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石燕来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 处方分析, 联合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3月至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1 276张,统计用药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用药频度等.结果 治疗方案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用多.结论 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伊索拉定片中马来酸伊索拉定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目的 建立测定马来酸伊索拉定片中马来酸伊索拉定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冰醋酸溶液-甲醇(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马来酸伊索拉定质量浓度在10~8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5%,RSD=0.9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马来酸伊索拉定的定量分析、含量均匀度检测以及质量控制.

    作者:娄月芬;田丰;唐跃年;王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免疫调节剂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免疫调节剂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至2010年免疫调节剂的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0年该院免疫调节剂的品种稳定,中成药类免疫增强剂销售金额高,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用药频度居首位.结论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廉的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上占优势.

    作者:王冬梅;莫遗盛;冯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28例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时患者的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的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28例采用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为(7.1-4-2.3)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 4-2.0)min,清醒时间为(8.2±3.5)min.拔管时间为(9.3±4.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5.0%,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能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志康;陈民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尼美舒利对照阿司匹林或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儿童发热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介尼美舒利对比阿司匹林、复方氨基比林在儿童发热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CNKI、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1年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文献质量,数据采用Revman5.0.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个RCT共计1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美舒利对照阿司匹林,服药1h体温(MD=0.38,95%CI[0.212,0.55],P<0.0001)和6 h体温(MD=1.01,95%CI(0.53,1.4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尼美舒利降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复方氨基比林,但较易导致嗜睡,其他不良反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俊翔;吴逢波;柳汝明;唐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3例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均分为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每组53例,通过心电图结果、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其心肌缺血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为41.51%,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1),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供,降低动脉压及冠状动脉阻力;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安全有效;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勉;原斌;杨暴;周益盛;任向前;付志诚;王维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扶脾养肝丸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进一步验证扶脾养肝丸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部分药效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药药理学常规实验方法,观察扶脾养肝丸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0.1%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扶脾养肝丸高、中剂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减慢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墨汁的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高、中、低剂量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生大黄煎液所致脾虚小鼠具有良好的复健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扶脾养肝丸对试验动物有一定的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等作用.

    作者:朱跃芳;胡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青光眼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 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护患双方重视.护士主动护理服务,患者遵从医嘱,接受护理人员安排,就可将用药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青光眼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

    作者:宋碧英;张燕;罗兴莉;任春霖;龙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诺和锐与诺和灵-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诺和锐和诺和灵-R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和诺和灵-R治疗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与诺和灵R.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糖负荷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诺和锐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 h血糖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诺和灵-R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诺和锐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诺和灵-R.

    作者:刘维娟;王邦琼;郭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临床常见不合理联合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12月间医院的21 200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的处方103份(0.49%).不良用药情况主要为抑制药物的体内清除(16.50%)、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当(19.42%)、药品不良反应的叠加作用(25.24%)、药物物理性拮抗(13.59%)、作用机制接近的药物联用(15.53%)、输液配伍不当(9.71%).结论 临床应准确掌握用药指征,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并控制剂量.药师对药物的联用情况应逐一观察并记载总结,在预防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同时,不断积累联合用药的信息.

    作者:薛建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健脾贴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完善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处方中丁香、吴茱萸、五倍子、冰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 建立了吴茱萸、五倍子、冰片3项薄层鉴别以及丁香中丁香酚的液相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丁香酚加样回收率为82.2%,RSD为2.9%(n=6).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专属性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较全面地控制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

    作者:颜晓航;薛玉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24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324例此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用药率100%;在术前0.5~2 h用药者50例(15.43%),术前2~24 h用药者64例(19.75%),手术后用药者185例(57.10%);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6 d,其中用药时间≤3 d者80例(24.69%),≥4 d者244例(75.31%);手术后单一和二联用抗菌药物分别为308例(95.06%)和16例(4.94%).结论 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张克亮;王清理;薛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曲唑酮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胶囊1粒、1日2次,多潘立酮片10mg、1日3次,均饭前口服.心理治疗组加用心理疏导和曲唑酮50mg,1日2次,早、晚饭后口服,疗程4周.结果 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85.00%,95.00%和41.67%,51.67%,58.33%,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4周后心理治疗组上腹胀痛、上腹烧灼和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症状改善积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4%,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6%,55%(P<0.01).结论 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对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医师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广红;季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23例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胸腺肽a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以综合性护肝治疗以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23例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a1针1.6 mg,每周3次,观察疗程12周.结果 B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从(338.6±142.8)μmol/L降至(101.4±35.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从(34.5±15.6)%升至(63±24.3)%,Child-pugh评分显著改善,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下降幅度为(4.3±2.6)log 10 copies/mL,应答率为93.33%,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及早行抗病毒联合胸腺肽a1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期,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婉;郭西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094~0.84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46%(n=6).结论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金美花;刘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补虚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补虚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加热回流法、煎煮法等提取方法制备补虚颗粒;应用薄层色谱(TLC)法分别对补虚颗粒中组分当归及黄芪进行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定性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完全,易于区别;阿魏酸质量浓度在0.208~1.0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1.28%(n=5).结论 补虚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开俊;何宏生;李斌;陈富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64例

    目的 评估缬沙坦舍用氢氯噻嗪对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缬沙坦片40 mg、每日1次口服,根据血压可逐步加量至40 mg、每日2次;联合组以缬沙坦片(用法同对照组)联合氢氯噻嗪12.5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随测血压的降压有效率为73.44%,但与氢氯噻嗪合用后降压总有效率可升至90.62%,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两药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绍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氟比洛芬酯预防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30例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治疗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手术的惠儿60例,年龄2~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I组)和生理盐水组(Ⅱ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行面罩吸入8%七氟醚进行诱导,氧流量为4 L/min;术中麻醉用2%~3%七氟醚吸入维持,氧流量为2 L/min,维持麻醉深度在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观察记录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并监测记录氟比洛芬酯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10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在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13.3%)显著低于Ⅱ组(43.3%),躁动程度显著轻于Ⅱ组(P<0.05,);I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Ⅱ组相应时点值(P<0.05);两组惠儿术后未发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兰群飞;樊理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头孢克洛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目的 考察国产头孢克洛胶囊与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克洛的质量浓度,通过对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交叉口服750 mg头孢克洛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9.460±5.731)和(30.106±5.349)ttg/(mL·h),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0.327 4±6.128)和(30.909±5.497)μg/(mL·h),峰浓度(Cmax)分别为(20.901±4.070);6,(21.067±3.422)μ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900±0.462)和(0.800±0.208)h,半衰期(t1/2)分别为(0.660±0.082)和(0.666±0.070)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9.6)%.结论 受试制剂头孢克洛胶囊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戴青;陈勇川;夏培元;唐敏;向荣凤;熊丽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钙制剂处方的审核与用药交待

    目的 促进钙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提出药师在审核钙制剂处方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临床上所用钙制剂品种多样,因此药师审方应注意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剂量、用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源浩;张莹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并发症64例

    目的 观察致康胶囊联合替硝唑对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和预防创面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致康胶囊复合替硝唑治疗组(A组,64例)、单独替硝唑治疗组(B组,62例)和自然愈合组(C组.60例).A组患者术后口服致康胶囊0.9 g/次,3次/d,共7 d,7 d后用致康胶囊药粉及替硝唑胶囊粉外敷宫颈创面;B组用替硝唑胶囊粉外敷宫颈创面;C组等待自然愈合.结果 与C组比较,A组患者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宫颈管狭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应用致康胶囊联合替硝唑胶囊粉,可使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宫颈管狭窄减少,从而减少其术后并发症.

    作者:方轶萍;许群;姚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