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琴;王晓青;尹贻珍;潘瑞玲;董存元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丁咯地尔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中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丁咯地尔进样量在1.042 ~6.252μg(r =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4%,RSD=1.71%(n =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红爱;徐冀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主要从中药苦参中提取.OMT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抗心律失常、强心、降血压、抗心肌损伤等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近几年OMT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D组和C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静脉泵注地塞米松0.4g/kg(D组)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C组).结果 D组相对于C组在气管插管时、开始气腹时和拔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呼吸和血浆皮质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右美托咪定由于其镇静、抗焦虑及镇痛等药理作用,能减轻应激反应,甚至在拔管5min后D组的血管紧张素仍低于C组.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后,D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在围术期趋于平稳,减少了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对提高手术安全性也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 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pH变化.结果 25℃时,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在3h内稳定,混合液在规定时间内的pH、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后在室温下3h可以使用.
作者:韦 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口服吡格列酮胶囊治疗糖耐量减退患者的有效性及其转归.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白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及门诊发现的糖耐量减退患者60例,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吡格列酮胶囊15mg,每日1次.治疗2年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进展和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逆转为正常血糖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进展为2型糖尿病者更少,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服吡格列酮较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糖耐量减退更有效,依从性高.
作者:蓝 晨;阮冬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掌握胰岛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外用的用药方法、作用机理及适应证.方法 查阅文献、药品说明书、第16版《新编药物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 胰岛素与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联合外用,治疗压疮、糖尿病足等疾病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王向东;张慧敏;刘瑞鹏;李红亚;梁 敬;昌 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吸氧、平喘、镇静、祛痰、抗菌药物、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4mg,每晚睡前顿服,7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 (P <0.05);观察组喘憋症状缓解时间(1.47±0.33)d,哮鸣音消失时间(4.68±1.63)d,住院时间(7.53±2.87)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95±0.73)d,(6.29±1.71)d,(9.87±3.12)d(P<0.05).观察组有3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坚持用药后症状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 顺尔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总有效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 蓉;郭建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100μg静脉注射,继而以25μg/h持续静脉滴注24~48 h,洛赛克40mg静脉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首剂10U,继而给予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12 ~24 h,总剂量30 U,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10mg+ 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0~ 20μg/min,治疗2d.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3.8±2.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快速、安全,适用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12月间在医院产科分娩的孕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另选取之前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痛程度、产后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为(252.7±111.7)min,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分娩效果显著,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Ⅰ级占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麻醉效果好,对母婴影响小.
作者:王兆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妇科止带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TC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乙腈(50∶50),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理论板数大于4000,进样量在0.085~ 1.4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6%,RSD为0.73%(n=5).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以有效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周振旗;李 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 总结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不合理用药医嘱,并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计1 559份,分别为溶剂选择、药物用量、药物用法、配伍禁忌、医嘱录入错误、中西药合用等不合理.通过干预,医师纠正1 502份,纠正率96.34%.结论 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审核医嘱,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向东;杨嘉玲;汤 颖;刘 佳;李嘉茵;刘翠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从卷柏中分离穗花杉双黄酮化学对照品的制备方法与分析技术.方法 采用溶剂和色谱方法从卷柏中分离、纯化、制备穗花杉双黄酮对照品,以紫外、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鉴定结构,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检查.结果 制得的穗花杉双黄酮经薄层色谱法检查无杂质斑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达98.5%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便,成本低.
作者:刘朋朋;刘 勇;刘永刚;蔡 伟;张宏桂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96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匹维溴铵与微生态制剂组34例,给予匹维溴铵50mg,每日3次及微生态制剂3片,每日3次;单用匹维溴铵组32例,口服匹维溴铵50mg,每日3次;单用微生态制剂组30例,口服微生态制剂3片,每日3次.治疗4周后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联合匹维溴铵与微生态制剂组总有效率为91.18%,单用匹维溴铵组总有效率为75.00%,微生态制剂组总有效率为66.67%,联合用药组与单用匹维溴铵组及单用微生态制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整个疗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肖记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养胃宁胶囊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酚进样量在41.68~208.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 484.98X-4 707.53(r=0.999 998),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1.37%(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养胃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英伟;于佳立;赵文倩;刘 莹;陈力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逍遥丸中甘草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5%醋酸溶液( 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甘草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08-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0.05% (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可作为逍遥丸中甘草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韩慧琴;王晓青;尹贻珍;潘瑞玲;董存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的血清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土茯苓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土茯苓、别嘌呤醇灌胃,7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中尿酸(UA)及黄嘌呤氧化酶(XOD).结果 治疗7d后,与模型组相比,土茯苓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血中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尿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淑云;张 薇;张 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诱导痰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激素组(35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2周后行肺功能测定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IL-8和SICAm-1的水平.结果 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1.0pre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缓解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1),FEV1.0pre有明显改善(P<0.01).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诱导痰液IL-8和SICAm-1以及FEV1.0p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FEV1.0pre改善好于一般组(P<0.01),治疗后IL-8水平激素组低于一般组(P<0.05),SICAm-1水平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SICAm-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IL-8的表达,不能抑制SICAm-1的表达,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
作者:朱丹;赵建平;陈 慧;朱景倩;涂军伟;骆健锋;盛 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市南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门急诊处方1 200张,依据处方点评工作表14项内容进行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86张,占所抽查处方的7.17%,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处方不规范、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等.结论 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严重,相关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干预.
作者:韩毅音;王 燕;满 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六味五灵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lati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0∶20∶0.4,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 齐墩果酸质量浓度在0.325~2.6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2.2×105 C+3.90×1 03,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3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五灵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