d(P<0.05).观察组有3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坚持用药后症状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 顺尔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总有效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 蓉;郭建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络祛痛膏中胡椒碱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络祛痛膏中胡椒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3 nm.结果 胡椒碱质量浓度在0.05 ~5μg(r=1.000 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04%(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通络祛痛膏中胡椒碱的含量.

    作者:张春霞;李敦明;姜家书;尹文静;严家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米氮平与多虑平对抑郁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米氮平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多虑平组,于入组时、治疗后第12周时检查心电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米氮平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3.33%,多虑平组发生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米氮平组心电图异常的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多虑平组,两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 米氮平对心电图影响小,异常发生率低于多虑平.

    作者:王 捷;王大开;邱继红;夏 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去豹骨对鸿茅药酒补肾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去豹骨对鸿茅药酒补肾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房劳型肾虚造模,对比分析加、减豹骨对鸿茅药酒治疗大鼠肾虚的效果.结果 加、减豹骨鸿茅药酒均使房劳型肾虚大鼠血清中睾丸酮含量明显升高(P<0.01);去豹骨中、低剂量组睾丸酮含量低于加豹骨组(P<0.05).结论 去豹骨使鸿茅药酒的补肾作用降低.

    作者:安秀梅;侯 敏;李 娜;石文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肱动脉区域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效果.方法 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前行肱动脉插管乳腺区域灌注化学治疗30例(动脉组),术前全身静脉化学治疗30例(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对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以及保乳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60.00%(P<0.05),患者恶心、呕吐等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静脉组低,保乳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可以提高乳腺癌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为乳腺癌保乳手术创造了机会.

    作者:张 松;冯 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讨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细胞毒性药物等职业暴露的潜在危害性,并提出防护建议.结果 静脉配置中心存在的职业暴露,会对药剂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结论 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沈瑾艳;姜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