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胃宁胶囊中大黄酚含量

王英伟;于佳立;赵文倩;刘 莹;陈力研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酚,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养胃宁胶囊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酚进样量在41.68~208.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 484.98X-4 707.53(r=0.999 998),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1.37%(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养胃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9例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100μg静脉注射,继而以25μg/h持续静脉滴注24~48 h,洛赛克40mg静脉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首剂10U,继而给予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12 ~24 h,总剂量30 U,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10mg+ 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0~ 20μg/min,治疗2d.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3.8±2.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快速、安全,适用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球给药系统及其质量评价

    目的 为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专业文献,对微球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进行综述.结果 微球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有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微球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包括形态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微球的释放速率、稳定性等.结论 微球给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剂型,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蒋红艳;杨元娟;杨宗发;陈立书;江尚飞;张继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对樟脑进行定性分析,分别采用旋光度测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薄荷脑、樟脑的含量.结果 薄荷脑、樟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 g/L(r =0.9994,n=5),1.0~5.0 g/L(r=0.999 8,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RSD=1.25%,n=9),99.38%(RSD=1.5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 军;彭贤东;龙 凤;唐志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0例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穿心莲内酯的增溶作用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 以HP-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AND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AND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HP-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 HP-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用于泪道引流管植入术33例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贝复舒)在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65例(78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组33例(40眼)先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注入泪道并留置,植入引流管后再注入.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结果 治疗组治愈37眼,治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1%( P<0.05),且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在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可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疗效.

    作者:江 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金嗓口服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金嗓口服液对咽炎实验动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浓氨水喷雾致炎法观察金嗓口服液对新西兰大白兔咽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 金嗓口服液对氨水致咽炎的小鼠可明显抑制炎症.结论 金嗓口服液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王林丽;李卓恒;吕金胜;孟德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鼻内镜下联合平阳霉素综合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联合方式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并行平阳霉素术毕贴覆综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观察组25例采用鼻内镜下联合术式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同时联合切缘微波凝固,术毕将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8mg溶于4mL注射用水、洒于可吸收止血纱贴覆术腔.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00% (2/25),对照组复发率为36.00%(9/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方式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于术毕将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贴覆术腔,可抑制肿瘤生长,创伤小,切除彻底,复发率低,且视野清晰、面部无瘢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齐国荣;张 松;臧永发;张 敏;冯 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对结核病患者实施药学关怀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结核病患者的药学关怀,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以利结核病治疗.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关怀方法,给予不同的关怀内容,把群体关怀中的用药关怀作为药学关怀的重点.结果与结论 药学关怀的实施,有助于结核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化学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结核病患者实施系统的药学关怀,能有效保证结核病患者做到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服药,对结核病的治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良义;张笑丹;邵艳新;郭 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胰岛素外用的临床应用与常合用药物

    目的 了解、掌握胰岛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外用的用药方法、作用机理及适应证.方法 查阅文献、药品说明书、第16版《新编药物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 胰岛素与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联合外用,治疗压疮、糖尿病足等疾病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王向东;张慧敏;刘瑞鹏;李红亚;梁 敬;昌 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应对措施

    目的 规范并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减少药房退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按照退药原因、科室及退回药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237张退药处方中,医师处方原因473张,占38.24%;患者原因398张,占32.17%;药品不良反应原因273张,占22.07%;药房原因93张,占7.52%.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同时加强与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药剂人员应注重药物咨询,向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尽量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文芳;贾 萍;王华飞;肖廷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讨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细胞毒性药物等职业暴露的潜在危害性,并提出防护建议.结果 静脉配置中心存在的职业暴露,会对药剂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结论 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沈瑾艳;姜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肱动脉区域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增加乳腺癌保乳机会的效果.方法 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前行肱动脉插管乳腺区域灌注化学治疗30例(动脉组),术前全身静脉化学治疗30例(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对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以及保乳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60.00%(P<0.05),患者恶心、呕吐等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静脉组低,保乳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术前肱动脉插管灌注化学治疗可以提高乳腺癌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为乳腺癌保乳手术创造了机会.

    作者:张 松;冯 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五灵片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六味五灵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lati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0∶20∶0.4,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 齐墩果酸质量浓度在0.325~2.6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2.2×105 C+3.90×1 03,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3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五灵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药物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布洛芬组、阿司匹林组、扑热息痛组,各30例;通过1 00mm视觉模拟评量表对患者4d内的疼痛水平(咬(牙合)痛)进行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空白组疼痛水平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 空白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明显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扑热息痛组相对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左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腔镜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23例

    目的 观察运用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脑积水患者2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的摆放.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将分流管置入右肝上间隙,并固定于镰状韧带,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浩锋;程 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阿替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4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5min麻醉总有效率为90.32%和总有效率为95.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1%和81.45%(P<0.05).结论 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彦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局部麻醉肿胀液用于微创法腋臭根治术34例

    目的 探讨肿胀麻醉技术在微创法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4例微创法腋臭根治术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向手术区注入适量局部麻醉肿胀液后再实施手术,并与同种手术而未注射局部麻醉肿胀液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优势和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3 d疼痛减轻,术后局部淤血、红肿发生率都较低.结论 术中局部注射肿胀液能明显减轻术中出血、术后早期疼痛及减少术后局部淤血、红肿的发生率.

    作者:魏小华;李春永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55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胃食管反流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4 ~6mg/(kg·d),缓慢静脉滴注;莫沙比利0.2mg/kg口服,每6~8h1次,疗程10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80.00%;静脉营养天数为(8.76±2.34)d,症状消失时间为(6.23±1.23)d,短于对照组的(11.45±3.67)d和(9.67±2.34)d(P<0.05).观察组用药后有7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停用药物2d后均能恢复正常,无肝、肾功能等损害.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为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 蓉;郭建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化学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目的 研究从卷柏中分离穗花杉双黄酮化学对照品的制备方法与分析技术.方法 采用溶剂和色谱方法从卷柏中分离、纯化、制备穗花杉双黄酮对照品,以紫外、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鉴定结构,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检查.结果 制得的穗花杉双黄酮经薄层色谱法检查无杂质斑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达98.5%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便,成本低.

    作者:刘朋朋;刘 勇;刘永刚;蔡 伟;张宏桂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