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王成蹊;潘弟仪;周涛;侯连兵
目的 观察曲关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及卡维地洛口服.结果 半年中,再次住院率、病死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卡维地络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对其痰培养结果及所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茵是常见的致病茵;临床多在考虑到患者个体条件和痰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的情况下选择抗感染药物,联合用药多见,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广泛.结论 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李乐燕;王东晓;马锦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治疗难治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难治性咳嗽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酮替芬治疗,对照组30例以止咳散为主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并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难治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酮替芬可收到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至2009年进行婚前检查并有生育准备的3 698名育龄妇女分为两组,其中孕前4周及孕后12周每日服食叶酸片0.4 mg的1 828名孕妇为干预组,未增补叶酸片的1 870名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孕期满30周至产后1周的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缺陷发病情况.结果 3 698名孕妇中,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4例,总发生率为0.11%,均为对照组所发生,发生率为0.21%.结论 孕妇在围孕期(至少孕前1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日增补少量叶酸片,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作者:沈佩芳;胡惠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发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复生胶囊抗股骨头无茵性坏死的作用.方法 连续6周给大鼠灌胃鹿瓜复生胶囊(0.25,0.5,1.0 g/kg),观察其对激素合并内毒素诱导大鼠股骨头坏死以及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大鼠空骨陷窝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5或P<0.01);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鹿瓜复生胶囊具有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改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该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赵五申;孙文格;霍文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应用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6月145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根据设计的调查表作回顾性调查.结果 145例患者中,使用抗茵药物135例,不合理使用61例.其中药物不合理联用多(26例),其次为药物选择与适应证(24例)、用法与用量(24例)、预防用药(20例)等不合理;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高(27.93%),其次为青霉素类(26.08%)和氨基苷类(19.08%).结论 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殷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观察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的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外观性状,用pHS-25C型数字酸度计测定其pH,在297 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 所得制剂为淡黄色胶体,凝胶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眼用凝胶的质量要求;司帕沙星质量浓度在2.04~14.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n=7),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0.73%(n=6).结论 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可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准确、快速.
作者:温坚;李芳;汪德凤;黄娜;洪宝贤;林三清;夏敬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替米沙坦胶囊中替米沙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柱(20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冰醋酸(45∶5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 替米沙坦质量浓度在20~1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替米沙坦的平均回收率为96.90%,RSD=0.39%(n=5).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替米沙坦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杭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深部热疗加动脉灌注栓塞术,热疗每周2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72 h以上,每5次热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动脉灌注栓塞术.热疗5次加介入治疗1次为1个疗程.评价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97%和46.8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9);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1);主要不良反应均为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两组之间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杰;胡章华;杜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46岁,因头痛1 d、神智不清2 h于2009年7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 d前无诱因出现头痛,为持续性钝痛,能忍受,不伴恶心、呕吐、发烧等.就诊当日6:00起床后自觉头痛加重,偶有短暂抽搐,家属发现其神志不清急送其就诊.既往体健,有食生猪肉习惯.
作者:刘新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沙格司亭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优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34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普通提升白细胞的药物,治疗组患者使用集落刺集因子类药物沙格司亭,每隔一段时间对全部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定白细胞数目,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5 d,10 d,15 d的白细胞数量分别为(3.83±0.76)×109/L,(4.21±0.49)×109/L,(4.54±1.10)×109/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司亭疗效明显,可作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启祥;许海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能导致骨质疏松.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葡萄多酚和苹果多酚等均含有酚羟基结构,具有抗氧化作用;葡萄多酚中的白藜芦醇还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绝经所致骨质疏松.该文就几种常见的植物多酚在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机制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娟;井娟;牛银波;孔祥鹤;梅其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涂抹一次性喉罩后对全身麻醉患者心血管反应和咽部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方法和术中维持方法一致,观察组在一次性喉罩表面涂抹1支盐酸丁卡因胶浆.观察两组患者在喉罩置入前后各时点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对喉罩的耐受程度.结果 喉罩涂抹了盐酸丁卡因胶浆的观察组在抑制心血管反应和减轻喉部不适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喉罩在插入前涂抹盐酸丁卡因胶浆可有效抑制患者心血管反应和减轻喉部不适,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金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治疗组4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3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IL-10、IL-2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并观察日夜间症状.以同期入选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肺功能和日夜间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夜间症状和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浆IL-25水平、上调IL-10水平,从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使B淋巴细胞分泌IgE减少.
作者:叶军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 mL/min,温度25℃,检测波长238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3.2~1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9 843.76+1 012 294.70X,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1.49%(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作者:黄群莲;唐灿;张彦燕;李云鹏;赵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4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纳洛酮注射液,对照A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B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观察3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较对照A组和对照B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或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昏迷的效果确切,用药方便且安全性好.
作者:徐更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孕三烯酮预防复发、提高缓解率及妊娠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A组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达菲林)3.75 mg肌肉注射,每隔28 d 1次,共6次;B组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共6个月.结果 A纽患者的盆腔疼痛缓解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GnRH-a比孕三烯酮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果崇慧;杨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心可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5 2~1.4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1.57%(n=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心可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陶红玲;李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希美钠并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胃癌患者1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每次放射治疗前按体表面积给予希关钠8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拔针后1~3 h行适形放射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约6周;对照组仅予放射治疗.两组均通过CT摄片观察瘤体缩小的时间.结果 CT显示两组第3,4,5,6周时瘤体缩小的患者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希美钠增敏并加强护理干预有良好效果,可及时解除胃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痛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任丽真;宋占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