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龚善初;邱久军;李东;龚建华

关键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综合康复治疗, 儿童孤独症,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2~6岁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组30例2~6岁孤独症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mNGF注射1~3个疗程,按1:1配对选择对照组30例,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评分,观察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ABC量表、CARS量表的分数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综合疗法+mNGF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有明显疗效;两组在治疗前ABC量表、CARS量表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分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综合疗法+ mNGF比仅用综合疗法效果更好.结论 mNGF对儿童孤独症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颈眩定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64例

    目的 观察颈眩定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自拟颈眩定汤治疗,对照组56例予以口服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4%,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颈眩定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氟桂利嗪胶囊.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耳穴贴压配合抚触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50例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抚触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出现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物曲马多50 mg肌肉注射;试验组在疼痛时先给以耳穴贴压配合抚触护理10 ~ 20 min,效果不缓解时再用止痛药物.结果 试验组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注射曲马多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耳穴贴压配合抚触止痛效果优于传统的止痛药物.

    作者:高淑霞;郭建超;曹丽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国产与进口法莫替丁片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法莫替丁片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经济性及疗效.方法 将50例NERD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进口法莫替丁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西沙必利片,观察组用国产法莫替丁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西沙必利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68.00%,有效率为28.00%,无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00%,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法莫替丁片国产价格低于进口.结论 国产法莫替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及西沙必利片治疗NERD疗效可靠,安全,经济实惠.

    作者:吴秋帆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中药房调剂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在门诊中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模式组与新模式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工作效率、配药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传统模式组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为(10.34±1.34)min、单人来回走动的时间为(30.63±5.38)s,新模式组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为(6.21±0.52)min、来回走动的时间为0s,工作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模式组配药合格率为80.00%,新模式组配药合格率为96.00%,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61,P=0.014);传统模式组患者满意度为48.00%,新模式组患者满意度为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05,P=0).结论 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应用调剂新模式能有效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有助于提高调剂工作质量.

    作者:白朝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杜虹花提取物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杜虹花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运用热板法与扭体法,观察杜虹花不同提取部位小鼠扭体抑制率与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 杜虹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扭体抑制率与痛阈提高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结论 杜虹花镇痛作用主要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

    作者:宋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颅脑损伤109例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温、减少抽搐(P<0.05);依据格拉斯哥评分(GOS)预后评分标准,观察组的良好率为81.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9%(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时,在控制体温和抽出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建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医院门诊2010年7月至12月每周一的处方,共计20 000张,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量、品种个数、所占比例、使用情况、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医院门诊各科广泛使用,处方使用率为12.80%.其中皮肤科使用率为27.90%,耳鼻喉科为24.60%,儿科为19.10%,眼科为16.00%,内科为6.50%,急诊科为3.60%.少数处方存在滥用、乱用现象.结论 应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的监管,提高对滥用糖皮质激素危害的认识,贯彻执行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粟珊;张永丽;唐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连翘苷进样量在1.22 ~1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 =0.72% (n =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孔涛;张月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不同茯苓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提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茯苓饮片因炮制规格及煎煮前浸泡时间不同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 按照药典规定,选取茯苓块、茯苓片、茯苓粉,每一规格都分成3等份,分别浸泡0.5,1,1.5h,再按常规煎煮方法,合并药液,过滤,蒸干,称重.结果 茯苓片的浸出物含量高,茯苓块次之,茯苓粉少.结论 建议药材原场地加工时应以切制茯苓片为主,使有效成分充分提取,既能提高临床疗效,又不浪费药材.

    作者:黄河;金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使用尿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针1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续7d.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例数,ICU的住院天数及病死率,检测两组治疗后第1,3,5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MODS的发生率和ICU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患者血清中TNF-α,IL-1,IL-6的浓度在1d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3天和第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对感染性休克的细胞因子TNF-α,IL-1,IL-6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减轻器官损伤,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作者:张华梁;王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2~6岁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组30例2~6岁孤独症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mNGF注射1~3个疗程,按1:1配对选择对照组30例,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评分,观察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ABC量表、CARS量表的分数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综合疗法+mNGF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有明显疗效;两组在治疗前ABC量表、CARS量表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分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综合疗法+ mNGF比仅用综合疗法效果更好.结论 mNGF对儿童孤独症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龚善初;邱久军;李东;龚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对策

    目的 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稳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2009年至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结论 基本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药品短缺、断库现象严重,部分药品遴选不科学、不能满足临床的正常需求.国家除采取措施保障基本药物供应、促进其使用外,还应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科学地调整.

    作者:刘军;邓伟生;谢敬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Megres5-C18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4%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初步建立了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共确定出4个特征峰.结论 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为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的新方法.

    作者:徐以亮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病蛋白尿55例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105例高血压痛伴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厄贝沙坦,治疗组55例予以厄贝沙坦+百令胶囊.3月后观察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更能减少高血压病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杨永超;竺李勇;陈斌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检测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的负离子裂解途径

    目的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ESI-MS)质谱技术研究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ArAAE)的结构和裂解途径.方法 采用蠕动注射泵直接进样,ESI-MS负离子模式检查,流速为0.3 mL/h,毛细管电压为4 500 V,雾化器压力、干燥器流速和干燥器温度分别为10 psi、5 L/min和350℃,质量扫描范围m/z 100 ~ 500.结果 采用ESI-MS获得了m/z 333[M-H]-,采用ESI-MS2获得了m/z233碎片离子,而采用ESI-MS3主要获得了m/z215,203,189,177,171,163,147和135等碎片离子.ESI-MS和ESI-MS2主要有一种裂解途径,而ESI-MS3主要有3种裂解途径,主要是酯键的裂解,并对m/z 203,189和163特征碎片离子进行ESI-MS4质谱研究,归属了其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分析和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和质谱特征.结论 ESI-MS负离子模式下适用于检测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各级碎片裂解,归属了主要的碎片裂解途径,其方法快速、简便,为进一步研究ArAAE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结构修饰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陈琴华;朱军;李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在岗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在岗培养的佳模式.方法 结合医院临床药师在岗培养的实践,对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在岗培养是临床药师队伍快速发展的一种途径,也是临床药师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模式.

    作者:倪江洪;宋小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应用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以利其进一步应用.方法 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后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米非司酮作为妇科进行药物流产的常用药,已被国内外医药研究者发现更多的用途,并努力将其应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的治疗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作者:沈跃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1200例全肠外营养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全肠外营养液(TPN)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1年4月、5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分析1 200例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结果 存在不合理医嘱,主要集中于普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外科.结论 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谢婷婷;张艳秀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甘桔冰梅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咽喉炎80例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4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加用甘桔冰梅片,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反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反流检查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桔冰梅片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奥美拉唑短期服用,只可改善患者反流症状,无法改善反流检查情况.

    作者:马金莹;刘会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愈溃膜对6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目的 考察愈渍膜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以蜂胶口腔膜为对照,测定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愈渍膜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稍弱,总体效果优于蜂胶口腔膜.结论 愈溃膜对6种常见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萍;段晓颖;孙广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