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富春;高勇虎;祁文礼;朱录贤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大学和普高的扩招,用人规格的高移和学生、家长对教育结果期望值的提高,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一批实力弱、规模小的学校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一些专业(如农业、橡胶等)甚至濒临绝境.
作者:余大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对本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用X线机结构与维修>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简述,供同仁参考.
作者:袁安东;李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流体起着独特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流动的特性.动物通过它们循环系统中的流体输送养科和排除废料,类似的,植物也通过流体输送各种物质.鸟和飞机的飞行都涉及到流体的运动,天气、波浪和海洋中的潮流也是一样.
作者:徐秋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总结了大理卫生学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经验,认为领导重视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教师敬业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关键;重视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开出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注重研究型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是培养合格的预防人才的重要环节;经常走访卫生防疫机构,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信息资源.
作者:郑俊松;黄素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美国大人另和孩子说话总是喜欢蹲下来,一方面是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作者:杨明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教学测试的误差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评比和人才的选拔,因此,分析测试误差之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韦昌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阵地.
作者:陈欣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医学模式由原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从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为适应新的医学发展,护理教育必须改革.<护理学基础>是护士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课堂教学采用新授课课型为主,实施多元、开放性教学方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态度三大教学目标体系,并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护理职业能力,在护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中等专业人才.
作者:刘淑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笔者经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下面谈几点想法.
作者:罗春元;汤兵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良好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需要,是人们在交往中互相得到满足,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护生从事护理活动,搞好护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护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发展护理事业的需要,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观愿望.
作者:蒋淑桃;蔡淑珍;陈清平;曾湘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网络教育在卫生职业教育中的作用1.1通过网络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强调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学生知识的来源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师和教科书以外,各种信息媒体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作者:马焕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现行教育系列晋升中高级职务,是按照人事部门下达指标、单位考核推荐、主管部门资格审查、职改部门审核、中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的.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下面笔者谈谈一个优秀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1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从事工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前进过程中有新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促使个体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
作者:姚晓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下简称CAJ-CD)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刊,由清华大学主办的我国第一部连续出版的大规模集成化、多功能的学术期刊全文电子检索系统.
作者:赵建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美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今天,护理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美学原理指导护理实践,对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在教学中,有些教学行为阻碍或不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益,甚至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徐维;傅新民;柳小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发达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为50%,连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15%,而我国仅为10%,高校扩招势在必行.
作者:黄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供全国中等卫校妇幼卫生专业、助产专业用的<内科学>教材第一版的出版[1],使妇幼专业、助产专业与社区医学专业合用一本内科学教材的状况得以改变[2].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对1991~2001年广西某中等卫校预防医学专业的1 185名学生的毕业考成绩,结合学校教改、学生性别、生源地、民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1年学生毕业考平均成绩(X=80.1~86.8),优于1991~1995年学生成绩(X=70.9~73.6);学生毕业考成绩与教学改革、性别、民族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对学生成绩进行长期、连续、动态的观察,在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凌媛;覃汉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发展护理教育,提出五年制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设想: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全日制,学制5年;遵循特有的教育目标、教学原则设置教学计划;强化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基本技术的培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唐庆蓉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