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萍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方法:通过对近3 a 42 696例患者的电话回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6条沟通技巧.结果: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电话回访为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了连续的恢复期指导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工作并提醒患者及时复诊.
作者:罗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我院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采取气管切开,呼吸机呼吸末正压给氧,气道灌洗,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及抗休克、抗感染.结果:16例患者经过6~12 d后症状缓解.10例治愈,2例放弃,5例死亡.结论:早期认真观察、正确的分析、仔细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愈率.
作者:彭杨;马兵;覃岭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98例,其中2型DM无视网膜病变38例(DM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32例(DRl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组28例,健康对照(NC)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与TNFa水平.结果:DM组血清CRP(54.9±29.8)mg/L,TNFa(159.O±76.0)mg/L,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DRl、DR2两组的血清CRP、TNFa均较NC组及DM组升高(P
作者:张丹;索琳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方法: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健全护理风险的监控系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及护士素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优质服务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的质量改进、良好的团队协助及有效的沟通交流.结果:通过积极采取管理对策,有效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抗生索的合理应用是指在有明确抗菌治疗指征下,选择适当及针对性强的抗生素,使用合理的剂量、途径和疗程达到控制感染、杀灭致病菌的目的.同时应尽可能防止治疗中药物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尽量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
作者:张存捷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头孢吡肟为第4代头孢菌素,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2003/2006年,我科应用头孢吡肟治疗肾内科各种感染性疾病[1].疗效显著,但有4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精神症状很快改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璇;包静;张玉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对我院2007-01/2008-01纤支镜应用86例的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女49例,年龄25~78岁.
作者:高琴;刘祝青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科2005-06/2007-03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放疗)治疗单发性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芙;徐静;方小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对功能的恢复和恢复程度及复发起的重要作用.方法:总结了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康复训练与护理,主要是直腿抬高训练,腰背肌锻炼,术后短期内避免做的姿势,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本组有75例恢复良好,优良率88.2%,患者满意.结论:系统、正规、合理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尹飞香;赵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额面手术时碘伏消毒引起的化学性眼灼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方法:对12例18眼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相应积极处理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额面手术消毒应预防碘伏流入结膜囊,而对引起的化学性眼灼伤患者应注重急性期综合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锦瑜;倪秀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总结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456例96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练习指导和康复护理.结果:术后O.5 a随访,按TAM评定,手部功能优良率达90.6%.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功能练习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保证.
作者:邓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近几年来,为了较好的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方面进行了临床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芬;王友爱;李秀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作为临床教学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生,进行分层带教,不但使带教工作体现出个性化、人性化,而且更有利于向临床护理输送优秀的护理人才.体会如下.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逐步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保护穿刺的静脉,减少液体外渗的机率,便于肢体活动,同时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也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为输血、输液患者外出检查,适时静脉给药提供了方便,并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临床实践,本人现将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芊芊;钟文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权益,与患者良好地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现将临床告知的实施及意义总结如下.
作者:齐继红;王伯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上腹痛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的9例上腹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下壁心肌梗死误诊1例因延误抢救时间,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病例全部治愈,随访未复发.结论:耐心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认真分析可降低上腹痛的误诊率.
作者:毛跃彬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对右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放射性溃疡患者1例的护理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7 a前行右乳癌根治术,经放疗和化疗后,2 a前右腋下胸壁治疗区出现一直径约14 cm大小红色瘢痕样组织,表面光滑,质硬,压痛明显,中间有约7 cm×5 cm大小溃疡,深约1.5 cm,有黄绿色分泌物,基底部结黑痂,分泌物细菌培养报告为绿脓杆菌生长,患者于1 a前出现多处骨转移,血脂CHO6.10 mmol/L,TG 2.54 mmol/L.
作者:王聪敏;余明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在护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护理服务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健康,又可以因为某些失误而引起损害,而社会法制的健全、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和家属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会因这些失误行为卷入法律纠纷.如何端正护士的执业行为,避免违法、违章行为带来的法律纠纷,也同样广为护理管理者的关注.
作者:张兰香;顾青;谢玉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静脉输液是神经内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需输入液体的浓度高(如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以及因输入液体数量多和频率高而需长期使用留置针、静脉反复穿刺等,静脉炎发生率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穿刺的难度,易造成护理纠纷.
作者:李凤;陈德春;刘春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孤肾鹿角型结石患者利用术前护理病例讨论制度,现出强势的专科护理能力.结果: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手术本身有一定的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得当可以减少手术风险,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丛晓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